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关于原发性原发性翼状胬肉两种手术治疗临床疗效对比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1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5545 浏览:111483
论文导读:值1.0±0.6。两组患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随访1~2年,角膜缘干细胞+丝裂霉素C组,35例35只眼复发1只眼,复发率2.78%,胬肉切除移位组35例36只眼,复发8只眼,复发率22.95%,复发率有明显差异。讨论翼状胬肉多数学者一致认为是由于受紫外线、风尘、烟雾等一些外界刺激而导致的一种慢性先症性病变,但是,目前针对其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

3.20.41

摘 要 目的:比较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丝裂霉素C和单纯胬肉转位切除术治疗原发性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71只眼)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丝裂霉素C(35例36只眼)和胬肉切除转位术(35例35只眼)治疗,术后随疗1~2年。结果:角膜缘干细胞移植1只眼复发,复发率2.78%;胬肉切除转位术8只眼复发,复发率22.85%。结论:角膜缘干细胞移植+丝裂霉素C手术治疗原发性翼状胬肉,角膜创面修复快,复发率低,是一种理想的手术。
关键词 原发性翼状胬肉 手术方式 疗效
翼状胬肉治疗方式有几种,为了探索一种较为理想的手术方式,本实验对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丝裂霉素C和单纯胬肉转为切除术,两种术式治疗原发性翼状胬肉并观察比较其临床治疗效果,现总结汇报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08~2011年收治原发性翼状胬肉静止期患者70例(71只眼),年龄30~75岁,胬肉头部侵入角膜2.0~5.0mm,除外复发性翼状胬肉以及外眼疾病或其他疾病导致的外眼疾患。将所有入组对象随机分为两组,且两组病例在性别、年龄以及胬肉侵入程度之间相比没有明显差异,可以进行统计学比较。其中单纯胬肉切除转位组35只眼,男14例14只眼,女21例21只眼,年龄32~75岁;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组35例35只眼,男15例15只眼,女20例21只眼,年龄30~70岁。
手术方法:①角膜缘干细胞移植+丝裂霉素C组:首先使用丙美卡因眼液进行表面麻醉,然后应用2%利多卡因对胬肉进行局部麻醉,通过显微镜视野对胬肉头部自角膜进行钝性剥离,切除时一定要保证角膜上没有残留的纤维组织和血管,其深度一般以把病变组织完全切除为最好;把胬肉下组织进行分离一直到泪阜部,将肥厚增生的结膜下组织和胬肉的头、颈部全部切除,使巩膜暴露出来,然后在裸露的巩膜和角膜缘上用0.02%丝裂霉素C浸润棉片进行覆盖,5分钟后用生理盐水进行彻底冲洗,以尽可能的使残余的丝裂霉素冲洗干净。于同一眼上方或下方取一块带有角膜缘干细胞的球结膜移植片(不带筋膜组织),略大于胬肉切除的缺损区,移植于胬肉切除术,移植片上皮向上(注意正反面),对合好后用10-0线间断对位缝合,角膜缘处可以不缝或浅层巩膜固定1~2针。②胬肉转位切除组:分离翼状胬肉,切除翼肉头部及球结膜下变性组织,用缝线穿住胬肉区球结膜转向鼻下方处,缝合于下穹隆处球结膜,使球结膜复位平整,烧灼内眦角膜缘外巩膜表层血管,阻止角膜缘血管供应,防止复发。两组病例均由本人在显微镜下熟练操作,术后术眼涂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
术后处理:包扎24小时,对手术眼睛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水滴4次/日,拆线在手术后2个星期,4周后停药。如果胬肉又复长入角膜超过角膜缘

