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试谈汉字用汉字提升学生素质

最后更新时间:2024-04-0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0941 浏览:144171
论文导读:
[内容摘要]电子计算机技术的运用为汉字展示了美好的前景,但也让人们尤其是让学生有些依赖高科技手段,懒写汉字,读错源于:免费论文查重站www.7ctime.com
、写错、用错汉字。笔者认为,汉字是对学生进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最生动、最丰富、最有效的活教材。本文对汉字的功能、意义、演变、分类、结构、特征进行阐述,对汉字教学有一定的意义。
[关键词]汉字;文字;学生;文化
汉字古老而精深,历久而弥新。汉字为中华民族文化之源、统一之根、文明之魂。笔者是一位中学美术教师,近年来特别注重汉字教学,提升学生素质,努力把学生培养成真正具有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认清文字的功能意义,增强学生学好和用好文字的使命感

人类语言的形成和运用对推动人类的进步与社会的发展起了巨大作用,但也暴露出语言使用上的许多障碍,如时间上的保留、地域间的通用、族群间的交流等。为此,先民们经过长期探索,终于找到了解决的办法,他们在石器上打磨勾画出的图腾物象,就是人类最早的文字——图画文字。文字的使用弥补了人类语言的不足,开启了人类文明社会的先河。
文字功能是书写语言的符号、交流信息的工具、传承文化文明的载体。文字意义在于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人类社会从低级向高级、落后向先进、蒙昧向文明前行,对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与文化艺术及人自身素质的发展与进步,产生了根本性、革命性、决定性的影响。
汉字是当今世界各种文字系统中独一无二具有表意系统的文字,也是当今世界使用历史最早、人数最多、地域最广的一种文字。一部汉字史,就是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中华文化的繁荣史、中华文明的传承史、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流史、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兴盛史。汉字是中华民族留给我们最宝贵、最丰富、最灿烂的文化精神财富。只有让学生认清文字的功能和意义,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对学好用好文字重要性的认识,从而增强学生学会和用好文字的使命感。

二、了解汉字的演变历史,增添学生学会和用好文字的自豪感

原始社会晚期、新石器时代,汉民族先民在生产生活中为防备忘却、方便记忆,在器物上刻成各种图形标识,这是最早的汉字雏形。汉字真正形成于商周时代(约为3000年),先民用铜刀或玉刀在龟甲兽骨上契刻成各种物形图像,这就是最早的汉字。
汉字演变大致为: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行书——草书——印刷文字——电脑文字。
其演变发展阶段及特征(可见下表):
汉字大致可分为三类:
一类为表形字。这类字从先民们记事图画脱胎而来,主要是描摹实物的象形字,如“日”“月”“牛”“羊”“水”“网”等。也包括一些指事字,如“木”“末”“刃”等。
二类为表意字。用两个或几个象形字(或指事字)组合在一起,形成会意字,如“休”“囚”“闷”“明”等。
三类为形声字。用表意的形旁和表音的声旁组合的形声字。需要指出的是,形旁表达的“义”并不是形声字本身的含义,而是形声字含义所属范畴,即形声字所属的“义类”;声旁所表的“音”,是形声字初创之时的读音,如“河”“钢”“帜”“燃”等。
汉字受我国建筑学“天圆地方”思想的影响,体现了中华民族追求平稳和谐的思想理念,符合人们认识事物和社会发展的规律,彰显了先民丰富的形象思维和美学意识,表现了中华民族善于创造创新的民族精神,对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有巨大贡献和深远影响。我运用丰富的文史资料,让学生从汉字演变发展中加深对中华民族是勤劳智慧、善于创造发明的伟大民族的认识,从而增添学生作为炎黄子孙的自豪感。

