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浅论马克思马克思论述生态意蕴及其当代价值

最后更新时间:2024-04-0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4695 浏览:158833
论文导读:
摘要:在马克思理论中,从对生产条件的分析到对资本主义机械发展观的批判,都内含着深刻的生态意蕴,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对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为我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马克思的生态思想要求我们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增长与自然取得和谐一致,保证后代公平地享有环境资源的权利。
关键词:生态文明;马克思;生态意蕴;生产条件;发展现
1005—2674(2013)04—001—05
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说明中国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认识,从理论到实践都产生了一个飞跃。科学技术推动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在为人类社会创造日益增多的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对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产生了极大的破坏。严峻的现实呼唤人们珍惜自然、关注人与自然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在保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前提下,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党的十八大生态文明目标的提出适应了这一迫切要求。生态文明目标不仅是实践的产物,同时也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中内含着深刻的生态意蕴。

一、马克思关于“生产的自然条件"中的生态意蕴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代表人物、美国学者詹姆斯·奥康纳在其《自然的理由》中认为,对土地的挚爱、对生产的自然条件等问题在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体系中存在着“理论空场”,在马克思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理论模式中缺乏“自然”的维度,他指出:“历史唯物主义的确没有一种(或只在很弱的意义上具体)研究劳动过程中的生态和自然界之自主过程(‘自然系统’)的自然理论。”马克思本人很少对自然界本身的问题进行理论探讨。为此,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者提出用生态观点改造历史唯物主义的主张。然而,系统地研究马克思的理论著作可以发现,在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研究中,内含着丰富的生态意蕴。特别是在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德意志意识形态》、《自然辩证法》和《资本论》等著作中多处散见着马克思对“自然”的深刻论述。马克思是在分析资本再生产的过程中论及到关于生产自然条件的问题,马克思承认并坚持自然界对于人类的优先地位的不可动摇性。他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德意志意识形态》等著作中,明确指出了“外部自然界的优先地位”。“生产的自然条件”是与构成生产力的三大要素——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相结合而成立的。
首先,“生产的自然条件”是建构劳动者体力和脑力的前提基础。自然界是人的无机的身体,其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状况,直接影响着作为生产力中最重要因素劳动者的生存方式,影响着“人本身的自然”。“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不断交往的、人的身体。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也就等于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恩格斯说:“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的。”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影响着人类的生存与繁衍,劳动力的再生产影响着生产发展。如果生态环境遭到人类的严重破坏,被污染的自然资源也会危害劳动力的健康,甚至危及人类的生存。马克思在《资本论》中,针对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环境污染对工人健康的危害以及对劳动力的影响都有过大量的论述。
