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多平台生存:网络时代新闻业策略-大纲

最后更新时间:2024-04-1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9249 浏览:35017
论文导读:
开栏的话
新科技带来的传播事物纷至沓来:微博,云数据,智能制造,网络智商,社交电视,UGC,LBS,SoLoMo……它们不仅在中国落地生根,还结出了中国特色的果实,比如网络执政、政务微博、实名制。在奔涌向前的技术潮流面前,信息时代的先锋、潮人,却又不约而同循着信息传播的属性,把思维溯回到了过去:商业史学家钱德勒发现,是信息改变了美国、驱动了国家转型,互联网其实是美国300年技术的历史性扩展;新科技的预言家凯文·凯利认为,科技是生命的延伸,传播的未来可以从人类的进化历史中探求轨迹……现象隐现着本质,现实蕴含着过去与未来,传媒对此深谙其道,并始终探测着航向。在现实与历史、中国与世界的时空交叉中研读传媒、捕捉动态、探询规律,是“凤眼观传媒”的努力方向。
在报业的灰暗时代,国外的调查数据却带来了一些亮色:美国多数人仍依赖报纸获取新闻和信息;多平台策略增加了人们查阅新闻的频次;多平台策略让广告到达率更高、更有效。此外,平板电脑促进了新闻的深度阅读,多平台策略深化丰富了新闻报道……数字化时代人们仍能认识到传统新闻业的价值,同时报纸等媒体也在创新、融汇新技术,通过新的平台获取更多的读者。
“多平台”即“跨平台”,是电脑技术的术语,指程序语言、软摘自:论文查重www.7ctime.com
件或硬件设备可以在多种作业系统或不同硬件架构的电脑上运作。媒体的多平台实际是指某种程序作少量修改就可在另外一个或多个平台下运行。这些平台对于用户获取而言,就是渠道、终端。
无论中外,多平台应用正在成为媒体消费的趋向。2012年5月尼尔森上海“跨屏”调查显示,半数上海消费者进行着多屏媒体的同步消费:30%的消费者会在收看电视的同时使用手机和电脑,11%的消费者同时收看电视并使用电脑,9%的消费者收看电视时会使用手机。?譹?訛下文将述及美国的调查数据,面对新的消费潮流,媒体正在扩展自己的平台以争取更多的用户。
多平台策略彰显报业魅力
据佩尤研究中心今年4月发布的一项调查数据,72%的美国成人非常关注本地新闻和信息,并且非常依赖当地的报纸提供这些信息,其中三分之一的人觉得如果这些本地报纸如果消失了,他们获取本地信息的能力将大受影响。但是,这些铁杆本地新闻迷与其他人在使用互联网等新技术方面并没有不同:他们也使用包括社交媒体在内的互联网、手机和其它终端获取新闻。?譺?訛
美国报业协会的调查数据也与此接近:74%的互联网用户依赖当地报纸媒体(包括数字版及印刷版)作为主要的新闻和信息来源。使用报纸媒体的互联网用户中,有54%使用多个平台获得报纸内容,67%至少使用计算机、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三个报纸平台中的一个。?譻?訛
多平台使报纸更具有吸引力。报纸的持久价值,包括其深度、数量、质量和可靠性,均延伸到了数字化平台,因此消费者非常认可。广告商通过多平台的报纸而有效地到达购物的读者那里。66%数字报纸媒体用户、61%的平板电脑用户、59%的智能手机用户会受这些终端上的广告影响。
消费者随时可以通过不同的平台访问报纸内容。近三分之二的报纸移动版读者认为,自从使用移动设备后他们的新闻消费量增加了,用户通常一天会多次去看报纸内容。显然,多平台战略使报纸有机会争取更多受众、赢取利润。并且用户们对自己选择的平台形式感觉阅读轻松、体验满意。尤其是平板电脑用户,特别重视报纸应用能让人分享、推送事件进展的功能,搜索信息也非常容易。新平台也促使社交网络用户成为报纸读者,英国《卫报》的facebook应用的800多万用户中,50%在25岁以下——之前这个年龄段的人并不是《卫报》的主流读者群,是新技术平台为报纸扩展了读者群。广电方面也有例证,如BBC在使用iPlayer打造新平台后,观众年龄也明显下降了,即扩展了年轻观众群。
多平台应用带来了突出成效。纽约时报集团一直重视多平台的打造,比如2009年先后推出2.0版iPhone免费手机应用软件、可调文本大小的桌面阅读器,支持离线阅读,其多终端应用策略带来了可观的用户数,今年第二季度的财报显示,其互联网上的付费订阅量创新高,总订阅收入首次超过广告收入,这与该集团不遗余力开发多平台密切相关。专注于在线形态的《赫芬顿邮报》也发布了iPad版电子杂志。相反,单一平台的媒体,即使是新媒体平台,也已经显示出不足,默多克的iPad报纸《日报》今夏裁员减版,其平台的单一性是部分原因。
跨平台策略创新信息生产
跨平台呈现,需要创新新闻和其它信息的生产方式。比如,数字化新闻呈现不断原子化态势:一篇网页上只容纳一个故事,内容整合纵观时空,受众不再通过一叠报纸的首页进入某个感兴趣的故事,取而代之的是谷歌、雅虎等搜索引擎的关键词聚合新闻,以及微博及论坛的热门话题排行。信息平台之间开始分工,而非信息在不同平台上的重复与泛滥,“母媒”和延伸出的新平台“子媒”正在根据信息及媒介的特性来优化配置,为不同平台打造个性化的内容。
