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论率先实现低碳城市化-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2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095 浏览:8547
论文导读:碳税是一个动态的渐进过程——随着经济增长,经济社会承受力不断提高,最优碳税额逐渐上升。笔者用CGE模拟还发现开征碳税有利于减少碳排放、提高能源效率和调整产业结构。4、中国二氧化碳的环境库茨涅茨曲线研究林伯强(2009)得出中国二氧化碳库兹涅茨曲线的理论拐点对应的人均收入是37170元,即2020年左右,但实证预测表
【摘要】 构建低碳经济对于中国可持续经济发展的意义重大。本文认为,在深刻理解低碳经济内涵的情况下,实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经济模式的一个切入点就是要率先实现低碳城市化,改善目前中国先污染后增长的经济增长模式和高碳城市化的现状。
【关键词】 低碳经济低碳城市城市病低碳城市指标政策建议
一、引言
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和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型的生产方式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而由化石燃料过度消耗所导致的全球变暖危害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及能源、水资源和粮食安全,甚至威胁到人类的生存。CO2的排放对温室效应的贡献最大且占到了55%(陈滨,2005),“低碳经济”的研究也成为了新趋势。中国30年的改革开放虽然实现了经济的高速增长,但高投入低效率的粗放型增长方式换来的代价是高污染,高消耗等一系列资源环境问题。根据IEA(2009)的统计数据,2007年中国消费化石燃料而排放的CO2已经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CO2排放国(王锋等,2010)。如果继续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不仅不符合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提升产业结构的战略要求,对于国际减排的承诺和国际形势也是不允许的。

二、文献综述

在国内建设两型社会和十二五规划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背景下,国内学者也正日益关注低碳经济的建设。国内对低碳经济的研究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低碳经济的内涵和政策建议

宋德勇、卢忠宝(2009)抛弃了传统的主要依靠行政手段的政策,提出了以市场为导向的新的发展低碳经济的工具。

2、碳排放因素分析

查冬兰(2008)得出我国28个省区1995—2005年间能源利用效率(用总能源消费量比GDP衡量)存在趋同现象,能源强度对地区间人均CO2排放的差别贡献最大;穆海林等(2002)估算了4个地域(巨大都市、大都市、中小城市和农村)的能源消费和碳排放量,也认为能源密集型企业是城市化经济增长过程的主要源头。王锋等(2010)把中国能源消费的CO2排放增长率分解为11种驱动因素,并表明CO2排放量增长的最大正向驱动因素为人均GDP达到1

5.82%,而CO2排放量下降的主要驱动因素是工业部门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

3、碳税
姚昕、刘希颖(2010)得出我国最优碳税是一个动态的渐进过程——随着经济增长,经济社会承受力不断提高,最优碳税额逐渐上升。笔者用CGE模拟还发现开征碳税有利于减少碳排放、提高能源效率和调整产业结构。

4、中国二氧化碳的环境库茨涅茨曲线研究

林伯强(2009)得出中国二氧化碳库兹涅茨曲线的理论拐点对应的人均收入是37170元,即2020年左右,但实证预测表明,拐点到2040年还没有出现。
上述研究对于如何实现低碳经济并无一个具体的方案或切入点,都只注重某个片面。实现低碳经济是一个长期的目标、一项复杂的工程,需要源于:7彩论文网毕业论文致谢格式www.7ctime.com
我们详细规划、坚持执行和全方位、全社会全民的共同努力。本文以构建低碳城市为促进低碳经济革命的出发点,并辅之以其他配套的制度建设和政策建议,提出了对构建低碳经济的看法。

三、低碳经济战略路径:先行低碳城市

以城市为研究对象讲述低碳经济的原因有三:农村工业少,能源需求少进而污染排放低,另一方面农村环境绿化好,因而碳汇(对碳的吸收)高;城市是我国二氧化碳排放的主力军,对于全国有一定的代表性;利用全国的数据可得性和易处理性。

1、低碳经济——对当前经济发展方式的“革命”

“低碳经济”的概念最早由英国政府在2003年发表的《能源白皮书》中提出,“低碳经济是通过更少的自然资源消耗和更少的环境污染,获得更多的经济产出;低碳经济是创造更高的生活标准和更好的生活质量的途径和机会”。国内外不少学者给出了自己的理解和定义,本文将低碳经济定义为一种资源利用效率高、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的经济发展方式,是一种对中国改革开放前30年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的革命——它抛弃传统的“先污染后治理”的工业发展模式,而是走一条新型的环境友好型的生态经济路线。

