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基于STP法则高职院校设置-网

最后更新时间:2024-04-0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8229 浏览:81958
论文导读:职教育需求市场细分的基础上,根据各自的院校特点进行专业群的市场细分,从中选择适合自身的目标专业群,并进行恰当的目标专业群定位,才能更好地实现自身院校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的吻合性。二、STP法则在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中的应用探索

(一)根据院校特点进行专业群的市场细分(S)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应当与产业结构调整

[摘 要]当前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已经从以往的“供给驱动”模式转为“需求驱动”模式,高职教育需求呈现多样性的显著特点。按照营销学“STP”法则,只有对整体高职教育需求进行市场细分,从中选择适合自身院校的目标专业群,并进行恰当的目标专业群定位,才能更好地解决院校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的吻合性问题。
[关键词]专业设置 STP法则 高职院校
[]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2)04-0116-04
近几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获得了快速的发展,专业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与此同时,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方面存在着同质化竞争严重、专业内涵不明确、专业定位不恰当、专业建设与市场需求脱节、新老专业交替更叠节奏不当等现象,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的不吻合性直接影响到了高职院校的生存和发展。

一、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STP法则

(一)新形势下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需求驱动”模式

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是连接社会需求与教学工作的桥梁,是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工作主动适应社会需求的关键环节。教高2006(16)号文件《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针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灵活调整和设置专业,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特色。《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2010-2015)》采取一系列措施改革高职院校,最为重要的是第一条:调整优化专业设置和布局结构,主动适应国家产业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需求,以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信息平台建设为抓手,整合发布全国各高等职业院校专业设置、招生就业以及各地、各行业劳动力市场供需等方面信息,引导各地政府和院校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导向区域经济社会需求和毕业生就业等实际情况,及时调整专业设置,优化专业布局,主动适应市场需求。
由此,新形势下,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已经从以往的“供给驱动”模式转为“需求驱动”模式,适应需求成为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的重要原则。也就是说,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既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根据当地产业政策的要求和产业结构、技术结构的变化开设经济发展、社会进步需要的专业,又要从受教育者的需要考虑,满足受教育者个人的需求。

(二)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需求驱动”模式与STP法则

1 STP法则
市场营销学认为,顾客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群体,其消费心理、购买习惯、收入水平、社会地位、价值观与文化等都存在很大的差别,不同消费群体对同一产品的消费需求和购买行为存在很大差异。因此,任何一个企业,都无法满足整体市场的全部需求。事实上,许多企业都在进行目标营销,并按“STP法则”做好以下三个步骤的工作:第一步:市场细分(S:segmentation):是指企业按照购买者在需求上的各种差异,把整体购买者划分为若干个在需求上大体相近的购买群,从而形成不同的细分市场的分类过程。第二步:目标市场选择(T:targeting):就是企业营销活动所要满足的市场,也是企业为实现预期目标而要进入的市场,具体来说就是企业拟投其所好,为之服务的具有相似需求的目标客户群体。第三步:市场定位(P:positioning):指企业根据竞争者现有产品在市场上所处的位置,针对顾客对该类产品某些特征或属性的重视程度,为本企业产品塑造印象鲜明的形象,并将这种形象生动地传递给顾客,从而使自身产品在市场上确定适当的位置。
2 “需求驱动”模式下高职教育的需求状况分析
高职院校专业的设置需要满足两大方面的需求:一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二是受教育者个人的需求。教育经济学认为,人们对高职教育的需求是无限的,但社会对个人的教育供给则是有限的。结合市场营销学需求管理的基本理论,高职教育主要有以下需求状况,如表1所示:
由表1可以看出,高职教育需求呈现多样性的显著特点。高职教育的专业设置与普通高等教育专业设置有着根本的不同,它是面向不同的职业分工来设置专业,正是由于这一重大区别,使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具有明显的自身规律,高职教育需求的多样性必须通过不同的专业设置来体现。这里,我们试图通过市场营销的“STP法则”,探索“需求驱动”模式下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的吻合性问题。
3 专业设置的“需求驱动”模式与STP法则
如上文所述,“STP法则”即市场细分(Seg-menting)、选择目标市场(Targeting)和产品定位(Positioning),是指企业根据一定的标准对整体市场进行细分后,从中选择一个或者多个细分市场作为自身的目标市场,并针对目标市场进行市场定位。优秀论文查重www.7ctime.com
当前,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由以往的“供给驱动”模式转为“需求驱动”模式,面对多样性的高职教育需求,作为微观层面的高职院校,当前中国任何一所院校都无法满足社会的整体需求,只能在整体高职教育需求市场细分的基础上,根据各自的院校特点进行专业群的市场细分,从中选择适合自身的目标专业群,并进行恰当的目标专业群定位,才能更好地实现自身院校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的吻合性。