纽约时报集团即以丰富的元数据,通过实时的分析、设备探测和粒状用户互动等技术,为每个用户和不同终端提供“智能内容”,充分开发手机、阅读器等应用从而提供离线阅读。纽约时报专门为黑莓手机打造“生意本黑莓阅读”应用,全天24小时提供财经新闻,每分钟更新一次,对权威媒体的财经新闻、信息和金融界的资讯进行整合,同时提供离线阅读和在线阅读,让用户“与重大新闻全天候直接通电”。“纽约时报地产”的iPhone手机应用,将房地产行业相关的新闻报道、言论与深度搜索工具进行整合,通过列表整理出最受欢迎的房地产信息,成为纽约客找房的必备和首选。纽约时报的应用程序“时报浏览”(Times Skimmer),可以订制个性化的版面,可以用一句话为用户呈现美国最出彩的新闻,也可以为用户组织他关注的话题的所有新闻导语。?譼?訛
一些互联网企业也在开发跨平台应用程序,几乎可以为每个用户提供设计完备的“新闻编辑系统”。比如国内腾讯的“阅读”应用,用户可以通过添加媒体源、国内主流微博帐号、空间等多种方式订制阅读内容,相关内容以杂志方式呈现,用论文导读:用UGC内容,包括活动人士、博主们发来的信息。大量信息通过社交媒体到达编辑部,经过小心选择和一段时间的观察,编辑们确认一部分可靠的、熟悉情况的、有真知灼见的博主。此后若有难以核实的信息出现时,编辑们就可以通过这些“智者博主”帮助核实信息。CNN的iReport在采用用户信息时,配备了记者团队挑选、核实、专业性监督。 
户可以在平板电脑、上网本和个人电脑上阅读。借新技术平台,新闻报道有了更多信息源,视野更开阔,内容更深入。比如公认为英国使用新技术方面的先锋《卫报》,其互动平台在一些报道中提供了报道的视角、信息,比如BP漏油事件中,几位一流的海洋生物学家在《卫报》网站论坛上互动交流、辩论,从而令该报的报道和评论更具专业性。该报过去两年来坚持不懈调查报道其它媒体不重视的电话窃听门,其中与网络用户的互动是报道的推动力。
跨平台策略促进了各类“阅读”
事实证明,新媒体时代深度阅读仍有需求,相应的文字互动也成为共生的信息。平板电脑甚至促进了深度阅读。据佩尤的调查,包括25岁以下的年轻人在内的用平板电脑阅读者,有42%经常深度阅读(阅读两小时以上),40%有时深度阅读,超过了读纸质报刊的深度。一些报纸刊物都将本刊用于深度阅读,同时打造网络类平台用于交流互动。比如《经济学人》杂志,印刷版主要用于阅读、网站主要用于互动,多平台的网站用户多数是在讨论、查阅信息,这种策略非常成功,使该媒体利润率创出历史新高。传统的深度阅读不局限于纸质印刷, Kindle阅读器、iPad等平板电脑,迎来了深度阅读的黄金期。
多平台的使用,有助于满足人们对文字、图像、视频等各类信息的需求,未来的新闻是平台化的新闻,使用更多新技术,呈现各种的图表、状态更新、编读互动等,并且可以显示后web2.0时代的信息互动、分享、个性化等特性。尤其是可视性信息的“阅读”需求大增,多平台适应了此需求。国内外报纸这些年尝试的二维码,也是试图通过不同终端的使用,满足包括可视性信息在内的需求。
调查显示,可视性新闻成为网上最受欢迎的一类信息,以至社交视频网都在提供新闻。YouTube正在成为全球收看新闻的主要平台,它提供的新闻的收视率可能超过了全世界传统电视新闻的观众。据其内部资料,YouTube上每分钟上传的视频超过72小时,每天的浏览量超过4亿(其中70%来自美国以外)。?譽?訛这对传统新闻业具有重要的借鉴和提示作用。视觉新闻阅读需求甚旺,因此美国《纽约时报》这样的质化报纸也都在大力开辟网上视觉信息,包括其图片类的Lens频道、与Discovery台的合作视频,对重要新闻不仅提供文字,也提供视频。英国《每日邮报》的在线版,以图片、视频这些视觉化信息,加上优化的搜索引擎,吸引了大量的浏览频次,一跃而超过了英国原先的报纸在线版老大《卫报》。对2011年1月至2012年3月共15个月YouTube上最受欢迎的新闻视频的研究发现:最流行的新闻视频倾向于描绘自然灾害或政治动乱,通常具有强烈的视觉效果。2011年3月日本地震后一周,YouTube上最受欢迎的20则新闻视频都是那次地震的,浏览超过96万次。
显然YouTube那些社交类媒体从新闻中尝到了甜头,纷纷扩展新闻类内容。YouTube正在发展与新闻机构的伙伴关系,如付费让路透社生产专门供本机构使用的内容。Facebook的“新闻工作者”频道希望通过吸引更多新闻工作者建立个人页面、与读者互动,拓展用户的广度和深度。它还通过Opengraph新平台,让用户可以互相分享“你今天读了什么”。雅虎网站还用朋友阅读表代替了传统的头条通栏新闻,希望用户关注朋友圈最关注的新闻。这些社交媒体的作为,也促使传统媒体不断拓展自己的应用平台。
UGC:从新闻采集到信息核证与解释
UGC(用户生成的内容)是近年媒体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媒体从中获得了更丰富、新鲜、大众视角的信息。媒体各类平台,为用户通过多个终端分享信息、图片和视频提供了方便,这些平台的互动、、分享功能,在便捷于用户的同时,也让用户增强了归属感、主动性,用户认为那是他们可以自行确定新闻议程的地方,他们可以便捷地“按需”获取新闻。