2、高碳城市的现状

(1)能源强度高。能源强度,指每单位GDP能耗。能源强度的高低直接说明一国经济发展的效益以及能源利用的效率的高低。数据显示我国经济发展效益较几个主要发达国家相比是最低的,这足以说明我国30年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模式和工业化是以高能耗高碳排放为代价。
(2)能源结构不合理。这里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指的是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总量的比例较小,经济增长过度依赖化石能源的消费,而化石能源具有高污染特性和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因此,这种能源消费结构不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碳减排,同时必将导致城市工业的高碳化。
1978年至今,化石燃料在总的能源构成中占绝大部分比例,尤其是,煤炭占比一直在70%左右,而清洁和可再生的非化石燃料一直在能源消费中只占很小的比例。我们把煤炭、石油、天然气、水电核电及其他清洁可再生能源的碳排放系数分别假设为0.7329、0.5574、0.4226和0.00,单位是每一万吨标准煤所排放的二氧化碳的吨数。因此,化石燃料作为一种碳氢化合物是排放二氧化碳造成温室效应的罪魁祸首,而由于清洁能源所占比例甚少,对于抑制碳排放收效甚微。
(3)城市环境污染严重(城市病)。城市化是一个地区的人口在城镇和城市相对集中的过程,城市化水平通常用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来衡量。通常把城市发展产生的一些矛盾称为城市病如交通拥堵、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等。本文用环境污染(二氧化碳的排放作)来衡量。由工业化带动的城市化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城市病——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城市的碳排放不断上升。究其原因,这都是由工业化带来对能源消费量和生活用电量增加所导致的结果。对碳排放进行因素分解,可得碳排放的基本公式为:
其中,C为碳排放量,Ci为第i种能源的碳排放量,E为一次能源的消费量,Ei为第i种能源的消费量,Y为GDP产值,P为人口数量。定义:能源结构S=Ei/E,即i种能源在一次能源中占比;各类能源排论文导读: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改变以煤炭、石油等化石资源为主的能源结构,发展风能、太阳能、核能等清洁能源是实现低碳城市的关键。五是加大碳汇。通过改善自然生态环境,利用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将大量温室气体储存于生物碳库中。另一种方法是通过碳捕获和埋存技术来提高碳汇。因此,合理规划城市的土地利用,提升
放强度Fi=Ci/Ei,即消费单位i种能源的碳排放量;能源效率I=E/Y;经济发展R=Y/P,即使用人均GDP代表。伴随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能源使用的低效率和能源结构的不合理导致了中国能源强度较主要发达国家偏高,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也早早超过美国成为第一碳排放国。因此,能源排放强度和效率的提升是减排的关键所在。

3、发展低碳城市面临的困境

(1)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难以转变。从一次能源的生产角度来看,我国煤炭资源丰富,煤炭生产占据能源生产的大部分比例(70%左右),而煤炭在工业生产中的排放系数是所有能源中最大的。从一次能源需求角度来看,由于我国以第二产业为主导的传统工业化短期不会改变,而第二产业在三次产业中的碳强度是最高的。
(2)城市化带来能源需求。城市化是以城镇人口占比不断增加为标志,城市人口的增加,人们在生活中所需的能源必将增加。由于我国生产用电,很大一部分比例都来自于火电也即来自于煤炭燃烧的转换,这样生活用电量的增加和煤炭需求量增加交互作用,必将导致生活碳排放不断上升。此外,我国发展低碳城市还存在其他的一些问题,碳汇碳储以及节能设备开发清洁能源等技术落后。另外,政府政策如碳税、碳交易的市场机制和制度还不完善。

四、实现低碳城市的政策建议

2008年1月28日,世界自然基金会在京启动中国低碳城市发展项目,北京入选首批试点城市,至此低碳城市建设的序幕正式拉开。低碳城市的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人们的生活、社会、环境等一系列问题,因此需要不断探索—实践求证—再探索,这应该是一个不断循环更新的过程。

1、建立低碳城市评价体系,做到有的放矢

指标体系是低碳城市规划的核心内容之一,合理完善的指标体系不仅可以有效地评价城市低碳发展现状,并且可以明确城市今后发展方向。低碳城市规划的指标体系应充分体现低碳城市发展的各个方面,同时要考虑指标的可计算性和可考核性。指标体系的原则应该是协调发展和减排的关系、反映不同城市发展阶段特征;突出低碳城市发展的主要矛盾和核心原因。付允等(2010)认为影响一个城市二氧化碳排放量的主要因素,除经济增长之外,主要包括人口、能源消费强度、能源结构或单位能源碳含量,城市碳排放不单单是生产领域的问题,还涉及消费、建筑、交通、技术等其他领域,并据此提出了低碳和低碳城市发展的相关指标。蔡博峰、曹东(2010)也提出了诸如碳强度、能源结构、森林覆盖面积、低碳技术、采暖等经济的、社会的、环境的、技术的指标。在他们的基础上,笔者从新的角度构建了指标体系,具体见表1。

