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试谈新课改新课改生物教学困难、及解决对策生

最后更新时间:2024-01-2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4697 浏览:10442
论文导读:
摘 要:新课改实施将近有8个年头,课改虽然硕果累累,我们一线的生物教师在实施新课程教学时,确实遇到了一些问题与困惑,我们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本人认为,与新课程改革的总体要求相比,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在今后的实践中加以研究和改进。本文通过新课改背景下生物教学遇到的困难及形成原因,提出了解决困难的策略。
关键词:新课改;生物教学;困难;有效性;策略
1003-2851(2013)-11-0240-01

一、新课程教学中教师面临的困难、成因

1.课时紧,教学内容完成困难。因此出现教师赶进度,顾不上关照全体学生,学生训练时间少、知识难消化、基础不牢。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教师不了解高考改革动向和考察内容,不清楚知识是否拓展及拓展的程度,导致教学重难点、深度、广度把握不够准,加上教师对旧教材使用的源于:论文的格式www.7ctime.com
惯性,大量补充老教材的知识导致教学进度慢。另一方面,教师对新教材编排体系、逻辑性的不理解,在讲解学生没有足够知识储备的知识点时不知所措。
2.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渗透不深入。有的教师还不能大胆进行课堂教学中教学方式、学习方式改革,学生在理解知识发生的过程中表现出了不适应,思维还很难发散,老师对课程标准的研究和分析还不够,缺乏对课标的解读。
3.新课改对教师素质的要求让部分教师不够适应。它表现在教师钻研教材和对学情的分析不够深刻。有的课堂形式也未明显改变,老师“穿新鞋走老路”,用“老方法”来教新教材,因此忽视了个体差异。
4.学生探究活动浅尝辄止,没有深入思考的习惯。课堂上的学习兴趣停留在表层,遇到问题缺乏深究和坚持不懈的探究精神。有的课堂活动进行得热热闹闹,但缺乏知识目标的落实。对于真正有思考性的问题,舍不得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而急于给出答案,当学生出现错误时,急于纠正导致探究活动不充分。
5.不重视教学目标的设计,教学目标确定比较随意。目标叙写的内容比较空泛或片面,在确定教学目标时,教师考虑自己怎样教的角度多,从学生怎样学的角度考虑比较少。

二、解决上述困难的策略

1.课堂教学要体现新的课程理念。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提出了新的课程理念:“提高生物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这些理念不仅是新课程的标志,也是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路标。它引导老师根据实际需求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及情感态度价值观,面向全体、关注个体、分层教学,沿着生物科学发展的历程、遵循生物学事实和规律发生、发展的顺序使用不同的探究方法,通过身边的生物学现象的提出和解释来理解生物科学知识。
2.重视对教材文本的解读。教材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教材是新课程的重要挑战之一。通过教材文本的阅读和挖掘培养学生阅读、从教材阅读中提取有效信息和知识归纳的能力,然后采用一定的方法(如知识点填空、知识复述、习题讲评)检测阅读效果。
3.通过课前调查、访谈、集体备课提高教学目标设定的有效性。可以备课组做整体教材分析、制作课件、教学设计、模型等课程资源,教师再个性化处理,这利于集中集体智慧,明确教学内容、学习内容,从而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活动。
4.形成清晰的课堂基本结构,促进知识过手。课堂教学的基本结构可以分为:分层设疑——看书自学——尝试练习——教师分类指导——归纳小结——分层作业。树立先学后教的思想。先学生自学、后教师教学;先学生思考、后给出答案;学生如何学、先于怎样教,坚持以学定教。教师课堂应关注整体,不仅要培养学生对同学发言的关注度,也要培养教师的观察和倾听能力,讲练结合,促进知识过手。
5.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鼓励自主学习,提倡合作学习。将学习状态从被动接受转为主动学习,形成良好学习习惯。教师精心组织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充分体现“做中学”的思想,帮助每一个同学进行有效的学习,引导学生观察、实践、收集资料、合作、探索、交流,以及体验、感悟和反思,从而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化。让学生先独立思考,形成自己的想法以后再参与讨论,给予同学质疑课堂、评价、展示的时间和机会,促进课堂互动,在合作中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6、探索符合课改理念的教学方法。怎样的课才能称得上符合新课程改革理念的课?关键是教学行论文导读:习、检测充分了解学生出错的知识点、统计错误的说法、分析说法错误的原因、总结学生相关知识或能力的缺陷和漏洞,指导教师教学调整并进行变式训练。8.通过“课例研究”和“课堂观察”的研究方法提高教学有效性。通过青年教师优质课、中老年教师研究课、新课程改革学术沙龙、说课比赛等的上课和评课活动加强对新课程改革的
为和学习行为的转变,大力倡导探究式教学(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收集证据,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尊重知识发展的规律、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老师可以选择情境教学、分析归纳、问题点拨、任务驱动和案例教学等教学法,采用学生提问、分析、练习比赛等形式让教学环节具有竞争性、激励性。
7.加强课堂反馈。巡视课堂,注重学生的反馈,通过练习、检测充分了解学生出错的知识点、统计错误的说法、分析说法错误的原因、总结学生相关知识或能力的缺陷和漏洞,指导教师教学调整并进行变式训练。
8.通过“课例研究”和“课堂观察”的研究方法提高教学有效性。通过青年教师优质课、中老年教师研究课、新课程改革学术沙龙、说课比赛等的上课和评课活动加强对新课程改革的研究,深度剖析课堂,探讨新课程的教学方法、教学活动的设计,新课改理念的落实,从而加深对新课改的理解和认同。
9.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要把知识目标的实现置于情感目标的基础之上,那种“只见知识不见人”的教师是缺乏情感的“无情教师”。科教学渗透德育可以表现在学习科学家对科学知识、方法的孜孜追求、坚韧的精神品质。因此,要重视学生课堂表现,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学习品质、学习信心、学科情感,如记笔记、认真完成作业、主动更正答案,积极思考、与老师的积极配合、主动问问题、温习错题的习惯。
综上所述,新课程改革中教师遇到的困难可以从教材分析、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方式中找到突破口,突出探究式教学、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重要地位。
参考文献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