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谈述平庸设疑激趣,拒绝平庸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1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166 浏览:7449
论文导读:渔在《闲情偶寄》中说:“开卷之初,当以奇句夺目,使之一见而惊,不敢弃去。”这话虽说的是如何写好一篇文章的开头,却对课文教学的第一个环节——导入,同样适用。心理学认为,最先获得的信息对人的知觉产生极强的影响,称为“首因效应”。语文教师如果精心设“导”,引人“入”胜,以精湛的导入愉悦学生耳目,触动学生情思,开发
李渔在《闲情偶寄》中说:“开卷之初,当以奇句夺目,使之一见而惊,不敢弃去。”这话虽说的是如何写好一篇文章的开头,却对课文教学的第一个环节——导入,同样适用。
心理学认为,最先获得的信息对人的知觉产生极强的影响,称为“首因效应”。语文教师如果精心设“导”,引人“入”胜,以精湛的导入愉悦学生耳目,触动学生情思,开发学生智力,就可以产生先声夺人的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旺盛的求知欲,并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为授课的成功奠定良好的基础。
本文试以高中小说教学为例,探究导语设计艺术。源于:硕士毕业论文www.7ctime.com
请看笔者在教授《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时设计的导语:
中国古代文学塑造了一系列个性鲜明的女子形象。这些女子一般是美丽的,美丽之外,或刚烈,或贤淑,或才思过人,或风情出众。读《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此感格外强烈。
然而读来读去,始终不明白美丽富有的杜十娘最终为何要投江。从现代人的角度来看,杜十娘的选择是否太傻了呢?纵然自己所托非人,爱情没了着落,但她除了投江,难道就没有更好的选择了吗?
于是,忽发奇想:当杜十娘抱箱投江之时,何以不能节外生枝,柳暗花明?
请听老师改写的小说结局:
那十娘抱持宝匣,正要向江心一跳,猛听耳边炸雷一声:“十娘且慢!”回头看去,却是那曾急人之难、雪中送炭的柳遇春柳监生。遇春拨开众人,朗声说道:“十娘钟情所欢,不以贫窭易心。李甲固然负你,但你具备所有做幸福快乐女人的资本:青春,美貌,聪明,富有,天涯何处无芳草,何必非投那黄泉末路?”
听罢此言,十娘不觉怔住:“是呀,我难道非死不可吗?”
杜十娘非死不可吗?
此改写并非戏说。原文结局有柳遇春束装回乡、停舟瓜步,杜十娘奉致宝匣、托梦相谢之情节,可见柳遇春偶遇杜十娘,并非万万不能。
此改写亦非故弄玄虚。悬念的设计新、精、奇,击中学生的兴奋点。一石激起千层浪,急于探疑的心理,促使他们积极思维,主动学习。
此改写更非仅为活跃气氛所设之噱头。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是主人公最后一次抗争,也是最强烈的一次抗争。在这里设问质疑能把学生带进作品深层,易于认识封建礼教荼毒的暴烈,易于感受杜十娘身心受苦之深重。分析《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必要探究杜十娘为什么而死,即造成杜十娘悲剧的原因。而此导语设计正是从文章的动情显神处切入,从文章的矛盾冲突剧烈处切入,总之,从文章的激疑发思处切入,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拨动其思维之弦。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当学生处于“愤”与“悱”的状态时,教师才有可能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活跃他们的思维,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鲁迅的《祝福》所写之时代背景,对今天的中学生来说比较陌生,课文篇幅又长,这就势必给学生带来一些认知障碍和畏难情绪。
联系教材与学生实际,我设计了这样一段导语:
春天是幸福、美好的季节,是生机、希望的象征。但却有这样一个女人,立春之日,丈夫死亡;孟春之日,被卖改嫁;暮春之日,痛失爱子;迎春之日,倒毙雪夜。这个女人是——(学生答:祥林嫂)
春天给人以无限的生机和希望,但给祥林嫂的却只有打击与绝望。是谁剥夺了祥林嫂的春天,使她成为一个没有春天的女人?
“学贵有疑”。教师另辟新径,出奇制胜,于无疑处巧设疑问,使学生由疑生奇,由奇生趣,求知欲由潜伏状态转入活跃状态。教师以饱含感情、形象生动的语言,提出富有启发性、渲染性与挑战性的问题,创设情境,营造气氛,把矛盾引入学生的阅读过程,为学生提供了学习的精神基础和心理条件。而问题的提出方式,既有情趣,又有意味,此种趣味,无疑比“造成祥林嫂悲剧的原因是什么”“是谁杀死了祥林嫂”更感性,更新颖,更具创造性。令学生耳目一新的“新异刺激”,有效地强化了学生的感知态度,吸引了学生的注意指向,学生当然就会兴趣盎然地探求新知识新内容了。
导入绝非雕虫小技,而应视为一门艺术。语文教师应像一块磁铁,授课伊始便牢牢地吸引学生的全部注意力,用最凝练的语言、最精短的时间、最有效的方法,写就一个最漂亮的“凤头”。
参考文献
张凤艳.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设计导语[J].新课程(中学),2010(6).
褚保霞.导语设计在语文教学中的魅力[J].教育教学论坛,2010(4).
[3]叶文科.妙用导语是语文教学成功的关键[J].中学论文导读:语文,2011(24).张扬.语文课堂导语讲授语和结束语的锤炼.语文教学与研究,2009(19).(责任编辑韦淑红)上一页12
语文,2011(24).
[4]张扬.语文课堂导语讲授语和结束语的锤炼[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9(19).
(责任编辑韦淑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