2、战术落实——制度建设和配套措施

(1)制度建设是根本。低碳经济它是一种生态效益好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更是一种生活的文化。文化是指导人们行为的根本,只有从文化制度上建设提升人们的低碳理念,才是治本的良策。政府应以身作则的同时,大力宣传低碳消费和低碳生活意识。要使人们的日常生活低碳化,我国需要的是更多的知识普及和公共服务,发挥政府传媒志愿者组织和商业机构的作用。
完善碳交易市场制度,发展碳交易市场。碳交易即把二氧化碳排放权作为一种商品,从而形成了二氧化碳排放权的交易(John Mathews,2008)。碳交易的运行机制目前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基于配额的交易;另一种是基于项目的交易,即通过项目的合作,买方向卖方提供资金或技术支持,获得温室气体减排额度。建立城市碳交易市场是实现市场机制有效配置环境资源,降低碳排放的重要途经。当前,我国要尽快构建一整套与发展全国统一碳市场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
(2)配套政策措施是保障。一是实现低碳生产。加大对污染严重企业的规制适当可采取征收低碳税的方式,同时对生产低碳产品给予政府补贴,逐步淘汰污染落后产能,提升产业结构,从而实现产业低碳化。二是加大对低碳技术的研发投入。我国需要重点开展建筑节能、清洁煤发电、新能源汽车和新能源发电等领域的技术研发工作,同时在冶金、水泥、化工、煤炭、电力、石油等重化工领域通过工艺流程再造和技术升级实现节能减排目标。三是发展低碳交通。在中小城市坚持公交优先发展战略,强力推进城市公交和轨道交通建设,构筑以轨道交通为骨干、多种交通方式协调发展的城市交通体系;提高私家车在城市繁忙路段的用车停车成本;加快推广使用节能车辆,积极为LPG动力车、电动汽车等提供相关税费优惠和配套服务设施。四是大力开放再生能源、改善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改变以煤炭、石油等化石资源为主的能源结构,发展风能、太阳能、核能等清洁能源是实现低碳城市的关键。五是加大碳汇。通过改善自然生态环境,利用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将大量温室气体储存于生物碳库中。另一种方法是通过碳捕获和埋存技术来提高碳汇。因此,合理规划城市的土地利用,提升城市森林覆盖率和人均绿化面积,并努力提升碳捕捉和封存技术,保持二者的结合。
五、总结
从碳排放的kaya等式:CO2=POP×(GDP/POP)×(E/GDP)
×(CO2/E)可以看到,要实现低碳经济,重点应该是降源于:7彩论文网论文发表网www.7ctime.com
低能源强度和能源的碳转换系数,具体就是要改善能源结构和提升能源使用效率相结合,调整产业结构、提升节能技术减少碳排放和加强碳吸收和封存。城市是碳排放主体,也是实现低碳经济、经济方式转型的主力军,以城市为出发点,先行低碳,然后反哺农村,进而实现低碳经济。
【参考文献】
鲍健强等:低碳经济:人类经济发展方式的新变革[J].中国工业经济,2008(4).
辛章平、张银太:低碳经济与低碳城市[J].城市发展研究,2008(4).
[3] 查冬兰、周德群:地区能源效率与二氧化碳排放的差异性——基于Kaya因素分解[J].系统工程,2007(11).
[4] 陈滨等:中国住宅中能源消耗的CO2排放量及减排对策[J].可再生能源,2005(5).
[5] 姚昕、刘希颖:基于增长视角的中国最优碳税研究[J].经济研究,2010(11).
[6] 王锋等:中国经济发展中碳排论文导读:leenergies.EnergyPolicy,2008(36).(责任编辑:丁一)上一页123
放增长的驱动因素研究[J].经济研究,2010(2).
[7] 宋德勇、忠宝: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工具创新[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
[8] 林伯强、蒋竺均:中国二氧化碳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预测及影响因素分析[J].管理世界,2009(4).
[9] 杨国锐:低碳城市发展路径与制度创新[J].城市问题,2010(7).
[10] 蔡博峰、曹东:中国低碳城市发展与规划[J].环境经济,2010(12).
[11] John A Mathews:How carbon credits could drive the emergence of renewable energies[J].Energy Policy,2008(36).
(责任编辑: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