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谈谈机制校企合作培养“卓越工程师”方式及机制研究要求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0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7618 浏览:22334
论文导读:
[摘要]“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是一项长期性、复杂性的系统工程。在培养过程中,需要校企双方的通力合作,积极探索校企联合培养的多元化教育模式,如CDIO理念式、订单式、模块式、产学研一体式以及顶岗实习式等模式,构建具有资金保障、师资支撑、组织支持、利益共享与风险分担的校企合作机制,以提高工程人才的教育质量和水平。
[关键词]校企合作 卓越工程师 模式 机制
[作者简介]谭璐(1973- ),女,广东台山人,广西科技大学汽车与交通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副院长,副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为高校工程人才培养、就业创业教学与实践。(广西 柳州 545006)
[课题项目]本文系2009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委托项目“高等工程人才培养的层次、定位与特色”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09JZDW001)
[]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0)30-0014-04

一、校企合作培养“卓越工程师”问题的提出

美国工程院院士Charles M.Vest在其著作《新时期工程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一书中对工程教育领域近年来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进行了总结,最后得出了以下14项重大挑战,分别为:低碳运营、清洁能源开发、太阳能的广泛应用、高效药物产品研发、卫生信息统计更新、因特网网络安全应用、城市科学发展规格、虚拟现实构造、个性化学习推广等方面。①根据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当前工程领域内的挑战主要来源于新能源开发、社会可持续发展以及医疗卫生等涉及国计民生方面的内容。随着我国工程领域内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丰富性日趋突出,出现的问题也更具挑战性。这要求高校工程类毕业生要具有开阔的思维能力、较强的创造力以及非凡的冒险精神。高校教育教学工作者在进行工程类课程、教学设计时,也要充分考虑到社会发展内外部环境的实际情况,有的放矢地开展课程设计和教学活动。
当前,我国高校普遍存在工科教学与企业生产脱节的现象,培养出的工程类人才与社会发展以及企业实际生产需求存在脱节,这也直接导致了很多工程类大学生毕业后的社会适应和发展能力较弱,后摘自:本科毕业论文结论www.7ctime.com
续创新能力不足。概括起来,导致我国高校工程类人才培养不足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方面:首先,由于工程类教育经费投入不足,高校实践教学与工程型人才培养需要之间产生了外在的矛盾②。其次,从工程类教师队伍角度来看,很多一线教师缺乏工程实践经历,课程讲授过于注重理论,实践教学水平和能力欠缺。最后,在工程毕业生的实习方面做的工作还不够,实习经历不足已成为阻碍工程毕业生就业的重要门槛,这也直接导致毕业生实践能力不强,与岗位的需求存在很大差距。而从“卓越工程师”培养要求来看,当前工程人才培养所产生的问题可以通过企业参与“卓越工程师”的培养进行弥补。校企合作是工程型人才培养的关键,也是必由之路。③
企业能够提供真实的工程实践情境和工程创新环境,为高校培养“卓越工程师”提供良好的外部条件。如美国工程学家海伍德教授所言:“卓越工程师的培养离不开真实的工程实践情境和实训环境的支持,除此之外,其他无法替代。”④由此可知,真实的工程操作实践对于卓越工程师的培养非常重要,同时,这也是“卓越计划”对工程型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近年来,国家和高校本身也不断加大了对高校工程实践环境建设的资金投入力度,工科大学生的实践环境也有了一定的改善,但是从人才培养角度来看,这些与企业能够提供的功能完备性、真实的工程实践环境相比,还存在不小的差距。企业在工程运作中所面对的是生产技术研发与创新、市场运营管理、部门间工作协作等实实在在的问题。要想真正提高工程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就必须让学生“真刀实”地参与到企业的工程项目工作中来,融入企业真实的条件和环境当中。

