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浅谈传承对传承和进展传统音乐一些倡议理工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0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7247 浏览:72771
论文导读:
摘 要:我国的传统音乐博大精深,历史悠久,是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人类生存环境变化、外来音乐的进入等因素的影响,中国传统音乐的发展受到了制约。现在传统音乐被人忽视甚至被遗忘,传承出现断层,保护和传承传统音乐迫在眉急。
关键词:传统音乐;保护;传承
1005-5312(2013)27-0107-01
中国有着灿烂悠久的文化,传统音乐在传统文化资源中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是传统文化资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继承和发扬中国这笔独具特色、丰富多彩的民族音乐文化遗产,是我们应尽的责任和义务。近年来以来,外来音乐的大量涌入,对我国传统音乐的发展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传统音乐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就此,笔者提出几点保护和传承传统音乐的几点建议:

一、从思想上重视传统音乐的保护、营造传统音乐得以发展的氛围

“思想上的片面性是影响摘自:论文范文www.7ctime.com
传统音乐发展的重要因素。转变人的意识是个既困难又复杂的事情,它需要全社会的力量投入。”中国传统音乐是经过几千年积累下来的精神财富,对于传承民族文化、陶冶情操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它的价值远远超过越来越多的流行音乐。中国传统音乐不论是从创作上,还是对音乐的价值取向上都体现着民族精神的这一核心。要想让中国的音乐传遍世界,并让世人传承下去,只有回到我们传统音乐的文化中去。因此政府要呼吁大家重视传统音乐、保护传统音乐。
然而随着商品经济的飞速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人们的生活风俗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代化的元素走进人们的视野中,传统音乐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其发展和传承的空间也变得狭小。因此,营造良好的传统音乐生存环境对于保护和传承传统音乐的发展尤其重要。

二、成立传统音乐的相关机构搜集和整理传统音乐

传统音乐的传承方式主要是口传心授,人们都是用心记下来,没有固定的教材,传承没有固定的模式,由于多年来民族意识单薄,很多优秀的传统音乐只存在于比较基层的边远地带,传承困难。笔者认为首先要成立传统音乐的相关机构把我国的传统音乐系统的整理出来,形成固定的教材,这样为传统音乐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搜集和整理传统音乐是一项繁琐而又困难的事情。需要深入到民间,了解当地历史发展和形成某种传统音乐的背景。这样才能更好更系统的保护传承传统音乐,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有论文导读:
效地保护。

三、把传统音乐引入到课堂教育中来

要加大对传统音乐的教育力度特别是高校的传统音乐教育。通过课堂教育传承与保护传统音乐。学生通过对中国传统音乐的学习及深入了解,可以学习到我国丰富的音乐文化遗产。现代社会的文化生态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学校教育已成为文化传承的最重要领域。“学校教育的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社会文化发展的模式。”“在中国音乐学家的共同努力下,中国传统音乐已逐渐形成一个初具规模的学科体系,理论界出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繁荣局面。”然而,在市场经济的今天,这种“繁荣局面”仅限于学术界之内,传统音乐逐渐从大家的视线中模糊。笔者认为首先要重视培养传统音乐的教师,其次音乐教材应加大对传统音乐知识和产生背景等的编写,使学生对传统音乐深入的了解,最后,应该使用现代教育技术,使得传统音乐在课堂上的传播再上新台阶。老师应多找相关资料,让学生多听、多了解,有条件的话,还可以邀请一些民间艺人走进课堂,让学生近距离接触和感受传统音乐。

四、重视培养传统音乐的人才

发展和保护传统音乐不仅仅是局限在将传统音乐不加取舍的遗留下来。不仅是让中国人会唱几首民间歌曲,认识几件民间乐器,更重要的是要让人们有一种发展传统音乐的精神,创造出更多传统音乐,这才是我们传承传统音乐的真正目的。西方的一些国家的传统音乐之所以能够影响世界,这与他们有世界上著名的作曲家是分不开的。培养具有创新型人才,也是我们国家的教育方针,发展传统音乐也不例外,也需要传统音乐的作曲家、创作家。应该给这些作曲家、创作家更多、更好、更大的空间。
中国传统音乐历经千年,传承到现在,不仅是中国宝贵的音乐文化财富,也是世界音乐文化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有越来越多地人关注传统音乐,喜欢传统音乐。我们一定要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来继承和发扬这种优秀的传统文化,而高校的传统教育又是重中之重,必须在实践和理论上都要不断创新。只有提高全民族、全社会对传统音乐的关爱,才能更好的发展、弘扬传统音乐。
参考文献:
林春曙.浅谈中国传统音乐教学.湖南医科大学学报.2010年7月.第12卷.第4期.
宋维佳.浅议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保护与传承.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10年.第9期.
[3]桑建良.谈中国传统民族民间音乐的继承和发展.内蒙古艺术.2002年.第1期.论文导读:上一页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