三、知晓汉字的丰富内涵,增加学生学好和用好文字的责任感

没有文字记载,就没有历史,也就没有文明。汉字是中华民族衍生发展的记录者,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开拓者,是中华民族伟大文明的传承者,是中华民族的一部百科全书。汉字是音形义的完美结合体,从宏观上看,汉字有三个明显特点:一是表意为主,形音结合。二是形体工整,书写优雅。三是信息量大,字简义丰。
先从形体上看,每个汉字就像一幅线条简洁秀美的画。汉字由笔画组成,在构字时又并非一个笔画接一个笔画呈线性展开,而是在一个二维平面里按照一定的顺序和结构多向展开,形成平面论文导读:亲,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是人与人相互交往的基本原则,“仁”字成为中华民族道德精髓的标志之字,中华民族文化对人的根本要求就是:做人要“仁”,相亲相爱,仁者爱人,天下归“仁”,这样才能家人和气、邻居和睦、社会和谐。汉字是对学生进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最生动、最丰富、最有
方块体文字,体现了中华民族稳重务实的品质。字谜:“有撇有捺,有婚有嫁,左高右低。”谜底“人”。“人”是象形字,其一撇一捺,代表天地之间的“阴”“阳”两极。从字体上看,上面高而窄,下面低而宽;左撇先重而后轻长,右捺先轻而后重短,在中一点相交成一个完整的人,立于天地之间,就仿佛是一幅中国人的立体画。“人”字简单的两笔涵盖了世界之多变,人生之无常。由一撇一捺组成的字,并非都是“人”字,比如这个字谜:远看像个人,近看不念人,要想变成人,除非大转身。说明一撇一捺大小轻重组合顺序与“人”不同,是个“入”字。
再从字音上看,每个汉字宛如一首动听优美的乐曲。现代汉语的每个汉字至少有一个音节,但音节与汉字并不一一对应,一个音节往往对应几个甚至十几个或几十个汉字,加上声调,使字音更丰富多变。汉字读音不同于物物碰撞摩擦之音、飞禽走兽鸣叫之音、风雨雷鸣之音,这种声音不是简单的模仿,而是对声音的创造,由一个个不同的音节组成,就仿佛是由不同音符谱成的优美乐章。“惟乐不可伪”中的“伪”意即人之所为,音乐是音乐家创造出来的声音,惟伪方可成乐。字音是人类智慧创造的硕果,人们根据汉字中的同音字创作了许多吉祥图画,表达了人们对美好幸福的期盼与追求,如“蝙蝠”与“遍福”“遍富”谐音,创作了由蝙蝠为装饰的字画,“蝠中有福”表达了人们对幸福的祈求。又如 “年年有鱼(余)”的年画,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去年春节前,我在豆芽摊位发现摊主摊位两侧挂着一副对联,上联下联都是十个相同的字:“长”,招来许多顾客,念着、唱着、笑着……正是这汉字变幻的音韵演奏出了一首奇妙的乐曲,表达了摊主对火红生意的企盼。
又从字义上看,每个汉字仿佛是一颗内涵丰富精美的翠。最初的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其表意易见,后来的字不只是表形,还表音,虽在表意上有些淡化,但还是保留了义的精髓。只要细细分析字的结构,就能发现其表意的独特丰富。比如“仁”字,从甲骨文到小篆,其形体都作“二人”,为会意字,表明古代先民心目中的“人”不是孤立存在着的,而是人与人相互交往的社会关系,无论父子、夫妻、兄弟、朋友,都是这种“二人”关系,独则无朋,偶则相亲,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是人与人相互交往的基本原则,“仁”字成为中华民族道德精髓的标志之字,中华民族文化对人的根本要求就是:做人要“仁”,相亲相爱,仁者爱人,天下归“仁”,这样才能家人和气、邻居和睦、社会和谐。
汉字是对学生进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最生动、最丰富、最有效的活教材。我会致力于汉字教育教学工作,运用美术美学理论与美术的多种表现方式方法,提高学生汉字书法水平和赏析能力,为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而努力。
(责任编辑 冯 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