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研究英语浅析英语课堂教学中“空白现象”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1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6564 浏览:20956
论文导读:训练,使学生获得英语基础和初步运用英语交流的能力。但是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教师过多地注重学生的语法和书面训练,在实践过程中,学生无法真正理解和运用语言。而情景教学正是顺应了这个要求,将教学素材与实际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能够将抽象的语言具体化、生动化,让学生在轻松自然的环境中习得语言。然而,在实际的上课过程中
摘 要:笔者对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出现的“空白现象”进行了仔细观察,并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分析了出现“空白现象”的问题所在,同时,尝试性地提出了解决该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空白现象”; 对策; 有效性
1006-3315(2013)06-034-002
教学中的“空白现象”,顾名思义就是在课堂中出现的短暂“停歇”现象,是指在课堂中,学生的语言或思维出现的无声或者停顿。此课题中,空白现象的主体是教师与学生。分析和正确解读课堂教学中不同类型的空白现象,并且针对各种不同的空白现象,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以提高英语课堂教学质量是非常必要的。

一、课题的提出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黄金时段,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一线教师不懈追求的目标。因此,教师充分利用课堂的45分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收获课堂的实效。但是,笔者经过观察发现,由于教师本身一些不规范的教学行为,致使学生在课堂中出现被动等待等情况,从而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短暂“停歇”,即课堂教学的“空白现象”。该“空白现象”分为显性和隐性两种,显性“空白现象”是指学生无所事事,在无任务地等待;隐性“空白现象”指的是学生在做与本节课内容或者教师布置的任务无关的事情。
课堂“空白现象”不但破坏了教学过程的连续性和完整性,使教学不能顺畅进行,而且影响了学生的注意力和课堂情绪,影响其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正常发挥。同时,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如多次出现教学“空白现象”,将会导致时间的浪费,降低教学的有效性,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无法达到预期的课堂实效。

二、“空白现象”的原因

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有多种,笔者根据平时的观察及教学实际,分析得出以下几点原因:

1.教师本身的原因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很多“空白现象”是由于教师本身引起的,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1备课不足。上好课的前提是要备好课,备课是教学过程的基础环节,是实现教学目标、切合教学要求、传授相关知识、进行思想教育的前提。如果教师不能在备课中为课堂教学作好充分准备,容易在上课的过程中出现停顿或者由于补做准备工作而引起学生无任务地等待。
1.2导入随意。教师在讲授新课之前,通常设置一个复习环节,复习的目的在于巩固旧知识,为新知识的教授作好铺垫。然而,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通常是以一首歌曲或者一个Chant来热身,然后采取自由交谈(free talk)的形式与学生进行交流。这种复习模式无可厚非,但是,很多时候我们教师的问题设置往往过于随意,缺乏创造性和针对性。当然,这样的复习既没有帮助学生巩固这一阶段学过的知识,也没能导入到本课要学的新知识中,没有达到复习应有的作用。学生对于这样的复习方式比较疲乏,从而产生学习新知识的障碍,成为教师教授新知识的“卡壳”,即“空白现象”,最终影响教学的有效性。
1.3情景设置不当。九年制义务教育初中英语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使学生获得英语基础和初步运用英语交流的能力。但是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教师过多地注重学生的语法和书面训练,在实践过程中,学生无法真正理解和运用语言。而情景教学正是顺应了这个要求,将教学素材与实际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能够将抽象的语言具体化、生动化,让学生在轻松自然的环境中习得语言。然而,在实际的上课过程中,教师创设的情景有相当一部分并没有对语言起到一个释义的作用,不能达到情景教学的真正目的,学生对需要理解的知识产生误解或者无法理解,也是导致教学“空白现象”的原因之一。
1.4指令模糊。在45分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发出包括语言文字、肢体动作等在内的各种指令,学生在接受这些指令后作出适当的反应,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互动。但是在教学中常常会发生指令不明确的现象,学生对于这样的指令只能靠猜测去理解,会产生不同的理解或者无法理解,从而出现反应不一致,或者不能及时反应,出现“空白现象”,导致教学秩序混乱,延缓了教学进度,影响整节课教学的整体性和连贯性,活动的设计难以达到预设的教学目标。
1.5小组活动组织不力。新颁布的英语课程标准提倡活动途径,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参与学习。在这一基本理念的指导下,教师们很注重学生的合作学习。在常规的英语课堂设计中,通常会出现pair work 和g论文导读:
roup work等教学环节。在这些环节中,教师往往认为,学生是活动的主体,只要给予一些示范或者话题后,教师可在教室里转一下或者做自己的事情。这样的不作为实际上忽略了教师在学生活动中的指导和参与作用,而学生在pair work 和group work中,由于缺乏教师的监督和指导,活动效果的生成与教师的预设相去甚远,形成教学的“空白现象”。

2.学生方面的原因

2.1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学习的目的性不明确,从而造成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教师的指令或者提问漏听或者没听,造成时间上的浪费,出现“空白现象”。
2.2由于学生的学习水平参差不齐,教师的课堂设计很难同时照顾到优等生和后进生,对于同一个任务,学生完成的时间和效果往往不同。在做group work 的时候,优等生往往能成为小组活动的汇报人,而后进生在活动中由于跟不上节奏,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往往无所事事或者干脆开小差或用母语交流,违背了小组活动的初衷。对于后进生来讲,小组活动无疑也是一个“空白”。

三、避免“空白现象”的对策

教学中出现的“空白现象”弊端明显,如何有效避免这种现象的出现,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笔者对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并尝试性地提出对策。

1.用心备课,精心准备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对于教师来讲也是同样的道理。教学实践表明,教师在备课上所花工夫的多少直接影响授课的质量,而备课作为教师课前准备的过程,亦是教师提高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总结教学经验的过程。教师通过一次次的资料收集,一遍遍的教材处理,专业水平和教学设计能力必然会得到提高。要想在课堂的四十五分钟之内获得最佳的教源于:毕业论文致谢格式www.7ctime.com
学效果,必须在课前作好充分的准备。 源于:论文写作格式www.7ctim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