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试论高效找准突破口试述高效教语文大纲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3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1703 浏览:145185
论文导读:
摘 要:中学语文精选的每篇课文都涵盖很多信息,教师能否根据当堂教学的目标、文本的特征和学生的实际,选取合适的切入点,成为突破口,对实现阅读教学效果的优化起着决定作用。试图从课堂阅读教学的切入点入手,探究一条提高课堂阅读教学质量的途径。
关键词:突破口;切入点;语文素养
长期在语文教学一线的教师经过摸索,就应该抓准“切入点”。课堂教学中,一个好的切入点,能够起到“牵一点而动全文”效果,在简简单单的教学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使课堂实效性得到最大的显现与提升。
比如:在《孔乙己》这篇文章教学设计上,我首先就抓住“孔乙己这个可悲可笑的人物最后的结局为什么‘大约的确’是死了?”作为引领学生学习的切入点,辐射到全文的学习。
第一问:为什么孔乙己“大约死了”?“大约”是什么意思?他有人在乎吗?从哪些事可以看出来?他是个什么样的人?这样就环环相扣,简明扼要地扣住了本小说的第一课时的学习重点:感知全文,认识孔乙己。从而真正“牵一点而动全文”,通过了解事件,品读语言神态动作的描写,渐渐走近人物,认识人物:孔乙己地位低下但追求功名,穷困潦倒但好吃懒做,迂腐不堪死要面子而自欺欺人,遭人嘲笑但又孤芳自赏、自命清高,凄苦惨绝但麻木不仁、至死不悟,同时又有质朴善良的一面。
第二问:为什么孔乙己“的确”死了?他能活吗?凭什么这么说?可见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
通过品读、讨论、思考,教师指点,从而引导学生对小说的其他人物的认识:掌柜的冷漠、长衣帮的践踏,短衣帮的嘲弄、丁举人的残酷……不管高贵的、卑微的,他们对孔乙己的态度都是冷漠的、残酷的。从而让学生深刻理解小说的主题——病态的社会造就病态的人,冷漠的社会摧残可怜落魄的孔乙己是没有活路的!
应该说,这课的切入点就抓到点了!
所谓切入点,就是一篇文章中最能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效应的内容部位。这内容部位不仅仅局限于构成文章的主要元素——字、词、句、段、图,也可以是其他相关的内容,如文章题目、作者的思路、读者的疑问,甚至是各种学习方法……借用“庖丁解牛”的说法就是“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一位名师说过,语文简练的课堂就是要以简洁的线条拉动最丰富的语言材料,以最轻松的方式让学生获得最有分量的收获,以最接近学生的起点带领他们走向离他们最远的终点。何国成先生也这样认为:一堂简易的语文课应当要目标集中、结构简约、引导自学、情知互动、精于读写、自成习惯抓住其中一两个地方来组织教学。教学过程中,教师把精力放在重点内容上,引导学生深挖细究,其余的地方放手让学生自己领会,就像看风景,在最美的地方细细欣赏,其余的地方可走马观花。
那么,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该遵循什么原则来抓“切入点”呢?
(1)激趣性原则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选点切入,就是要掌握学生的心理,选取切合学生的需要的、学生感兴趣的点。只有这样学生思维才容易被激活,学生的情绪才能被调动,从而踊跃参与教学,才有可能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
(2)有的放矢原则
切入点应尽可能体现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这样则有利于文章的展开分析,并且经过层层深入的探究,落实学习目标,解决课文的重点、难点,从而深入浅出地学习文本,做到有的放矢,达成高效的课堂。
(3)“辐射性”原则
一个合适的切入点,要求有的放矢,直击要点,能以一当十,“辐射”全文。能牵一发而动全身,以达到管中窥豹的效果。切入的目的是为了落实全文的讲解,切入点不能灵活自如地联系全文也就失去了切入的价值。因此一个合适的切入点要遵循纲领的原则。
(4)益智性原则
一个合适有效的切入点,要能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让他们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在合作探究、思考感悟中逐步提高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达到从整体上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要求。
总而言之,要找准突破口,瞄准切入点,就要学会“修枝剪叶”。我们要剪掉那些本不属于语文范畴的条条框框,剪掉那源于:论文的写法www.7ctime.com
些不利于学生语文素养提高的额外“营养”。不可违避,切入点找准了关系到学生的阅读兴趣,关系到激发起好奇心和探究的,真正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从而能够简简单单高效教语文!论文导读: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