美国CNN在2005年卡特里娜飓风灾难时、2006年德国期间以及泰国政变、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校园击案、日本大地震等多起重大突发事件报道中,充分发挥了UGC的重要作用。如今西方的主流媒体都越来越多地采用UGC,纽约时报网的博客频道文章经常成为网页重点推荐的内容。赫芬顿邮报拥有强大的博客队伍。对YouTube的调查显示,用户在提供和制作新闻中发挥了重大作用,观看次数最多的视频中有39%来自用户,其它51%虽然打着新闻机构的标识,其实它们多数是用户而不是记者提供的。用户也尽心尽力地去上传由新闻媒体制作的新闻视频,媒体制作的新闻视频有39%是用户上贴的、61%是机构自己上传的。?譾?訛这与其他社会媒体一起,对新闻媒体有多重影响,YouTube上的观众正在重塑新闻议程,他们提供了更多机会让网民接触传统媒体的新闻。用户似乎宁愿看未经媒体加工过的视频,因此“新闻”的观念也发生着改变,上述调查显示,最流行的新闻视频中,有58%是编辑过的内容,仍有42%未经编辑的素材。
对于传统媒体而言,核证用户上传的内容成为重要的专业职责。半岛电视台对那些记者难以采访到的地方如利比亚、叙利亚的信息,广泛采用UGC内容,包括活动人士、博主们发来的信息。大量信息通过社交媒体到达编辑部,经过小心选择和一段时间的观察,编辑们确认一部分可靠的、熟悉情况的、有真知灼见的博主。此后若有难以核实的信息出现时,编辑们就可以通过这些“智者博主”帮助核实信息。CNN的iReport在采用用户信息时,配备了记者团队挑选、核实、专业性监督。
有业界人士推测:未来专业新闻工作者的标准不会下降,反而会提高,他们要求有更丰富的资历和智慧,需要的是分析家、智者、战略家,而不是单纯技术意义上的新闻采编者。未来新闻工作者的任务更多的不是报道“发生了什么”,而是要解释“为什么会发生”。
注释:
?譹?訛《尼尔森:半数上海消费者在收看电视的同时使用多屏媒体》,http://cn.nielsen.com/news/digital.shtml。
?譺?訛72% Of Americans Follow Local News Closely,,BY Pew Research Center's Project for E论文导读:Web,http:///archives/nytimes_launches_times_skimmer.php,FredericLardinois。?譽?訛?譾?訛ANewKindofVisualNews,byThePewResearchCenter'sProjectforExcellenceinJournali,http://www.journali.org/analysis_report/youtube_news。(作者为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副院长、博士生导师
xcellence in Journali an中国免费论文网www.7ctime.com
d Internet & American Life Project,http://pewinternet.org/Reports/2012/Local-news-enthusiasts.aspx。
?譻?訛New NAA Study Shows Consumers are Highly Engaged with Newspaper Media Content Across Platforms,2012.4.12,http:///Newsletter/Article/New-NAA-Study-Shows-Consumers-are-Highly-Engaged-with-Newspaper-Media-Content-Across-Platforms。
?譼?訛New York Times Launches Times Skimmer: A New Way to Read the Paper Online,Read Write Web,http:///archives/nytimes_launches_times_skimmer.php, Frederic Lardinois。
?譽?訛?譾?訛A New Kind of Visual News, by The Pew Research Center's Project for Excellence in Journali, http://www.journali.org/analysis_report/youtube_news。
(作者为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副院长、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