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试论合理利用合理利用多媒体推动阅读教学

最后更新时间:2024-04-0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9645 浏览:85370
论文导读: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技术越来越多地被引入课堂教学。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语文阅读教学,使抽象的难以理解的知识具体化,实物化,变成直观、生动活泼的视觉信息,并配上文字与音乐,图、文、声、画并茂,全方位调动学生的感官,使学生的认识渠道多元化;使课堂教学更具强感染力,对于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利用多媒体,激发阅读兴趣

兴趣是个体力求深入地认识某种事物或乐于参与某种活动的一种积极的意识倾向。小学生的兴趣,主要是学习兴趣,即认知兴趣。长期以来,小学的各科教学无不把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列为首要任务。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也不例外,但一直以来只是停留在“说教”这一层面,手段单一,方法老套,很难培养学生的兴趣的稳定性、长久性,更难使学生真正产生一种学习的内驱力。
在一般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课本提供的只是一个不动的画面,产生的视觉效果差,激发不了学生的兴趣。而在计算机参与下的阅读教学则不同,它可以利用画笔、课件中生动有趣的画面,使学生大开眼界,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良好的视觉效果。例如《大海啊,故乡》一课的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画面上出现蓝蓝的大海,金色的海滩,然后再通过声音驱动,引出“哗哗”的海浪声,小朋友赤着脚在海滩上拾贝壳,嘴里还哼着《小螺号》的乐曲。学生伴着轻柔的乐曲,一边听着娓娓动听的朗读,一边欣赏着大海美丽的景色,完全陶醉了。有的学生被金色的海滩吸引了,一直到音乐停了,学生还沉浸在那无穷无尽的遐想之中。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兴趣点的开发,变“单一的语言激趣”为“多个感官体会”,使学生在阅读学习中真正获得探究的乐趣,创新的乐趣,并将这些乐趣转化为学习的内在动机,为学好课文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运用多媒体,理解阅读重点

课文重要部分的关键词、句、段,是最能本质地、集中地表现全文的内容的。因此,重点段的词句往往牵动全篇。课文的重点一般表现为:集中表现主题思想、主要内容、主要事件的段落,最能表现中心所用的修辞手法。应该说,准确的阅读理解课文的重点,对培养学生的实际阅读能力是十分重要的。而阅读的重点,要求儿童对课文有深切的了解,这种深细的阅读过程,是一种由多种心理因素组成的复杂智力活动。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开放学习阅读理解的重点,不仅使学生能看到,也能听到,往往可以充分感受形象,促使阅读过程的多种心理因素产生积极作用,从而使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例如:教学《二泉映月》一文,其中的第4、5小节是全文的重点段:“又是一个中秋夜,阿炳在邻家少年的搀扶下,来到了二泉……听着,听着,阿炳的心颤抖起来。他禁不住拿起二胡,他要通过琴声把积淀已久的情怀,倾吐给这茫茫月夜……”
文章写得很美,但是对于小学五年级的学生来说,怎么体会阿炳的疾苦和乐曲的含义呢?这种感觉是缺乏的,而且也不是靠教师单一的讲解、字面的理解就可以获得的。于是在教学开始,我将阿炳悲惨的形象呈现在学生面前,把学生带到阿炳的年代中,教学了课文的前3段后,理清了文章的脉络。在教学重点段时,结合画面和音乐,我把阅读重点进行开放:月光似水,静影沉璧,听着听着……你是怎样听的呢?请用上表示听得时间长,听得很专心或者表示听时显示深情的词。并出示句式:我( )地听。学生深情地听乐曲的表情得到了开放:“我久久地听。”“我动情地听。”……“你仿佛听到了什么?”学生听觉感受“声”的委婉凄美的同时,在想象中充溢着阿炳的形象及他的坎坷的生活经历,用心灵感受阿炳那积淀已久的情怀:“我觉得阿炳要抒发对光明生活的向往”,“我觉得阿炳在呐喊‘我不能倒下’”……学生获得的不仅是文中的形象,而且感受到乐曲中阿炳的无助和勇敢,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丰富了学生的语言,发展了思维能力。

三、巧用多媒体,发展思维质疑

“质疑”是学生在对教材深层次理解和探究的基础上的一种求真、求异的思维过程,它蕴含着学生可贵的创新意识,也是学生自主学习精神的提升和外露。现在多媒体的运用,把学生带到课文描写的那个情境之中,孩子的情绪一下子被激起,形成了一种内驱力。在这种“力”的推动下,促使学生将心理活动转化为饱满的学习热情,激励他们主动“质疑”。
如:课外阅读《草船借箭》时,当读到“草船借箭的经过”这一部分时,我利用多媒体放了一段录像:画面上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儿摆开;然后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呐喊……放完录像,问学生:“大家看完录像有什么疑问吗?”学生纷纷举手回答:“诸葛亮为什么选了大雾漫天的时候去取箭呢?”“诸葛亮为什么下令把船一字儿摆开呢?”“诸葛亮为什么又要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呐喊?曹兵反攻怎么办呢?”……我充分肯定了学生的疑问,有鼓励其他学生来解答这些疑问,通过由学生质疑,再由学生解疑的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拓展他们的思维。

四、借用多媒体,优化阅读训练

学生思维活动的积极进行,为他们语言和能力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教师应有意识地把评议训练和能力提高有机结合起来,在开放的训练中发展学生能力。而计算机的引入课堂,实现了人机交互,同学间的交流,真正使训练得到开放。例如《音乐之都维也纳》一课,第2、3、4自然段分别写了“维也纳是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维也纳是一座用音乐装饰起来的城市”,“维也纳几乎一天也离不开音乐”。摘自:本科毕业论文www.7ctime.com
这三个自然段都是按“先总后分”的结构写的。在教学完这三个段落后,我用多媒体计算机将“曼谷到处是佛教”,“水城威尼斯”,“北京是对称的古都”这三句话成像在学生面前,鼓励学生选择其中最感兴趣的一个开头,到网络中搜寻相关的文字及图片,按课文的写法仿写一段话,并输入计算机。训练题的选择,使不同爱好的学生都得到满足。学生完成习作后,我再选择有代表性的作文投到大屏幕上,师生共同评价修改,又一次将训练的反馈进行开放。这样的开放训练,使学生在自我参与中兴趣盎然,同时,观察力、想象力、语言表达力,尤其是作文能力得到了发展。
网络中的资源是海量的,有效利用网络论文导读:,能拓展学生的阅读面,从而使学生获取大量的、丰富的知识,网络的检索功能,能让学生有针对地对某一方面进行全面的阅读和了解,在此过程中学生的阅读水平自然而然的会得到提高。(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杨庙中心小学)上一页12
,能拓展学生的阅读面,从而使学生获取大量的、丰富的知识,网络的检索功能,能让学生有针对地对某一方面进行全面的阅读和了解,在此过程中学生的阅读水平自然而然的会得到提高。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杨庙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