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探讨教师应论教师应成为文化拥有者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1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6255 浏览:119398
论文导读:
摘 要:何为教师,所谓传道,授业,解惑者也!一名合格的教师,除了具有扎实专业知识,对教育的热忱之外,还应该具有优秀的文化知识。一位博学的,具有深厚文化素养的教师会在潜移默化中通过自己的言行影响学生和吸引学生。来自于教师精神层面的文化涵养在教师的教育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优秀文化;课程改革;教师教育
1002-7661(2013)30-021-02
1995年俄联邦国家高等教育委员会发表的《高等职业教育国家教育标准》,明确提出决心要把未来教师培养成“人类整个优秀文化的拥有者”。事实上,这个口号在现如今的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逐渐的受到重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在发生着变化,已经从单一的传递者转换成学生的合作者。教师的职责已经不再只是将课本上的知识告知学生或是试图让学生接受某种规则而是通过师生之间更为近距离的接触中带给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试想一个博学的,谈吐非凡的,思想灵动的老师必定更加受到学生的爱戴和敬佩,自然而然就吸引学生。使得教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更加的得心应手。这种隐性的影响则更多的来自于教师精神层面的东西也就是教师拥有的文化涵养。文化修养的重要性在教师的教育过程发挥着重大的作用,那么教师的文化涵养又来自于哪里呢?

一、一个合格优秀的教师,首先必须是一个从内而外的文化人

一个文化人除了能说能写之外,还必须有文化涵养。所谓的文化涵养指的是哲学宗教文化、政治历史文化、科学技术文化和文学,艺术文化。而这些正是世界知识与文化的结晶,是人类优秀文化的杰出成果。何为教师,所谓传道,授业,解惑者也。教师在一个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是孩子获取知识的源头,是迷路,疑惑时的指南针,也是灵魂构建时的心灵鸡汤。学生总是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师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影响。有些时候,甚至是老师的小小复制品。教师的言行举止传达给学生的讯息更直接的左右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一个文化人,才能培养出另一个文化人。这里所指的文化,包含了基本的科学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一个人的道德修养水平。从内而言,是个有思想,有灵气的人,从外而言是个有教养,行为符合社会规范又不缺乏个性的人。其次,要成为一名心灵的引导者,必须是一个有热忱的文化人。也就是说对于文化,对于世界知识的热爱和渴望。人类文化的博大精深绝非一朝一夕可以了解,只有不断追求,考究历史的教育者才能将文化中的精髓传达给自己的学生。所谓教书育人,教的是知识文化,育的是社会人。优秀的教师教给学生的除了知识,更有对知识追求的。综上所述,教师理应成为人类优秀文化的拥有者,在与学生的合作与交流中告知自己的所知,继而在教学中传递人类文化,从这层意义上说教师搭起了人类优秀文化知识库与学生之间的桥梁。
“教师应成为优秀文化的拥有者”这一理念得到许多学者的支持,然而,如何使教师成为优秀文化的拥有者呢? 早在10年前,对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行动就已经开展了,对于师范院校和其他培养师资力量的高等学校和培训机构提出了改革的要求。10年后,改革仍在进行,不同的是对于教师教育课程改革问题的关注度提高了。如何“推进发展,深化改革”替代了“是否需要发展,需要改革”成为一个新的命题。

二、教师教育课程改革注重构筑教师教育课程新理念

提起课程不单是文本,更是一种理念和交流,倡导的是师生之间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二者之间的互动性。在传统的观念中,过分注重教师的学术性,认为教师只要有学识就可以教好学生,而忽略了教师的师范性。教师教育是一个互动的持续发展的过程,在教师的形成阶段加强对教师文化能力的培养,注重教师的基本修养和知识水平。同时重视教师的职业培养,改正传统的重职前培训,轻职后培训的思维定势。特别要注意的是避免将学历等同于能力,将教学经验的多少等同于教育时间的多少。主席指出:“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没有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就没有高质量的教育。尊重教师是重视教育的必然要求,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具体体现。” 这句话也充分肯定了教师的学术性与师范性的统一。

三、教师教育课程改革应优化教师教育课程结构

无论是在对师范生的培养,对新任教师的选择和培训上,都应将课程置于整个社会发展的文化环境中。教育是对知识的传论文导读:
承,更是新知识产生的催化剂,脱离社会大环境的文化是无法在历史的洪河里延续。教师对于知识的汲取和选择应符合社会发展的真实。新的教师教育课程结构应体现出课程结构的科学性和均衡性。应延续课程的传统性,稳定性和继承性,同时要加强对新事物,新世界的了解和接受。增加特色课程和内容,保证课题有源源不断的新信息的流入。将单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统一课程与自由课程相结合,系统课程与自由课程相结合,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相结合。构建一个目的在于提高教师的学科知识为核心的新型教师教育课程结构。

1、教师教育课程的内容应与社会相联系

人类社会的优秀文化是在现实世界和真实生活中创造与保存下来的,任何独立于社会存在的文化都将被淘汰和遗忘。教师作为优秀文化的拥有者更是要对文化的选择保持清醒的认识。不能盲目跟风,随波逐流,也不能自我的对不同的文化排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时刻谨记自己的身份,在与学生的交流过程中了解学生的真实需要,尊重学生的个性,不能强行将自己的思想灌输给学生。教师是学生的榜样模范,绝不是学生的模型和制造者。教材的编写和选择应该多样化,突出教师教育课堂的特色化和个性化。真正做到让学生在自由的课堂中学习真实有用的知识,使教师教育课堂成为一个由教师引导的学生自主参与的活的优秀文化聚集地。

2、教师教育课程评价应注重教师自我评价与外部评价的有效结合

应强调的是,评价并非为了评出谁优谁劣,而是为了更好的了解,为了教师的学习和教学提供改进与提高的机会。在外部评价上,首先要建立多种方式的评价主体,在尊重专家,学者的同时要考虑师范院校和教师的需求。其次,要确立多层次的课程评价结构,既注重过程又要注重结果的形成性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多元化的评价方法。再次,在评价过程中应从多方面的了解教师,了解课题的真实情况,教育行政部门,教师,学校共同参与。最后,确立具体的评价标准,这个标准既要有效的检测出教师的真实水平,还要有利于教师的改进。在内部评价上,给予教师充分的自摘自:毕业论文任务书www.7ctime.com
主权,鼓励教师对自己做出最为真实的评价。有效的将自我评价与外部评价相结合,形成最佳的课程模式
参考文献:
黄光扬,郑霞金.教师专业发展要达成的基本品质[J].辽宁教育.2012(6).
阙海宝,张 华.教师教育课程建设的路径选择[J].中国高等教育.2011(22).
[3] 凌飞飞.师范教育教师课程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2).
[4] 黄甫全.新课程中的教师角色与教师培训[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5] 张行涛.郭东岐主编.新世纪教师素质[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