其次,“生产的自然条件”是形成劳动资料的物质源头。人类社会的生产是在社会分工基础上不断发展的,而“这种分工最初存在于家庭中,它是由于生理差别和年龄差别而自然产生的。……后来,由于自然条件的不同又有了劳动工具的天然差别。”而劳动工具的差别,一定程度上是划分人类社会不同历史阶段的重要依据。正如马克思指出的那样,“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劳动资料不仅是人类劳动力发展的测量器,而且是劳动借以进行的社会关系的指示器。”“只要知道一个民族用什么金属——金、铜、银或铁——制造自己的武器,工具或装饰品,就可以事先确定该民族的文明程度。”
再次,“生产的自然条件”是劳动对象能够成立的先决条件,并且影响着劳动对象的数量和质量。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需要大自然提供一定规模的劳动对象。可以说,自然资源条件决定着工业布局和社会源于论文导读:“天然存在的物质基质”与“自然力”实际上就是指“生产的自然条件”。马克思非常重视生产的自然条件,认为自
:毕业设计论文模板www.7ctime.com
经济类型的构成。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没有自然界,没有感性的外部世界,工人就什么也不能创造。它是工人用来实现自己的劳动、在其中展开劳动活动、由其中生产出和借以生产出自己的产品的材料。”
社会生产力即“人类改造自然和塑造社会的物质生产力”,也就是人们通常理解的贯穿于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领域的社会物质生产系统,其中也包括劳动过程中分工协作等具体形式。马克思指出:“人自身作为一种自然力与自然物质相对立。为了在对自身生活有用的形式上占有自然物质,人就使他身上的自然力——臂和腿、头和手运动起来。当他通过这种运动作用于他身体的自然并改变自然时,也就同时改变他自身的自然。”而自然生产力是指自然界本身推动自然物质“生产”,创造自然价值的自然物质“生产”系统,但它是同社会物质生产相关的物质“生产”过程。单纯的自然生产力作为“外界自然条件在经济上可以分为两大类:生活资料的自然富源,例如土壤的肥力,鱼产丰富的水等等;劳动资料的自然富源,如奔腾的瀑布、可以航行的河流、森林、金属、煤炭等等。”
“生产的自然条件”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先决物质力量。马克思指出:“种种商品体,是自然物质和劳动这两种要素的结合。如果把上衣、麻布等等包含的各种不同的有用劳动的总和除外,总还剩有一种不借人力而天然存在的物质基质。人在生产中只能像自然本身那样发挥作用,就是说,只能改变物质的形式。不仅如此,他在这种改变形态的劳动本身中还要经常依靠自然力的帮助。因此,劳动并不是它所生产的使用价值即物质财富的唯一源泉。正像威廉·配第所说,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这里所说的“天然存在的物质基质”与“自然力”实际上就是指“生产的自然条件”。 马克思非常重视生产的自然条件,认为自然条件是社会生产力发展不可或缺的前提条件:“直接生产者必须有足够的劳动力;他的劳动的自然条件,从而首先他所耕种的土地的自然条件,必须有足够的肥力……如果劳动力是微小的,劳动的自然条件是贫乏的,那么,剩余劳动也是微小的。”生产的自然条件制约着劳动生产率发展的水平。“撇开社会生产的不同发展程度不说,劳动生产率是同自然条件相联系的。”良好的自然条件将大大促进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只须花费整个工作日的一部分劳动时间,自然就以土地的植物性产品或动物性产品的形式或以渔业产品等形式,提供出必要的生活资料。农业劳动(这里包括单纯采集、狩猎、捕鱼、畜牧等劳动)的这种自然生产率,是一切剩余劳动的基础;而一切劳动首先并且最初是以占有和生产食物为目的的。”农业劳动的生产率是和自然条件联系在一起的,并且由于自然条件的生产率不同,同量劳动会体现为较多或较少的产品或使用价值。
综上所述,马克思在其理论形成过程中,虽然没有专门就生产条件问题形成整篇的论述,但是散见于其各种著述中的生态思想显而易见,并对生产的自然条件给与了高度的关注。生产力是否具有推动人类历史进步的性质,取决于其能否实现与“生产的自然条件”之良性结合。自然条件的优劣以及自然条件的种类,对于现实生产力的形成,以及劳动生产率的高低,起着基础性的作用。特别是在农业社会中,农业生产的自然过程,更加需要自然条件的配合,从而产生更多的产品和使用价值。脱离开一定的生产条件,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就缺少现实基础。

二、马克思对资本主义机械发展观批判体现的生态意蕴

马克思和恩格斯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下社会发展的反生态性——人和自然的对抗和分离,并在现代社会发展史上最先系统地提出了社会发展的生态化(向度)问题。“资本主义生产使它汇集在各大中心的城市人口越来越占优势,这样一来,它一方面聚集着社会的历史动力,另一方面又破坏着人和土地之间的物质变换,也就是使人以衣食形式消费掉的土地的组成部分不能回归土地,从而破坏土地持久肥力的永恒的自然条件。这样,论文导读:
它同时就破坏城市工人的身体健康和农村工人的精神生活。但是资本主义生产通过破坏这种物质变换的纯粹自发形成的状况,同时强制地把这种物质变换作为调节社会生产的规律,并在一种同人的充分发展相适合的形式上系统地建立起来。”
1 资本主义生态破坏性的产业表现
