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养成良好小组合作学习习惯-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1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690 浏览:20235
论文导读:“小组长”:任何活动都要有一个组织者,组织者要组织能力强,学科成绩好,动手操作能力强,乐于帮助人,深受大家喜爱的学生来当组长。在他的带领下,在听取个人的意愿的基础上,有条不紊地让其他组员各司其职,使每一个小组成员在合作过程中都能获得成功,并且把小组的成功视为个人的成功。“解说员”每次作品展示时,为了能让大家更直
【摘要】在新课标理念下,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倍受欢迎,但在实施过程中却存在流于形式的诸多问题。经过两年的MS—EEPO有效教育的试验实践发现,培养良好的小组合作学习习惯可以有效克服流于形式,使学生真正投入有意义的合作学习状态。根据实践经验,要养成良好的小组合作学习习惯应从强化合作技能训练入手,因此文章主要介绍一些有效的合作学习技能训练方法。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学习习惯;学习方式训练
在新课标理念下,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倍受欢迎,但在实施过程中却存在流于形式的诸多问题。比如在小组合作学习探究过程中普遍存在相互推诿,你让他说,他让她说,整个过程几乎在推诿中结束而没有实际意义的讨论见解;有的想发表自己的看法,但又缺少勇气,担心说错了被老师同学笑话;有的学习观念落后,认为在大众面前发表看法认为爱出风头;有的组内分工不明确,没有确定谁来发言,谁来组织,谁来记录等,结果小组合作学习还没正式开始就结束了;学习好的同学在唱“独角戏”,而其他人则无动于衷,充当看客;有的小组干脆将讨论的内容弃之一旁,或坐以等待别人的成果,或趁热闹的场景,聊起了“题”外话;教师缺乏小组合作学习指导经验,出现“一放不可收拾”的混乱课堂等等。存在以上诸多问题的根本原因是,受传统教学弊端的影响,学习思想观念落后,学习行为表现为“惰性”“依赖”等,不习惯新的学习方式。
本人经过两年的MS―EEPO有效教育的试验实践发现,培养良好的小组合作学习习惯可以有效克服流于形式,使学生真正投入有意义的合作学习状态。好比传统教学学生习惯听老师习惯讲,学生习惯题海战术、死记硬背等,虽然这种传统教学有它致命的弱点,但学生、老师、家长、社会都将它习惯成自然了。那么怎样养成良好的小组合作学习习惯呢?经过孟照彬教授的培训和两年的经验积累发现:要养成良好的小组合作学习习惯必须从强化合作技能训练抓起,经过长时间地强化训练达到潜移默化、习惯成自然的效果。结合本人的实践经验,本文主要介绍一些有效的合作学习技能训练方法,与同行朋友们交流。

一、组建异质小组,强化“任务落实”技能训练,培养高效的合作学习习惯

要克服热热闹闹的流于形式的合作学习,使每一个成员都真正投入到有意义的合作学习中,关键的第一步是“分组学问”。1.根据中学生的生理、心里特征,学习小组不宜自由组合,应该由老师精心组建效果更佳,本着“异质互补”的原则,将各种不同专长的学生组建成4到6人的相对稳定平行学习小组。2.小组组建后,各个成员的职务由小组自选产生,如“主持人”"记录员""汇报员"声控员"等(小组成员是轮流当),做到人人参与、人人有事做、人人有专长,有效克服部分学生因学习差而产生的自卑心理,遏制课堂发呆(或开小会)的不专神现象发生,使每个学生在小组学习中各显神通,得以展现自身价值,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3.要限时(一般限时1分钟)选出各职务人员,克服相互推诿,提高效率,并将结果写在小卡上,克服变动职务的动摇心里和不自信心里,避免中途变卦又相互推脱的现象发生,而且每次合作学习都要重新选出职务(相互轮流),这样不断重复训练,习惯就成了自然。4.分析小组内各职务的重要性。中学生喜欢挑战,喜欢挑战各个职务,但他们往往不知道各个职务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重要性,甚至有些学生认为只有当小组长或班长才有面子,这就削弱了自发磨炼的意识。所以在小组职务产生之前教师应先跟学生分析各个职务的重要性,甚至可以延伸到社会上的各行各业,都自有它的重要性。例如:“记录员”任何活动都要有一个文字记录,负责记录每个人的想法,分工记录等。选择的对象是语言概括能力强,善于抓住重点的学生,有了记录老师就可以知晓本组具体的活动过程,便于纠正错误,提出建议。“小组长”:任何活动都要有一个组织者,组织者要组织能力强,学科成绩好,动手操作能力强,乐于帮助人,深受大家喜爱的学生来当组长。在他的带领下,在听取个人的意愿的基础上,有条不紊地让其他组员各司其职,使每一个小组成员在合作过程中都能获得成功,并且把小组的成功视为个人的成功。“解说员”每次作品展示时,为了能让大家更直观,更清楚的了解小组作品的含义,每组都应选一个能说会道的同学做“解说员”,代表本组发言,介绍自己组的作品。这样既活跃了教学的氛围,又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胆量。至于其它职务在此不必多举例。

