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探索生动让学生动起来

最后更新时间:2024-04-1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0319 浏览:44453
论文导读: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能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探究式学习方式。改变了传统教学压抑学生兴趣和热情,影响学生发展思维和智力的状态,使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意识得以长久的保持,让学生在自主的学习环境下,自主探索,讨论总结,获得成功。
新的教学观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提倡主动学习、独立学习,使学习成为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提倡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研究性学习,把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突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的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用新的教学观、教学方式去面对课堂、面对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怎样才能在数学教学中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呢?

一、要让学生从生活中去学数学,才能激发他们自主、合作、探究的兴趣

“生活即数学”,枯燥的谈论学习的重要性,是丝毫不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也就不可能让他们自主的进行探究,只有联系生活才能从根本上调动学生。例如:在学习统计知识时,进行了下面设计。
【问题一】你们喜欢小动物吗?看老师的图片(多媒体出示小猪、小狗、小猫、小鱼的图片),老师想知道,每只小动物受我们班的欢迎的程度怎样,你能办到吗?给你们两分钟,够了吗?
【问题二】看到你们收集的信息,有什么想说的?
第一个问题目的是通过实际问题引导学生选择一种科学的,并能在课堂可以实施的、大多数学生又乐于接受的方法来收集信息。同时,因为在记录过程中,由于时间的限定和学生一个人的力量有限,自然而然就进行了小组合作学习问题提出后,学生商量办法,但让很多学生苦恼的是,时间太短。学生们都说,时间太短了,我们收集不过来源于:论文写作格式www.7ctime.com
,这样,有些学生开始商量,几个人构成一小组,每个人专门收集一项内容,最后将各自收集的信息交流汇总,完成统计。第二个问题目的是引导学生逐步对收集的信息进行自我加工、分析。因为是实际身边的生活,每个学生都会产生自己的观点,这就有了相互交流的基础,每位学生都愿意且有能力进行相互交流,构成自主学习。本教学中,正是由于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学习知识,才使学生自发的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了新的学习方式。

二、要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

戴维·H·乔纳森对情境作过这样的描述:“情境是利用一个熟悉的参照物,帮助学习者将一个要探究的概念与熟悉的经验联系起来,引导他们利用这些经验来解释、说明、形成自己的科学知识”,因此教学中的问题情境是指一种具有一定难度,而经过自身努力又能够解决的问题。
这样的问题必须具有两个特点:(1)处在学生思维发展水平的最近发展区,学生对其可望又可及,能刺激学生的学习;(2)有一定的情趣,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如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可以这样设计。
师: 等于几?学生会很快回答出 后,同时演示以下的课件,复习算理:
先出示1,在上面叠加2,形成如下图形:
接着,师: 等于几?同时出现下面课件:
虽然新的问题从来没有学习过,它将学生问住了,但它处在学生思维发展水平的最近发展区(从课件上可以很容易联想出,第二个课件中第二个图形如果分成四份,它就是 ),这时,一种新的数的学习,伴随着学生自身的情感成为他们自己学习的需要。
再如:教学《比的意义》时,可设计这样一次活动:
(有两个长方形的长、宽比是黄金分割)
师:选出你认为最美的长方形,并给他们做上标记。
几乎所有学生都选择了有黄金分割比例的长方形。
师:其实,很多心理学家也做过类似的实验,结果和我们刚刚评选不谋而合。那这些长方形为什么会被大家公认为是最美的,其中的奥妙到底又在哪里呢?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开始今天的学习。

三、要在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个体独特的体验和内化。

所谓“个性”,就是“人有一定倾向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每个学生都具有与他人不同的个性,每个学生在知觉、记忆、言语和思维诸多方面,都会表现出个体差异。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是建立在个人的独立自主论文导读:基本观念》,中国教育报刊社(2003).(作者单位:安徽省庐江县郭河镇牛首学校)上一页12
钻研、思考基础之上的。个人的学习、思考和探究的结果,均体现了学生的个体特征,也必然呈现出答案的多元性和差异性。因此,教学中要努力与孩子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沟通起来,允许有不同结论,并鼓励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去获取结论。例如:在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练习中,让学生尝试计算下题 ,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自行探究,出现了三种算法
(1)
(2)
(3)
(教师没有发出指令性的操作任务,而是让学生独立探究,用各种方法进行计算)在以上的基础上提出问题:这三种算法都是对的,但哪种方法比较好了?交流后,使学生发现第一种方法计算虽然简便,但不具有普遍性;第二种算法虽然具有普遍性,但当整数部分和分母都比较大时,计算仍然不够简单;只有第三种方法既具有普遍性,计算又较简便,是一种好的解题方法。这样激起了学生学习的,明白只有通过实践操作,亲身体验,才能找出更简便的方法。在整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是开放的、自由的,他们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体验学习过程,而教师充分的给予学生独特的思考过程,尊重他们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自主活动、自由表达、体验过程、主动建构。
【参考文献】
戴维.H.乔纳森(美).《学习环境的理论基础》,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余文森、吴刚平.《新课程的深化与反思》,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 吴增强.《探究教学需要树立八个基本观念》,中国教育报刊社(2003).
(作者单位:安徽省庐江县郭河镇牛首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