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是大工业的生产方式,而“大工业”其实就是机械发展观在产业中的具体应用和体现;大工业在推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对自然的污染和破坏以及人的异化。正像资本家使工人遭受剥削和掠夺一样,他们对自然的关系是通过污染和破坏来表明其特征的。尽管资本主义的工厂制度是不断进步的,有可能节约资源和能源,但是,“社会生产资料的节约只是在工厂制度的温和适宜的气候下才成熟起来的,这种节约在资本手中却同时变成了对工人在劳动时的生活条件系统的掠夺,也就是对空间、空气、阳光以及对保护工人在生产过程中人身安全和健康的设备系统的掠夺,至于工人的福利设施就根本谈不上了。”大工业和按工业方式经营的大农业共同发生作用。如果说它们原来的区别在于,前者更多地滥用摘自:本科生毕业论文www.7ctime.com
和破坏劳动力,即人类的自然力,而后者更直接地滥用和破坏土地的自然力,那么,在以后的发展进程中,二者会携手并进,因为产业制度在农村也使劳动者精力衰竭,而工业和商业则为农业提供使土地贫瘠的各种手段。机械发展观已经渗透到资本主义的各个产业部门,并通过产业的方式展示出了其生态破坏力。
同样,资本主义的农业也是以污染和破坏土地的持久肥力为特征的,“资本主义农业的任何进步,都不仅是掠夺劳动者的技巧的进步,而且是掠夺土地的技巧的进步,在一定时期内提高土地肥力的任何进步,同时也是破坏土地肥力持久源泉的进步。一个国家,例如北美合众国,越是以大工业作为自己发展的起点,这个破坏过程就越迅速。因此,资本主义生产发展了社会生产过程的技术和结合,只是由于它同时破坏了一切财富的源泉——土地和工人。”“土地所有权本来就包含土地所有者剥削地球的躯体、内脏、空气,从而剥削生命的维持和发展的权利。”纽约州特别是它的西部地区的土地,是无比肥沃的,特别有利于种植小麦。由于掠夺性的耕作,这块肥沃的土地已变得不肥沃了。基于此,马克思指出:“从一个较高级的经济的社会形态的角度来看,个别人对土地的私有权,和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私有权一样,是十分荒谬的。甚至整个社会,一个民族,以至一切同时存在的社会加在一起,都不是土地的所有者。他们只是土地的占有者,土地的受益者,并且他们应当作为好家长把经过改良的土地传给后代。”
2 资本主义生态破坏性的社会制度原因
资本主义之所以将机械发展观确立为自己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发展观,并不断加剧对自然的污染和破坏,关键在于它是一种体现“资本逻辑”的剥削制度,机械发展观迎合了资本家追求剩余价值的需要。“在各个资本家都是为了直接的利润而从事生产和交换的地方,他们首先考虑的只能是最近的最直接的结果。一个厂主或商人在卖出他所制造的或买进的商品时,只要获得普通的利润,他就满意了,而不再关心商品和买主以后将是怎样的。人们看待这些行为的自然影响也是这样。西班牙的种植场主曾在古巴焚烧山坡上的森林,以为木灰作为肥料足够最能盈利的咖啡树施用一个世代之久,至于后来热带的倾盆大雨竟冲毁毫无掩护的沃土而只留下的岩石,这同他们又有什么相干呢?”正是资本家这种自私自利的短视行为才造成了产业中的生态破坏,使资本主义条件下的人和自然的关系带上了污染和破坏的特征。
资本主义制度之所以加剧了生态破坏性,就在于它确立了机械发展观在社会生活中的主导地位。在其视野中,自然界的多样性的价值被机械地削减了,它只成了人们认识和改造、征服的对象,“只有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自然界才不过是人的对象,不过是有用物;它不再被认为是自为的力量;而对自然界的独立规律的理论认识本身不过表现为狡猾,其目的是使自然界(不管是作为消费品,还是作为生产资料)服从于人的需要。”这样,人对自然的行为必然具有了破坏性。同样,机械发展观不是将自然界看作是一个活的机体,而是将它看作是一个个的孤立的现象。当人们沉湎于对自然的征服和胜利的喜悦之时,却忽视了自然界的系统性存在,忽视了人类行为的长远影响和后果。人们所获得的眼前的暂时的利益是以长远的、永久的生态损失为代价换来的。论文导读:性质,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而且负面的影响呈现逐年增多的趋势,影响的程度呈现日益增加的态势。从土壤、到水源,直到空气……尽管人们已经或正在认识到环境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意义,但由于人类对物欲的贪婪追求,导致侵害环境的各类事件每时每刻都在发生。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类利用资源的能力不断提高、破坏环境的能力也是与

三、马克思生态思想的现实启示

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对资本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同时也对资本主义的工业文明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和反思。马克思恩格斯为我们建设生态和谐的社会提供了路径和方法,他们指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内在关联性,即只有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的对立,才能够解决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对立,真正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学习马克思的生态思想,对我们的“生态文明”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1 形成科学发展的价值理念