1.5mm为复发。

疗效判定标准:①复发:结膜增厚并充血,角膜创面出现新的血管和翼状胬肉组织;②治愈:移植片与自身组织融合较为完全,颜色呈粉红半透明状,并且没有新生的粗大血管。结膜平整且没有明显充血,角膜创面有上皮组织覆盖,没有翼状胬肉增生和血管再生。
结 果
所有实验对象在术后的早期术眼刺激症状较为严重,从第3~5天开始逐渐摘自:毕业论文范文格式www.7ctime.com
缓解。干细胞移植组患眼异物感及流眼泪明显,而胬肉切除转位组异物感及流泪较轻。5天左右角膜上皮部分修复,移植片颜色由洗白逐渐转变成半透明粉红色。1周以后移植片开始与周围组织进行充分的融合,缺损区基本被全部覆盖。而胬肉切除组水肿在5天后一大部分逐渐消失,充血减轻。角膜缘内脚部巩膜裸露。
术后用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组角膜曲率平均值45.4±1.5,散光度平均值1.2±1.0。胬肉切除移位组角膜曲率平均值45.4±1.2,散光度平均值1.0±0.6。两组患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术后随访1~2年,角膜缘干细胞+丝裂霉素C组,35例35只眼复发1只眼,复发率2.78%,胬肉切除移位组35例36只眼,复发8只眼,复发率22.95%,复发率有明显差异。
讨 论
翼状胬肉多数学者一致认为是由于受紫外线、风尘、烟雾等一些外界刺激而导致的一种慢性先症性病变,但是,目前针对其具体发病原因尚不明确论文导读:功能恢复正常。丝裂霉素C属于苯醌类抗肿瘤药物,它能与DNA链上鸟嘌呤形成共价键,抑制成纤维母细胞的增殖,从而抑制胬肉术后复发。有研究发现,移植时说用的干细胞可以使胬肉切除术后角膜创面上皮化速度加快,这样就能阻止角膜表面被纤维血管组织侵袭的可能,进而使胬肉的复发率显著下降。而且所用的干细胞是来自患者本身,所以
。由于一系列外界刺激使角膜缘干细胞在眼睑所裸露部分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导致其功能障碍,进而使角膜缘的屏障功能被破坏,这样就促使结膜组织以及新生血管不断向内部侵入,最后形成翼状胬肉。
目前,胬肉仍以手术治疗为主,由于手术方法各异,临床报道的术后复发率相差很大(20%~80%)。胬肉长入角膜一般可造成散光、眩光等,这样就会对视轴造成一定程度的不良影响,从而导致视力逐渐下降[3、4]。这与我们的实验结果是一致的,两组患者在手术后其角膜曲率变大,散光度减少,与术前相比具有较为明显的差异。
通过临床疗效的比较,可以看出,原发性翼状胬肉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丝裂霉素C对于降低术后复发率作用较为明显。本实验结果显示,角膜缘干细胞+丝裂霉素组复发率2.78%,胬肉切除转位组复发率22.95%。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对异常组织和浅层新生血管对角膜的入侵或是破坏起到一个很好的保护作用,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要想降低翼状胬肉的复发率,角膜缘干细胞受损区角膜表面和角膜缘屏障重建的是一个较为有用的对策。这能够很好地保证角膜的透明性及其正常生的理功能[5]。角膜缘干细胞较为丰富的地方主要为角膜缘的上方和下方这两个部位[6],因此,对于抑制胬肉发生、发展以及防止术后复发的关键就是尽可能地使角膜缘结构和功能恢复正常。丝裂霉素C属于苯醌类抗肿瘤药物,它能与DNA链上鸟嘌呤形成共价键,抑制成纤维母细胞的增殖,从而抑制胬肉术后复发[7]。
有研究发现,移植时说用的干细胞可以使胬肉切除术后角膜创面上皮化速度加快,这样就能阻止角膜表面被纤维血管组织侵袭的可能,进而使胬肉的复发率显著下降。而且所用的干细胞是来自患者本身,所以不存在排斥反应的可能。而胬肉转位切除术后创面的恢复是依靠周围正常角膜上皮的移行生长,这样就使得角膜上皮的修复速度大大减慢,极容易发生纤维血管组织向角膜生长,所以,其复发率也会随之升高。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丝裂霉素C手术治疗原发性翼状胬肉具有角膜创面恢复快、复发率低的优点,而且其干细胞来源于患者自身,是一个较容易获得实验所需干细胞的术式,值得我们在临床实践中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 李建军,张铁民,周亮.丝裂霉素在翼状胬肉手术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1997,15(6):330.
2 王敏华,龚向明.翼状胬肉的治疗方法[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2,21(12):891-893.
3 Seitz B,Gutay A,Kuchle M,et al.Impact of Pterygium size on corneal topography and visual acuity a Prospective clinical cross-sectional study.Klin Monatsbl Angenheilkd,2001,218:609.
4 Cinal A,Yasar T,Demirok A,et al.Zeffect of Pterygium surgery on corneal topography.Ophthalmic Surg Lasers,2001,32:35.
5 陆雯娟,傅瑶,范先群.角膜缘干细胞的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6,24(9):995.
6 Lam Ds,Young AL,Leung AT,et al.Limbal stem cell atlografting from related live donors for corneal surface reconstruction.Ophthalmology,2000,107(3):411-412.
7 Frucht-Pery J,Siganos cs,ILsar M.Introoperative application of topical mitomycin-C after pterygium surgery.Ophthalmology,1996,103(4):674-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