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1例误诊分析-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2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3709 浏览:57880
论文导读:单核-噬细胞系统增生性疾病,多为急性、自限性病程,以不规则发热、淋巴结肿大、咽痛、周围血单核细胞增多、出现异常淋巴细胞为主要表现,预后良好。(1)本病临床表现复杂且无特异性,可以多种症状同时出现,也可以单一症状,因此易被某一症状所迷惑早期不易识别;(2)缺乏对本病的认识,包括低年资医师、检验师对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关键词]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误诊分析
[] B[文章编号] 1005-0515(2012)-02-157-01
1 病史资料 患者,女,21岁,自2011年3月下旬感无明显诱因发烧,发烧高低不一,常在38℃-40℃,热型不定,高烧时伴明显头痛,周身不适,热退好转,无寒战、大汗淋漓,伴咽喉痛,同时伴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在武汉、西安等医院诊治,经查血象、骨髓象、血培养均未发现阳性体征,仅口服头孢类口服药(药名不详)半月后,体温以低热为主,但24小时体温均高于正常。5月25日以低热、咽喉痛、不思食源于:7彩论文网标准论文格式范例www.7ctime.com
欲来我中心就诊。体查:T37.6℃,精神差,咽喉明显充血,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以颈部为甚,直径1-2.5cm,质地中等硬,分散,无明显压痛,呈不对称分布,皮肤无皮疹,心、肺听诊正常,腹平,肝脾未扪及。实验室检查:WBC8.5×109/L,L0.35,PLT95×109/L;嗜异性凝聚实验1:160,抗EB病毒抗体VCA-IgM阳性。诊断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经补液、抗感染(头孢曲松、甲硝唑)等对症治疗12天,体温恢复正常,体表淋巴结恢复正常,仅颈部少数散在淋巴结直径在1-1.2cm,质软,无压痛,其余一般情况好,病人要求出院。半月后随访体温正常,淋巴结不肿大。
2 误诊分析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由一种单核-噬细胞系统增生性疾病,多为急性、自限性病程,以不规则发热、淋巴结肿大、咽痛、周围血单核细胞增多、出现异常淋巴细胞为主要表现,预后良好。(1)本病临床表现复杂且无特异性,可以多种症状同时出现,也可以单一症状,因此易被某一症状所迷惑早期不易识别;(2)缺乏对本病的认识,包括低年资医师、检验师对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特征及诊断要点不熟悉,警惕性不高;(3)该患者为散发病例易被忽视,当出现流行时,流行病学资料有重大参考价值,但散发病例发生时易被忽视;(4)对末梢血异型淋巴细胞认识不足,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异型淋巴细胞一般在病后3d出现,第一周逐渐增多,可达10%,以后逐渐降低,可持续7-8周。因此,必须反复多次检查外周血,尤其在第1周内动态观察异形淋巴细胞及血清嗜异性凝集试验在病程中的变化,同时应在血象检测自动化机器报告的同时进行人工显微镜检查复核;(5)血清学检查有困难时易被漏诊,嗜异性凝集试验阳性率可达80%-90%,抗体在体内持续的时间平均为2-5个月,少数病例(约10%)嗜异性凝集试验阴性,大多属轻型,尤以儿童患者多见。故在临床中如有条件,应尽早行血清学检验以便明确诊断;(6)值得注意的是异型淋巴细胞在其他病毒感染,如巨细胞病毒感染幼儿急疹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也增高,无特异,可结合临床及查EB病毒抗体以综合分析;(7)对于发热、淋巴结肿大为主症的患者,可常规行外周血细胞检查,尤其在第1次发现异型淋巴细胞,可追踪观察。由于本病感染不抑制骨髓,故骨髓象检查缺乏诊断意义。
本病常有自限性,如无并发症大多预后良好,故早期明确诊断可减少不必要的检查和特殊治疗。
参考文献
陈灏珠,林果为.实用内科学[M].第1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9:459-4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