科学发展观要求人们认清:“为什么发展”、“为谁发展”,以及“如何发展”。社会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首先,要实现“以人为本”和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单纯追求经济增长而不考虑社会公平,其结果将是人与人之间的矛盾激化,进而影响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较低的客观条件下,我们要借助资本的力量推动生产力不断向前发展,但发展的过程中不能陷入“资本的逻辑”,只为了资本增值而忽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要通过科学的制度建设保证全体公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其次,科学发展观要求人类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注重保护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安全、实现可持续发展。人的发展依赖于自然物质条件,并与整个地球生态密切相关。现代社会高度发达的生产力水平,带来了人类物质财富的不断增长,同时也带来了人们价值追求的扭曲。GDP崇拜、炫耀性消费,使得生产的意义和目的发生异化。科学发展观的目标就是以发展的观点和方法,真正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促进社会环境与生态环境的有机的平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正是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具体体现和现实反映。
2 养成资源节约的自觉意识
自然资源是人类生产生活的基础要素。无论在人类历史发展的哪一阶段,都离不开对资源的利用。从农耕社会到现代工业社会,无论是人类生活资料,还是现代工业的生产资料,无不依赖于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开采和利用。然而,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而日益增长的人口对资源的消耗源于:免费毕业论文www.7ctime.com
却是无限的。如果人类按照资本逻辑进行生产和生活,追逐剩余价值的脚步一刻也不会停歇。无论是资本家对剩余价值的追求,还是工人对工资的追求,都将推动人类对自然资源不停地消耗,直至耗竭。因此,按照马克思的生态意蕴,一方面,人类应当节制人口,使得地球人口限制在资源禀赋可承载的限度之内,以减少过剩人口对自然资源的过度消耗;另一方面,人类生产应当适度,生产的目的应当是为了满足人类的生活需要,而不是为了追求虚妄的经济指标。此外,人类生活消费应当适度。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应当是为了有限生理需求和繁衍能力,而不是为了挥霍和炫耀的需要。应当形成节制消费的自觉意识,形成适度、知足的生活态度,使得有限的自然资源得到有效地利用。
3 培养环境保护的发展意识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必然条件,它不仅带给人类生活的方便条件,而且是人类生活质量的必要内容。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与提高,人类对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构成对环境的直接或间接影响。其影响的性质,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而且负面的影响呈现逐年增多的趋势,影响的程度呈现日益增加的态势。从土壤、到水源,直到空气……尽管人们已经或正在认识到环境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意义,但由于人类对物欲的贪婪追求,导致侵害环境的各类事件每时每刻都在发生。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类利用资源的能力不断提高、破坏环境的能力也是与日俱增。马克思恩格斯强烈反对单纯追求经济增长和社会片面发展给环境造成污染、对生态造成破坏的做法。他们一直强调要把经济社会的发展同生态环境的保护相联系的观点,要保持经济社会的持续、稳论文导读:消除了。”我们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生态文明目标,就必须深刻挖掘和领会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用以指导我们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责任编辑:梁洪学上一页12345
定发展,但是不能以生态环境污染损失为代价。
在经济建设取得重要进展进步的同时,我们应当时刻牢记革命导师的谆谆教诲:“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的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意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我们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生态文明目标,就必须深刻挖掘和领会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用以指导我们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
责任编辑:梁洪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