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有关于儒林外史论《儒林外史》民俗文化价值

最后更新时间:2024-04-1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4609 浏览:10841
论文导读:
摘要《儒林外史》是一部反映清代士大夫阶层的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它有意淡化故事情节,在尊重客观现实的基础上,用寻常细事和精细的白描手法来塑造人物。小说中人物的衣食住行等生活细节描写得十分精到,不仅带有浓郁的江南生活气息,更把这些细节当成推动故事情节、刻画人物性格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儒林外史》民俗文化价值
:A
清代现实主义长篇小说《儒林外史》,其文学地位堪与《红楼梦》相提并论,故文学史上才有了“南吴北曹,相映生辉”的美誉。然而如果把《儒林外史》和《红楼梦》放置于民俗文化学和文化人类学的视野下进行审视,二者又有了巨大的差异。《红楼梦》着重描写的是封建贵族的家族生活,以此来对封建的科举、婚姻、奴婢、等级制度进行深刻的批判,所以其故事场景集中于荣国府、宁国府的家族内部,描写的人物也以贾王史薛等贵族为主,集中于上流社会,因此人物的社会构成显得比较单一。而《儒林外史》的故事人物来自于社会各种阶层(主要是下层的贫穷读书人),全书的五十六回描写了近两百个人物,反映出康乾时期科举制度下读书人求功名的艰辛。作者在对封建末世和科举制度下的封建文人群像的成功塑造之中,融入了不少康乾时期的民风民俗,如饮食文化、生活习俗、方言文化等,因此从民俗文化的角度来看,《儒林外史》反映出比《红楼梦》更深广的社会生活,具有更为丰富的民俗文化意义。
《儒林外史》是一部反映清代士大夫阶层社会生活的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它把主要的故事场景放置于长江下游的莫愁湖畔和秦淮河边的城市与乡村,展现着清代的江南风土民情和奔波于仕途上士子们的生活状态。《儒林外史》摆脱了古代传统小说的传奇性质,作者根据亲身经历,把亲身经历所形成的“片断的叙述”贯穿在一起,对百年知识分子的命运进行思考,构成了《儒林外史》的整体结构。本文将从民俗文化的角度,对《儒林外史》里所包含的民俗文化资料进行分析。
一《儒林外史》中的饮食资料
饮食是民俗文化的重要内容,江南一带的百姓,历来以生活精细为特点,江南之地商者云集,经济富庶,特别是在繁华的秦淮河和莫愁湖畔,茶楼酒楼与青楼花船并侍,集江南饮食文化的精华之所在,故清人李斗《扬州画舫录》记载:“茶、灯遮,点心、酒盏,归之茶担,肩随以出。”因此,在《儒林外史》里,表现江南饮食的细节竟有一百多处,形成了鲜明的饮食文化特征。
1食物
《儒林外史》中所表现的饮食文化,不仅带有江南文化的特征,更是人物经济条件、地位与性格特征的体现,小说里比较富裕的人家,饭食常常有肉类,如鸡、鸭、鱼、牛类等,而家境贫寒的人饭食无肉,过着“每日里拿着八个钱,买四个吊桶底忙两顿吃”的生活,吃素的人则以“老菜叶”为食,主食主要是馒头、火烧和各种饼类,还有各种精致的荷花糕、糯米糖等小点心为茶点。如第二回里正月初八周进到薛家集执教时,村民摆了宴席来款待众人,席间的饭菜是“每桌摆上个碗,乃是猪头肉、公鸡、鲤鱼、肚、肺、肝、肠之类”,菜肴非常丰富,显示出“正是天下繁富”的年代特点。即使薛家集人在观音庵里临时聚会讨论舞龙灯一事时,这种聚会也是有吃有喝,喝的是“撮了一把苦丁茶叶,倒满了水,在火上燎的滚热,”吃的是“云片糕、红枣和些瓜子、豆腐干、粟子、杂色糖”等两桌子茶点;在参加考试的考场里,考生还要准备丰富的场食如“月饼、蜜橙糕、莲米、圆眼肉、人参、炒米、酱瓜、生姜、板鸭”等。这些食物都具有鲜明的江南食物的特征,如小说里多次提到的“云片糕、杂色糖、蜜橙糕,莲米”都是江南点心,如第二十八回里写到的“一碟香肠、一碟盐水虾、一碟水鸡腿、一碟海蛰”更是典型的江南菜肴。
2茶
