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试述马克思马克思经济危机论述:一个回顾库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1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981 浏览:17598
论文导读:代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研究的回归;1990年代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研究的探索;21世纪初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研究的突破。从回归文本内容研究、探索新内容再到拓展新内容,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在曲折的发展历程中展现出了强大的生命活力。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经济危机理论;现实危机1005—2674(2012)07—021—06

一、1980年代

摘要:近30年来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其研究历程清晰地表现为三个阶段:1980年代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研究的回归;1990年代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研究的探索;21世纪初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研究的突破。从回归文本内容研究、探索新内容再到拓展新内容,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在曲折的发展历程中展现出了强大的生命活力。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经济危机理论;现实危机
1005—2674(2012)07—021—06

一、1980年代。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研究的回归

1980年代,在改革开放政策的推动下,我国开始了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探索,在实践探索的过程中急需理论研究的支持。在这种背景下,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研究也开始活跃起来,逐步回到了学者们的研究视野。
1 关于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文本研究
这一时期的文本研究并不仅局限于经济危机内容研究的回归,也不是对已有内容的简单重复,而是在理论回归的同时带有学术研究特有的思考和探索。相对于时期将危机理论极端化而言,这一时期能够客观地研究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实现了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传统内容的回归。陆立军(1982)通过对马克思经济危机思想的研究,强调了货币流通职能的抽象可能性,阐述了危机的周期性特征,指出固定资本更新是危机的物质基础,危机的后果是资本主义矛盾尖锐化。朱慕唐(1983)通过对工业高度发达阶段劳动生产力提高、有机构成提高、相对过剩人口出现的考察,分析了经济危机由抽象可能性向现实的转化。吕芳举(1983)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无序状态的分析,指出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制度。在对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形成历程的脉络梳理方面,董瑞华(1987)以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创立逻辑为主线,将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形成历程划分为1840年代至1850年代中期的萌芽阶段;1850年代后期以《1857—1858经济学手稿》为标识的初步形成阶段,以及1860年代前期以《1861—1863经济学手稿》为标识的成熟时期。袁隆生(1987)则聚焦于《1857—1858经济学手源于:论文资料网www.7ctime.com
稿》这部著作,在分析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基础上,得出危机从抽象可能性向现实可能性转化的内生制度性、外生条件性因素。赵春明(1989)指出,马克思对经济危机问题的探索成果集中地反映在《伦敦笔记》第Ⅶ本中的《反思》手稿和发表于《纽约每日论坛报》的文章中。在这些文章中,马克思搜集、积累了大量关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危机情况的实际材料,提出经济危机的可能性、现实性的理论雏形,并对经济危机根源问题作了探讨。在对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完整性的探索研究方面,李达昌(1983)通过对《资本论》中经济危机思想的研究,论证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是遵循“政治经济学批判”宏篇巨著的结构安排的。他指出,《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篇通过对商品和货币的论述,道出了危机的抽象形式;第四篇第十三章中含有对危机周期的论述;第七篇第二十三章中包括对危机一般表现及特征、资本积累规律对危机作用的阐释。陆立军(1982)就经济危机理论在《资本论》每一卷中的分布情况与写作初衷作了详实、科学的分析,指出马克思这样安排绝非偶然,而是符合其所构筑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的严密逻辑性的,是服从于揭露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规律这一根本历史任务的。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完整论述了危机的可能性、现实性、根源、实质、物质基础、特点、后果,直至最后具象化地分析了资本主义商业危机与信用危机。
2 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危机问题的争鸣与探讨
1980年代中后期继文本研究初步完成之后,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危机的讨论,引起了学者们的关注,成为这一时期研究的焦点。郑邦才(1980)认为经济危机只是经典作家对资本主义经济周期现象的特指,指出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摆脱不了的噩梦,是最终炸毁资本主义外壳的爆破点。而另一些赞成社会主义存在经济危机可能性的学者则从多个角度予以求证。王志伟(1989)从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抽象可能性出发,认为经济危机是商品经济的一般形式,社会主义经济是商品经济,故社会主义经济也存在危机的潜在基因。王初根(1988)从危机的三种不同形式出发,认为社会主义国家虽然克服了危机的第一种表现形态——生产过剩性危机,但危机的第二种表现形式——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则可能使社会主义滑向结构性危机的深渊;而且,固定资本更新的危机形式虽然成为社会主义经济调节的手段,却也同样酝酿着危机的失衡。王勤(1989)则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态势出发,指出同自然界发展规律一样,经济危机是人类社会共存的经济失衡状态。
3 关于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新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198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特征发生转变,针对教条主义者抛出的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过时论”,学术界开始着手研究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新特点及其形成原因。周建平(1982)认为,新科技革命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固定资本大规模更新、催生新兴产业等影响,使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同金融危机、能源危机、生态危机等交织在一起。吕芳举(1983)也持相同观点,并进一步认为,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呈现出经济危机发生的同期性与非同期织,周期进程四阶段交替不如战前明显;经济危机与通货膨胀交织,物价不跌反升;经济危机周期呈现不显著的缩短趋势等特征。对于以上新特点、新变化,李达昌(1983)指出,虽然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表现形式有所变化,但危机的实质和根源未变;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周期呈现出一种缓慢缩短的趋向,经济危机的深度不如从前,但并不意味着危机将会愈来愈缓和。
可见,整个80年代的研究,从强调经济危机摧毁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性开始转向辩证地审视经济危机,客观、正确地看待经济危机变化与资本主义发展,回归到理论研究本色。从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文本出发,追溯其真理本体,求证其理论逻辑的完整性。与此同时,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研究秉承着“随当时历史条件而转移”这一原则,开始探讨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形态、特征及其变化原因,并且展开了社论文导读:结论、关注于经济危机同资本主义制度灭亡的直接相关性,使得这一时期的研究在结合资本主义实际的具体危机研究上以及在我国经济运行的策略应对上缺少一种理论自觉及实践自觉。中国免费论文网www.7ctime.com源于:论文大全www.7ctime.com上一页12
会主义是否存在经济危机可能性的探讨。1980年代,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研究的回归,虽为以后理论研究作了铺垫,但仍或多或少地强调《资本论》关于经济危机后果的结论、关注于经济危机同资本主义制度灭亡的直接相关性,使得这一时期的研究在结合资本主义实际的具体危机研究上以及在我国经济运行的策略应对上缺少一种理论自觉及实践自觉。中国免费论文网www.7ctime.com
源于:论文大全www.7ctim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