二、STP法则在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中的应用探索

(一)根据院校特点进行专业群的市场细分(S)

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应当与产业结构调整方向保持一致,尽可能根据市场需求培养“适销对路”的高技能、高素质人才。但正如上文所述,市场对高职人才的需求是多样化的、是动态调整的,任何一所高职院校只能满足特定区域、特定类型的市场需求。按专业群划分进行专业设置与布局,能够较好地满足既要求专业相对稳定以进行专业建设与积累且又适应市场需求这一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特殊要求。
专业群是指由若干个专业技术基础相同或紧密相关,表现为具有共同的专业技术基础课程和基本技术能力要求,并能涵盖某一技术或服务领域的,由若干个专业组成的一个集群。高职院校必须围绕产业链和职业岗位群构建专业群,必须以核心专业为基础构建专业群。但是,由于每所高职院校具有自身的优势或劣势资源,面临的机遇和威胁也不尽相同,所以在面对社会需求时,如何在资源配置上体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必须进行专业群的市场细分。只有这样,才能更有效地做论文导读:
好院校的专业建设规划,才能逐步形成院校的办学特色,才能更好地提高院校的办学效益。具体而言,在专业群的市场细分上要注意以下几个要素:(1)专业群的宽度。指某一院校开设的专业群的多少。包含的专业群越多,专业群的宽度就越宽。(2)专业群的长度。指某一院校各类专业群所包含的专业的总数量。当然如果某一院校有多个专业群,源于:本科毕业论文www.7ctime.com
就可以将所有专业群的专业数量加起来,得到院校专业群的总长度,除以专业群的宽度则可以得到院校平均专业群的长度。(3)专业群的深度。指某一专业群所包含的若干专业的数量。某个专业群所包含的具体专业越多,专业群的长度就越长。(4)专业群的关联度。指各类专业群之间在办学资源、课程类别、服务领域等方面相互关联的程度。某些专业群之间共性越多,专业群的关联度越大。

(二)在专业群市场细分基础上选择目标专业群(T)

