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小议提高农村初中语文课堂有效性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1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8780 浏览:33935
论文导读:和文化底蕴……唯有如此,经过长期的磨炼,才能使学生不断积淀汉语文化底蕴,形成能力,提升语文素养。三、就学习体验方面而言要“愉情”教师要善于抓住对学生情感教育的关键时刻,将情感认识、情感态度、是非判断教育在课堂教学中不断渗透。比如《背影》这一课淋漓尽致表现了父子之间的真挚感情,教师由此引导
有效教学的本质,就是追求教学的科学化和高效化。
下面笔者试图从学习时间、学习结果、学习体验三个要素以及师生关系等方面来谈谈如何提高农村初中语文课教学的有效性。

一、就学习时间方面而言,要做到对教学内容“精选”

语文教学内容不一定是越多越好,每个单元可以精选一到两篇经典课文作为例子进行教学,让学生获得举一反三的学法。另外,语文教师对每节课要有强烈的目标意识,有课时紧迫感。每一课时的内容繁杂,故要主次分明,如果面面俱到,学生所获就只是“走马观花”,“水过鸭背”。作为语文教师,更要有“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的勇气。教师做出必要的舍弃后,目标精了,重点准了,就可以腾出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对重点难点进行品味、探讨、分析,不断突破。

二、就学习结果方面而言要“实练”

俗话说“不难不严不练兵,练真练实练过硬”。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实练,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主要途径。练,就是要练其朗读、默读、跳读、速读,浏览之能力,使其获得对语言文本的感性认识,形成对祖国语言的感觉,即所谓语感;练,就是要实打实地进行识字、练字写字之训练;练,就是要练学生对字词句的理解、品味和运用;练,就是要练学生的口语和书面语的应用能力;练,就是要让学生感悟和运用语法修辞知识;练,就是要练学生的审源于:大学生论文www.7ctime.com
题立意、选材构思、布局谋篇的本领;练,就是要不断丰富知识,加强对知识的原始积累,增加其语文素养和文化底蕴……
唯有如此,经过长期的磨炼,才能使学生不断积淀汉语文化底蕴,形成能力,提升语文素养。

三、就学习体验方面而言要“愉情”

教师要善于抓住对学生情感教育的关键时刻,将情感认识、情感态度、是非判断教育在课堂教学中不断渗透。比如《背影》这一课淋漓尽致表现了父子之间的真挚感情,教师由此引导学生发现人世间普遍平常而又最为珍贵的美好感情,给人以性情的陶冶,增进学生对天下父母心的理解。
对于文本中出现的那些应深入剖析的语言或句子,要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地剖析;该品味的语言或句子,要引导学生细细地咀嚼品味;该推敲感悟的语言或句子,要实实在在地按课标要求逐一落实,让文本语言材料像母亲的乳汁哺育着学生茁壮成长。有了对语言的品味、咀嚼,学生对文本的思想内涵感悟就更深刻彻底了,并由此产生浓厚的学习“愉情”,语文素养自然也就得到了有效的提高。

四、“亲生爱道”高效课堂催化剂

教师的“可亲”是学生“信其道”的保证。在课堂上师生关系如果是和谐的,那课堂教学效率肯定比师生关系不和谐要高得多的。《顶好教师》里有这么一段话:“你可以学会一些必要的技巧,既能维持课堂良好的秩序又可以来教学,而不需扮演什么角色、伪装自己,你自己和你的学生都不会再感到不真实。只有当师生关系良好时,学生才会获得解放自由地学习。他们不需要花费时间来构思反抗的对策或努力瞒骗布置任务者和执行纪律者。”确实如此,记得我在高中阶段,英语学习是我的弱项,上英语课,我常拿出语文课本来看,有一次英语老师发现之后将我的语文课本扔出窗外。从此,我对英语老师产生了敌意,对英语课尤为讨厌,导致我的英语成绩越来越差。从在个例子可以看出,是那位英语教师破坏了我和她之间和谐的师生关系。如果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按新课程理念,师生之间的关系就是导演和演员的关系,演员在导演的指挥协调下,就可以作出精彩的表演。
和谐的关系还体现在师生的相互认可与合作上。合作就是师生双方、平等地参与课堂活动。在教育教学中,“教师优势文化地位”可谓深入人心,学生缺乏学习的自觉性,学习动力非常薄弱,往往处于被动的局面。因而,作为教师,就必须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强化他们作为学生的学习责任意识,让学生明白主动性和积极性是完成语文学习目标关键之一。比如,教师在制定学习目标时,不妨让学生参与讨论制定,只有这样,制定出来的目标才符合学生的实际,才符合教学实际,学生的主动性才有可能被激发,责任意识才可能提高。
总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注重对教学内容、语言和思想等内容的探求和研究,更要注重和谐的师生关系的构建。

参考文献
[1]吴晓波.穿越玉米地[M].浙江人民出版社,2002.
[2][美]托马斯.戈登著;陈雷,张杰杰,王宇红译.顶好教师: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知识产权出版社,2002.
[3]潘继云.走进快乐语文课堂[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0.
[4]李镇西.做最好的老师[M].文化艺术出版社,2011.
[5]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版),2012.
(责任编辑 韦淑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