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学生社团建设与创新能力培养探索-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2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810 浏览:9461
论文导读:新能力刻不容缓。因此,当代大学生要积极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这是时展的要求,是社会现实的需要。2.就学生个人发展而言,大学生要学会创新。素质教育是培养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而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则是大学生素质构成的核心,是综合素质的外在表现。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就大学生学习本身而言也显得尤为重要,没有这种能
[摘要]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和造就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文章就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现实意义,学生社团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突出优势,并结合我院在学生社团活动中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具体做法进行了充分的分析,希望能对丰富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体系起到积极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社团建设创新能力优势对策
[作者简介]崔剑(1981-),女,山西运城人,宁波工程学院团委书记,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物流包装管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浙江宁波315211)
[]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21-0166-02
高校不仅担负着培育学生和服务社会的职能,同时也肩负着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责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高低在相当程度上影响国家创新体系的持续发展。高校学生社团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自愿结成,为实现成员共同目标而开展活动的学生组织,不断推动着社团会员自我价值的实现和共赢。随着学生社团种类的越来越多样化,社团活动在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培育学生的创新能力、发展学生特长、促进学生适应社会等方面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

一、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现实意义

1.就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而言,大学生要学会创新。当今的国际经济和科技竞争,越来越体现为国家及民族之间知识、技术和制度创新的竞争,体现为国民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竞争。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的战略,也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面对这一情况,高等教育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刻不容缓。因此,当代大学生要积极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这是时展的要求,是社会现实的需要。
2.就学生个人发展而言,大学生要学会创新。素质教育是培养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而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则是大学生素质构成的核心,是综合素质的外在表现。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就大学生学习本身而言也显得尤为重要,没有这种能力,大学生就不能把握所学知识的精髓。在当今的社会背景下,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评价也不再是“专业对口、基础扎实”来衡量,学生从学院不仅要得到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有适应这种千变万化的综合能力,特别是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获得。最近上海师范大学某课题组对在校大学生的调查显示,在如何实现职业理想这一选项当中有70%的同学选择“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而仅有5%的同学选择“所学的专业是否热门”。上述结果表明,创新对大学生今后的发展具有持久的动力。

二、学生社团在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中的突出优势

1.多学科社团成员交融,有利于创新活动的深入开展。学生社团成员是来自学院工、文、理、管理等各个专业的学生。他们之间互相学习,打破了学科的界限,真正做到多知识结构结合,多专业信息的融合。以我院数学建模协会为例,社团成员来自各个学院,拥有不同的学科背景。社团在开展活动过程当中,同学们互相交流,在交流学习当中同学们都学会了用数学方法解决不同领域的问题。协会会员在每年全国数学建模竞赛中都屡获佳绩,一些已经走上工作岗位的协会会员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中也能够运用在协会学习到的数学建模知识解决实际工作问题,得到了用人单位的好评。
2.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有利于提高同学的学习主动性,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在第一课堂的教学中,由于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同学的学习状态往往是被动的,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上课认真听讲,下课完成作业,考前完成复习,所学知识并未应用到实践过程,因此所学的知识,考试过后会迅速遗忘。通过参与学生创新社团活动,一方面能够使同学们将“教与学、学与用”有机结合,真正发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另一方面,学生通过参与创新社团活动,帮助他们在课余时间继续钻研学习。我院建工学院结构创新协会以4C(creation、construction、competition、cooperation)为宗旨,形成了创新、建设、竞争、协作能力的培养机制,通过骨干教师参与指导学生创新活动,通过鼓励协会会员参加浙江省结构设计竞赛,省、院内学生科研项目团队,挑战杯课外科技作品竞赛等多项创新平台,帮助学生将第一课堂知识与第

二、三课堂有机结合,形成了多方联动的工作体系,促进了学院优良学风的形成。

3.与兴趣爱好相同的同学组成社团,有利于形成坚强的创新团队,有效地组织开展创新活动。同学源于:7彩论文网大专毕业论文范文www.7ctime.com
们在社团活动当中,不断发挥“舍小家顾大家”的集体主义精神、主人翁责任感和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意志,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分工协作,上下一心,集思广益,群策群力,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努力。我院电信学院的程序设计协会,就由一群对计算机软件程序有兴趣的同学组成,在开展社团活动当中,大家为了完成一个编程任务,分工合作,发挥各自特长,形成了一个坚强的团队,社团会员因此才在全国、省、市等各类ACM程序设计大赛中频频获奖。