茶也是《儒林外史》里的重要饮食内容,不管是家居生活、还是做买卖应酬,都少不了茶品的出现。茶是饮品,也是一种文化品味的体现。很显然,逢客上茶是清代中期江南地区的民俗风情,主客相见必须端上茶水,宴饮聚会也是茶在前,酒在后。如第一回:“秦老献过了茶,领那官员走到王冕家。”再如,第二十八回“僧官……请三位厅上坐,便煨出新鲜茶来”。举办大型的源于:论文格式模板下载www.7ctime.com
宴饮活动时必须请专业的茶厨,为客人安排茶点,如第三十三回杜少卿乔迁,就是让“茶厨先到”以备好茶点,可见,茶文化对于江南饮食的重要意义,在《儒林外史》的茶文化里还时时表现出对文人的尊重,如第二回“只有周、梅二位论文导读:
的茶杯里,有两枚生红枣,其余都是清茶”,在周、梅二人的茶里加进红枣的原因,是因为周、梅二人是当地知名的儒生,所以在这种场合里,要突出他们的文人地位。
明清两代是中国商业活动萌芽期,手工业与商业活动带动了城市的繁荣,壮大了市民阶层,于是新的消费阶层带起了新的消费需要,茶馆便成了商人市民休闲议事的场所,所以在《儒林外史》第二十四回里写道:“大街小巷,合共起来,大小酒楼有六七百座,茶社有一千余处。不论你走到一个僻巷里面,总有一个地方悬着灯笼卖茶,插着时鲜花朵,烹着上好的雨水。茶社里,坐满了吃茶的人。”可见,此时南京城里茶楼生意的红火,而且茶楼已经有了严格的经营规范,茶要烹煮,水要是雨水,就连处于陋巷里的最小茶馆,也要用雨水煮茶,用鲜花装饰柜面,大茶楼更是鲜花芬芳,灯笼照明,布置得时尚热闹,显示出一派“画船箫鼓,昼夜不绝。城里城外,琳宫梵宇,碧瓦朱甍”的故都气派,流淌出“如阆苑仙人,瑶宫仙女”的香艳。
二《儒林外史》中的民俗生活用品资料
在《儒林外史》对社会各色人等的故事讲述中,服装与生活用具成了他们性格特征的一种表现,这些描写对于后世来说,就成了重要的民俗文化资料。
1男性服饰
“一顶旧毡帽,身穿元色绸旧直裰,那右边袖子同后边坐处都破了,脚下一双旧大红绸鞋”是六十多岁的老童生周进的装束,在出席新年的酒席时,周进的穿着仍然非常寒酸,衬托着他的寒士身份;“歪戴着瓦楞帽,身上青布衣服就如油篓一般”是“旧年新参的总甲”的衣着,破烂、肮脏而又有几分匪气,显示出“夏总甲”作为乡村最低一级的行政管理人员的素质;“身穿宝蓝缎直裰,脚下粉底皂靴”是三十多岁的王举人的装束,颜色鲜艳干净整洁,与春风得意的王举人很相衬,“纱帽蟒衣”是“六合的现任翰林院侍读”高老先生的穿着,透着一种轩昂的气质,越发让人敬重;“头戴一顶毡笠子,身穿箭衣,腰插弹弓一张,脚下黄牛皮靴”是风尘仆仆的四川解饷进京的解官的装束,英武之中透着威严。2女性服饰
“二色金的缎衫子”是当了送亲太太的戏子钱麻子老婆的装束;头上带着“黄豆大珍珠的拖挂,把脸都遮满”和“白绫织金裙子”是刁蛮又爱富的王太太的穿着,衣着里透出浅薄的富贵;“穿着天青缎套,官绿的缎裙”是新中举的范进的太太胡氏,而在范进中举之前,她还是一张黄脸,脚上一双烂草鞋;“穿了轻纱衣服,头上簪了茉莉花”的,是秦淮河两边河房里住家的女郎的衣着,轻灵俏皮之中又含着优雅;“戴着貉鼠暖耳,穿着银鼠、灰鼠衣服”说说笑笑走过来的,是一群青楼女子,富贵里露着放荡与。
3灯烛
灯烛是百姓生活中的重要器物,在没有电力的时代,灯烛是家家必备之物,灯烛不但有照明的用途,更有装饰、体现身份的作用,所以在《儒林外史》里,灯烛不但出现的次数多,也表达着不同的内容。如第一回里秦老汉送别王冕时,手提的是“小白纸灯笼”,素静中有些冷落之感,这时的小白灯笼就是寒门小户的象征;在“茶社有一千余处”的南京城里,即使在偏僻的巷子里,“总有一个地方悬着灯笼卖茶”,而“两边酒楼上明角灯,每条街上足有数千盏,照耀如同白日,走路人并不带灯”的描写,似乎灯笼又是酒楼茶楼的标志物,可以远远地吸引顾客的目光;在寺庙里,佛像前面点的是透明的琉璃灯,施主们为里面只有半琉璃油而发火,说明只有装满灯油才是对佛祖的敬意,也能源于:论文 范文www.7ctime.com
让施主们放心;在阔绰的孙乡绅家里,办喜事时“点了百十枝大蜡烛,摆着糖斗、糖仙”来显示气派;荡在秦淮河里的小船,到了夜里“每船两盏明角灯,一来一往,映着河里,上下明亮”,使秦淮河更添了风情。特别是在第五回关于严监生临死前的著名细节里,也是关于“两根灯芯”的描写,这个细节里不仅可以看出严监生的至死不改的吝啬,也可以得知当时百姓家里照明通常是用一根灯芯,如果点了两根灯芯,便视为浪费。