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是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的主要前提,高职院校的专业调整应瞄准区域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实现专业建设与改革的可持续发展。当前,由于生源减少带来了高职院校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必然会出现有些院校继续做大做强,而有些院校将难以生存而被淘汰。在高职院校市场集中化的过程中,处于市场领导地位的高职院校的生源和服务于区域经济的能力将突破原有行政区域的限制,就如当前北大、清华等名牌本科院校一样,其辐射半径和影响力覆盖整个中国市场。因此,如果说高职院校的专业群市场细分是为了分析院校所面临的发展机会,那么目标专业群选择特指院校决定要进入的专业领域,也就决定了院校服务社会经济的方向。就如企业的目标市场选择一样,高职院校的目标专业群选择属于重要战略问题。图1为高职院校目标专业群选择的5种模式:
市场集中化。这是一种最简单的专业群目标市场模式,即高职院校只选取一个区域细分市场,只建设某一个专业群,服务于某一特定区域的社会经济。区域市场集中化模式一般适用于规模实力较大的地方性高职院校。
专业群专业化。高职院校集中于建设某一专业群,并面向数个区域经济提供社会经济发展服务。专业群专业化模式的优点是高职院校专注于某一个专业群的建设,有利于形成品牌专业群,其局限性是当该专业群领域的产业受到巨大挑战时,专业群存在退出市场的风险。
市场专业化。高职院校针对某一特定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需求,针对多种需求分别进行专业群建设,以尽可能满足某一特定区域对高等职业教育的需求。市场专业化能有效地分散高职院校的办学风险,但由于集中于某一特定区域经济,当该区域对高职教育的需求下降时,办学的风险也就随之而来。
选择专业化。高职院校选取若干个具有良好市场潜力的专业群和区域市场,针对不同区域市场的社会经济发展对高职教育的需求,有的放矢地建设相关的专业群。采用选择专业化模式的院校应具有较强的综合实力和资源整合能力。
市场全面化。高职院校建设所有的专业群去满足全部区域市场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只有具有超强竞争能力的高职院校才有可能选择这种模式。随着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具有超强竞争能力的高职院校终将出现,因此,选择市场全面化的专业群建设模式的院校还是有可能出现的。

(三)高职院校目标专业群的定位(P)

高职院校目标专业群的定位与营销学目标市场定位相似,是指高职院校对专业群及其形象进行设计,使其在特定的区域经济范围内占有一个独特的位置的行动。这里所指的“位置”,是院校专业群在特定的区域经济范围内所处的地位,是一个抽象的心理位置的概念。
之所以要对高职院校目标专业群进行定位:一是为专业群建设寻求差异化,使该院校的专业群与竞争院校专业群相区别,从而避开同质化的竞争。二是寻求独特的专业“卖点”,特别是当某一高职院校缺乏强势主导专业群时,通过专业设置的差异化,形成专业的“卖点”,对招生工作将产生积极的意义。三是培养品牌专业,特定院校的专业群建设水平一般是参差不齐的,为此需要进行专业群建设的规划,对不同的专业群进行定位,明确各专业群在未来专业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集中优势资源培育品牌专业。
高职院校目标专业群的定位策略主要有以下三种:
填补市场空白策略。高职院校针对目前市场上尚未被竞争者发觉或占领的那部分高职教育需求空档,先入为主地根据高职教育需求空档设置目标专业群。例如,有些高职院校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对高职教育的潜在需求,率先筹备相关专业,以快速填补市场空位,从而获得发展的先机。但在决定采取填补策略之前必须仔细分析“空缺”的性质和大小,以及院校自身的实力特点,做到抢抓机遇并规避风险。
并存策略。某一高职院校将自己的目标专业群定位在现有的竞争院校的专业群,力争与竞争院校满足同一个目标市场部分,即服务于相近的区域经济。并存策略通常适用于一些实力不强的高职院校,跟随现有的强势高职院校,力求与对手和平共处。
取代策略。根据高职院校市场竞争地位的相对强弱,可以将高职院校分为市场领导者、挑战者、跟随者和补缺者。采取目标专业群取代策略时,就是要将竞争院校赶出原来的位置,自己取而代之,这是一种竞争性最强的目标专业群定位策略。院校这样定位的目的是准备挑战现有的竞争院校,力图从他们手中抢夺市场份额。选用这一策略的院校一般实力都比较雄厚,为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决心并且有能力和信心击败竞争院校。
三、结束语
综合以上论述,“STP法则”在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中有较大的实践指导价值,高职教育需求的市场细分、目标专业群的选择、目标专业群定位是密不可分的三个步骤:第一步是高职教育需求的市场细分,分析高职教育的需求特点,分析区域经济需求的专业群;第二步是目标专业群的选择,高职院校在专业群市场细分基础上,结合自身条件按特定模式(共5种)选择目标专业群;第三步是目标专业群定位,树立目标专业群在特定的区域经济范围内所处的地位,使专业处于有竞争力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