三、立足学生社团建设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对策

学生社团是学生教育的重要组织部分,我院本着“专业化、特色化、品牌化、规范化”的发展思路,以“扶持、引导、管理”为核心的社团培育措施,对各类社团进行分类指导,使学生社团健康、蓬勃发展,真正发挥社团建设在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方面的作用。
1.确立社团目标,做好社团规划。在社团建设的初期,根据社团类型区别,确立社团性质和目标。以创新型社团为例,大多集中在以提高社团成员科技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以研究学科发展前沿为主要内容。将社团建立在学科上,可以积聚一批优秀的学生骨干分子,他们能够围绕社团成员的兴趣爱好,有针对性地开展活动,同时也可以集中一批责任心强、业务水平高的指导教师队伍。社团的建设和发展充分依托教师的科研资源和实验资源,一方面巩固专业知识、培养科研能力,另一方面在科研学习中学会做人做事,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和综合素养。
2.营造具有浓厚创新氛围的校园文化,激发学生参与社团的内在动力。校园文化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是学校广大师生在特定环境中创造的一种与社会时代密切论文导读:
相关,又具有校园特色的人文氛围、校园精神和生存环境。具有浓厚创新氛围的校园文化与学生社团的发展相辅相成,在创新精神的校园文化影响下,有效促进了学生参与社团的积极性。我院校园文化精神是以“知行合一”校训精神为核心,突出知识和实践的统一,做人与做事的结合,思想和行动的一致,在这一精神的引领下,通过举办各类社团科技活动、学生学术沙龙,在社团活动中形成了勇于实践的学风和注重实效的校风,学生乐于参与各类社团活动,学生社团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3.加大保障机制,对学生社团实行创新型管理。创新型社团在发展过程中要得到学院各方面保障。首先是组织保障,积极依托各部门的资源优势以及各学院的学科优势,建立以学科为支撑的创新型社团,基本实现“一赛一会”,全面保障各类学科竞赛的宣传发动、氛围营造,实现了全院每年有20%的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其次是资金保障,对创新型社团的发展投入创新基金,通过挖掘院内及院外资源设立创新基金,创新基金的运作,通过奖励以及项目申报的形成进行立项投入,同时也积极争取院外资源,例如在校友基金会中设立学生创新创业基金,为科技创新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了经济支持。再次,在创新社团实行创新型管理模式,在管理体制,实行校、院两级管理模式,以学院管理为主,在效能评估上要制定科学的评价体系,要将正式评估与非正式评估,量化与非量化评估,集体与个人评估相结合,在这一基础上形成了学院社团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中较为完善的评价体系,指导了创新型社团开展创新活动,大学生结构设计协会和大学生电子设计协会被评为省级优秀社团、最后引入激励机制、建立特色学分制度。特色学分的内容包括学生科研项目、科技竞赛活动、国际交流项目、社会实践项目、行业证书等多项内容,设立特色学分奖学金,学生社团可以为广大学生提供科技创新实践基地和优质服务,让同学们在社团中有所学,有所得。
4.依托学院各类平台资源,大力加强对学生社团建设。当前,很多高院都涌现出了一批创新型社团,在学生群体中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我院在几年社团建设当中,也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创新型社团。通过学生社团参与承办省、市级各类科技竞赛,积极增进与兄弟高院的学习交流机会,我院的化工设计协会、物流设计协会、学生创业协会先后参与承办了浙江省第四届化工设计竞赛、宁波市首届物流设计竞赛、宁波市“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等多项科技竞赛,一方面为协会的会员提供了展示自我的舞台,另一方面也使协会了解了学科发展的前沿方向。通过举办各种类型的社团科技活动,让协会会员在丰富多彩的科技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培养了科技创新意识,提升了科技创造的能力。通过依托学院的各类科技创新孵化基地,为协会活动开展提供了专用场地和配套设施,我们已经在化工学院、电信学院、建工学院、机械学院、理学院、交通与物流学院、经管学院、人文学院建立了科技创新基地,为协会活动的正常开展提供了应有的保障。通过建立社团创新成果网络平台和实物展厅,充分展现了社团活动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中的各项成果,为创新活动的宣传氛围创造了条件。
5.强化校企合作、校地合作,积极拓展学生社团活动的新领域。学生社团是第一课堂的延伸和补充,要把所学知识在实验和实践中加以深化,仅仅在校园里完善知识结构是不够的,更应该走出校园,走入社会。我院是一所地方本科高校,在长期办学的过程中已经积累了一批丰富的社会资源和校友资源,积极发挥学院教育基金会、院企共建合作单位、实习基地的作用,依托企业优势,鼓励学生社团参与企业项目,在活动经费得到保证的同时借助企业先进的生产实验设备开展科学研究;积极依托地方政府各类创新创业孵化平台,帮助各类学生项目无缝对接。在学生社团创新活动开展过程中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创业创新孵化项目,在积极构建高校地方一体化共建的过程中,我院的KAB创业协会累计有十余名会员的项目入驻了各类大学生创业园,帮助他们实现了创业的梦想。在社团建设过程中也要注重对社团骨干的培养,我院以创新类社团为依托,集聚一批科技创新骨干分子,与海曙区教育局共同启动“中小学课外科技辅导员”项目,要求每位科技创新骨干分子参与到中小学课外科技辅导活动中,将科技创新知识与中小学课外科技活动相结合,有效拓展了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服务领域。
学生社团的建设与各个学校的学科建设、学校定位都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我院的学生社团发展以工为主,以培养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的办学方向为指导,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逐步形成了一套相对成熟的运作体系,但相对于国内其他高校,还处在初级阶段,还需要不断加以研究和实践,建设更多优秀的社团,培养更多创新型的工程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廖生武,秦思,崔璨.关于高校学生社团建设的调查与思考[J].教育管理,2008(1).
[2]环敏.论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途径的构建[J].大理学院学报,2009(8).
[3]王运东,沈燕清,蓝晓霞.高校学术型学生社团建设的思考与对策——以广西大学为例[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7(5).
[4]王存文,欧阳琼.工科院校大学生创新教育模式的构建与改革实践[J].化工高等教育,20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