同时,灯笼还是一种官府身份的象征,如四十二回里的汤六老爷,“大清天白日,提着两对灯笼,一对上写着‘都督府’,一对写着‘南京乡试’”以显示官府之威,当听说汤二爷与人发生口角时,汤大爷的反应则是“慌叫着在寓处取了灯笼来,照着”,而那几个赖子“看见大爷雄赳赳的,又打着‘都督府’的灯笼”,也都不敢惹他,可见此时的灯笼就是官府的象征,灯笼上的“都督府”三个字有震慑功能。同样在第九回里,刘守备的运粮船狐假虎威,船头上挂着借自娄府的灯笼来河上逞论文导读:
凶:“一对灯上字是‘相府’,一对是‘通政司大堂’。船上站着几个如狼似虎的仆人,手拿鞭子打那挤河路的船。”在这里,两只灯笼的作用差不多相当于通行无阻的路条了。
4船只
在秦淮河流域里,船只是人们出行的必备工具,所以有形形色色的船只出现在故事情节里,如“乘着月色,摇着橹走”的轻便小船,还有“灯船鼓声一响,两边帘卷窗开,河房里焚的龙涎、沉、速,香雾一齐喷出来,和河里的月色烟光合成一片”的花船;王举人乘坐的“本不甚大,又是芦席篷”的船,刘守备运粮的是“一只大船,明晃晃点着两对大高灯”;“船舱中间,放一张小方金漆桌子,桌上摆着宜兴沙壶,极细的成窑、宣窑的杯子,烹的上好的雨水毛尖茶”是专招游客的外江小船,还有“挂着四盏明角灯,铺着凉簟子”的大游船,这各色船只共同组成了清代华丽的秦淮风景。
三《儒林外史》里的语言资料
《儒林外史》中的人物多是清代的士大夫,在中华民族这样一个注重社交礼仪的国度里,知识分子们身体力行,都要在言语上体现出尊卑长幼的礼节,因此说话者对于语词之类的选择是非常严谨的,在语言中体现出交际双方的身份地位、社会面貌、亲疏程度等交际功能,所以,在《儒林外史》中涉及到的称谓词就很有特点。如第二回里关于文人的称谓:“原来明朝士大夫称儒学生员叫做‘朋友’,称童生是‘小友’。比如童生进了学,不怕十几岁也称为‘老友’。若是不进学,就到八十岁也还称‘小友’。”所以,少年的书生梅玖见了六十多岁的周进也要叫他“小友”,而六十多岁的周进见了三十多岁的王举人时,还要自称“晚生”。再如,第八回里王惠与荀玫的一段对话,十七岁的荀玫与王惠年纪相差近三十岁,但王惠和荀玫同为进士,两人也得用“世兄”相称。这样的称呼虽然不合于以年纪论长幼的习惯,却合乎以学位论长幼的习俗。
《儒林外史》中还保存了一些村俗俚语,如胡屠夫骂范进是“不要失了你的时了”“不三不四,就想天鹅屁吃”;小船上诱骗少年的妇人会说:“我们在船上住家,是从来不混帐的。今晚没有人,遇着你这个冤家,叫我也没有法了。”媒婆沈大脚为骗王太太,大包大揽地说:“我从来是一点水一个泡的人,比不得媒人嘴。若扯了一字谎,明日太太访出来,我自己把这两个脸巴子送来,给太太掌嘴。”这些俚语个性鲜明,保留了清代百姓的口语的特点。
钟敬文先生在《民俗学与古典文学》一文中指出:“民俗学和古典文学研究都属于人文科学,两者都是研究人类社会的文化现象。人类社会本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这就决定了两种学科之间是可以乃至应该互相沟通的。”因此,把《儒林外史》这样的文学名著放置于民俗学的视角之下,就会从中发现丰富的民俗文化宝藏,这对于文学创作和理论评论来说,也是一个新的领域,更可以使文学与社会学之间建立多重的沟通渠道。
参考文献:
钟敬文:《民俗文化学》,中华书局,1996年版。
谭汝为:《民俗文化语汇通论》,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3]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4] 林辰:《古代小说概论》,春风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
作者简介:黄卉,女,1962—,河南安阳人,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明清叙事文学,工作单位: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