二、授之以渔,强化学生合作技能训练,培养高效的合作学习习惯

(一)讨论技能

合作学习中,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通过共同讨论、互相启发,从而达到合作的目的。为了提高讨论的质量,应首先教给学生讨论的方法:各组由一人汇报自学或独立思考的内容,其他成员必须认真听,并且有自己的补充和见解,最后,还应将各自遇到的问题提供给全组成员讨论,对达成共识和未解决的问题分别归纳整理,准备发言。

(二)表达技能

在合作学习中,都离不开表达,为了达到训练目标,应做到以下几点:1.给学生提供讨论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敢说会说。首先,教师要注意的平时教学态度,既不能高高在上,又要保有师严,深入小组与学生共同讨论,既能指导学生的合作探究又能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的学习环境。2.要求小组成员人人都说,而且要能大胆完整地说。在这个环节里,刚开始是比较困难的,因为有些学生沉默寡言或害羞没胆量,可以通过引导学生由浅入深来解决这个问题,将所想的、所做的、所要说的内容先写在小卡上,想到一个词的就写一个词,想到一句的就写一句,然后在小组内互传卡片,相互借鉴后思维得到扩张,再重新整合自己所要表达的内容,由“字→词→句→段→成文→能说会道”(对理科的审题解题同样适用),只要所要表达的都写好了,就自然胸有成竹,想表达的底气和就会慢慢增强。通过长时间这样训练,大胆发言即成了自然。

(三)倾听技能

1.在小组摘自:7彩论文网学生论文www.7ctime.com

讨论过程中,要求一人先说,其他人必须认真听并且必须面向发言者,不能打断别人的发言,要能听出别人发言的重点,能对别人的发言作出判断,并有自己的补充和独到见解;2.为了防止一些论文导读:)及时反馈矫正学生的提高需要自己的内省和反思,更需要教师的纠正和反馈。教师应该通过检测,及时了解学生学习的状况,将正确的信息及时反馈给学生,帮助学生更好的纠正学习行为。(四)三布置三不布置不布置重复性,惩罚性和超过学生合理学习限度的作业。布置发展学生思维,引导学生探究,迁移拓展,提高能力的作业。
学生开小差,搞小动作,教师可以通过学生复述来检测学生是否专心倾听。在这样的要求下训练,学生不但养成了专心倾听的习惯,而且有利于增强发言者的信心,体会到被关注被尊重的愉悦感,从而养成相互尊重的优良品质。

(四)评价技能

合作学习活动中评价不只是教师对学生做出的简单评价,其中包括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学生对老师的评价等。1.为了克服“一棒”的单一评价,可以要求分别找出几点优点和缺点,使学生养成辩证看问题,养成围绕重点进行多维度评价的习惯。2.可以指导学生分别从“知识性、个性、创造性”和“互动、主动、能动”的角度进行评价。3.可以通过教师范评引导学生互评,如让学生倾听他人发言后,用手势表示对或错,用准确流畅的语言评价,以增强评价的能力勇气、提高评价的水平。

(五)组织技能

合作学习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组内的组织者。首先教师要指导组织者如何快速高效地进行组内分工、归纳组内意见、帮助别人评价等;另外,为了将合作学习技能进行习惯自然化培养,需要每次合作学习之前进行培训而且要及时更换组织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提高学习兴趣。通过这些训练不但提高了合作学习的效率,而且为学生今后立足于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强化教师自身的良好教学技能,是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前提保障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不仅仅是学习的引导者,更应该是各小组成员之

一、如果不加入小组合作学习探究,怎能知道学生的探究思维与策略,何谈引导?

与传统教学相比,小组合作学习教师讲得少了,但对教师的要求更高了,在合作学习的开放式课堂上,不仅需要贮备丰富的学科知识,在教学技能方面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只有不断地强化自身良好教学技能,才能为学生的良好合作学习习惯养成提供基本的前提保障。
我个人的教学技能可以归纳为“两个中心”,即在师生关系上,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扮演支持者、辅助者、合作者的角色;在教与学的关系上,以学习为中心,强调学的核心地位,教师的教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习,教服务于学。具体的一些做法如下:

(一)先学后讲

这是教学顺序的总要求,新授课一般要经过学生自主或合作性的学习,探究,当学生经过集体合作探究仍然不能解决的问题,理解不了的内容,教师再进行精讲点拨。

(二)三讲三不讲

要求教师在学生学习的基础上,重点讲易错点,易混点,易漏点。学生已经学会了的不讲,学生通过自己学习能够学会的不讲,老师讲了学生怎么也学不会的不讲,充分利用有效时间完成教学过程。

(三)及时反馈矫正

学生的提高需要自己的内省和反思,更需要教师的纠正和反馈。教师应该通过检测,及时了解学生学习的状况,将正确的信息及时反馈给学生,帮助学生更好的纠正学习行为。

(四)三布置三不布置

不布置重复性,惩罚性和超过学生合理学习限度的作业。布置发展学生思维,引导学生探究,迁移拓展,提高能力的作业。

(五)创设有效问题情境

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创新思维。

(六)删除无效教学环节

必须在每一堂课中把教学目标落实到位。
以上三方面是本人经过两年MS―EEPO有效教育实践总结出来的一些经验,希望能与同仁相互交流,使我们的课改进行得更好。
参考文献:
孟照彬. MS—EEPO新基本功[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2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