二、校企合作“卓越工程师”的几种模式剖析

“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核心要点在于校企合作,而工程型人才培育的关键点在于将“卓越计划”对人才培养的规格在校企之间进行很好的落实。⑤众所周知,单单依靠企业参与高校“卓越工程师”培养工作很难独立完成“卓越计划”所规定的任务和要求,那些建立了工程实践教育基地的大型工程类生产企业亦是如此,这也为校企联合培养人才提供了先决条件。因此,为了发挥校企在卓越工程师培养上的各自作用和优势,需要积极论文导读:
探索二者合作的多样化模式。对此,本文构建出以下几种联合模式以供参考借鉴。
1.“CDIO理念式”的校企合作模式。CDIO工程模式最初由美国工程学家艾沃德·克劳雷(Edward Crawley)在2000年提出的工程教育改革成果, CDIO分别代表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运作(Operate)四步骤 。⑥在此,基于CDIO的工程教育思想是以工程技术改革为基准,将工程教育置身于企业生产的生命周期系统环境中,以企业发展对工程人才的需求为落脚点,在工程企业技术创新的基础上实现对学生教育知识的补给,争取将工程大学生培养成为新思维、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新流程中的风尚引领者和革新者,因此,就有必要对现有工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变革。
“CDIO理念式”的校企合作模式,是对行业发展信息和趋势前沿进行把握的基础上,组织高校与企业共同对工程领域内人才能力和素质要求进行分析,并结合一线调研和抽样分析,提取最为基本、核心的能力素质要素进行分解,在层层递进的前提下设立各层次培养的目标。建立CDIO校企合作模式培养“卓越工程师”,以工程行业良好的企业文化、精尖的技术和机器设备、科学的生产工艺、真实工程实践平台为依托,整合校企之间的教育教学资源,将高校的理论教学与企业的实践教学紧密联系在一起。同时,还要以构建“卓越工程师”培育的优质实操平台为契机,切实将工程毕业生创新实践素养和能力塑造纳入高校工程理论教学和企业实践教育的全过程,积极构建出“教学设计—理论教育与实践培训—能力提升—工程应用—反馈改进”五位一体的CDIO校企合作模式,使工程类毕业生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非凡的设计能力、高超的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以及良好的团队精神与沟通能力。 摘自:学术论文模板www.7ctime.com
源于:毕业论文致谢格式www.7ctime.com
[注释]
①Vest M C.Context and Challenge for Twenty-First Century Engineering Education[J].Journal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2008(7):235.
②唐勇奇,黄绍平,刘国繁,等.校企合作培养“卓越工程师”——以湖南工程学院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为例[J].教育探索,2010(12):71.
③吴绍芬.校企深度合作培养卓越工程人才的思考[J].现代大学教育,2011(6):102.
④John Heywood.Engineering Education: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n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M].New Jersey:John Wiley & Sons,Inc,2005:134.
⑤张安富,刘兴凤.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4):59.
⑥Edward Crawley,Johan Malmqvist,Soren Ostlund,etc.Rethinking Engineering Education:The CIDIO Approach [M].New York:Springer Press,2010:246.
⑦苑俊英,陈海山,杨智.校企合作培养卓越软件工程师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2012,52(S2):239.
⑧林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培养方案再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4):15.
⑨张涛,熊爱玲,彭尚平.城乡一体化背景下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2(18):13.
⑩Antony Stella,A.Gnanam.Assuring Quality an论文导读:lliedPublishe源于:论文发表网www.7ctime.comrs(P)Limited,2002:189.11ArunS.Patil,PeterJ.Gray.EngineeringEducationQualityAssurance:AGlobalPerspective.NewYork:SpringerPress,2007:158.12李德才,王俊.关于培养“卓越工程师”的几点认识.研究生教育研究,2011(3):5

3.13汪泓.更新人才培养观念,创

d Standards in Higher Education:The Contemporary Context and Concerns[M].New Delhi:Allied Publishe源于:论文发表网www.7ctime.com
rs(P) Limited,2002:189.
11Arun S.Patil,Peter J.Gray.Engineering Education Quality Assurance:A Global Perspective[M].New York:Springer Press,2007:158.
12李德才,王俊.关于培养“卓越工程师”的几点认识[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1(3):53.
13汪泓.更新人才培养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的理论与实践创新[J].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教育研究,2010(3):5.
14张涛,邓治春,彭尚平.统筹城乡职业教育发展的价值取向及机制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3(3):6.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