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试论审美消费社会与中国当代审美艺术要求

最后更新时间:2024-01-2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9589 浏览:134170
论文导读:的快感,必须具有精神性或社会性的价值,方可能成其为审美的快感。明星的脸蛋和煽情的表演,如果只具有的特征,与审美的本质是毫不相关的。时下有人把日常生活的审美化,只是理解为生理快感和声色之乐的层面,这就犯了根本性的错误。日常生活的对象在生理快感的层面上与审美有相通的地方,但并非是真正的审美。后现
【摘要】审美的心灵在体验中通过情理统一净化、狭隘的功利和纯粹的技术,并使其内涵得到升华。庸俗化的审美倾向对于穷奢极欲的生理的满足,永远不能上升到审美享受的境界。那种将感官的快适等同于美感的做法,显然是违背美学常识的。物质享乐的欲求只有在与精神相关联时,才可能具有审美的价值。
【关键词】形象直觉;主权主义;高级
A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6-289-01

一、消费社会

(一)消费主义

1.什么是消费主义

指导和调节人们在消费方面的行动和关系的原则、思想、愿望、情绪及相应实践的总称。主要原则是:追求体面的消费,渴求无节制的物质享受和消遣,并把这些当作生活的目的和人生的价值。消费者的、需要和情感成为资本作用、控制和操纵的对象。今天的生产不仅仅是产品的生产,同时是消费的生产和消费的生产,是消费者的生产。这里所谓“消费”是指人与物品之间的关系。

2.消费主义的辩证立场

消费主义通常有两种意义,一种是强调消费者权利的消费者主权运动,有时也译为“消费者主权主义”;另一种意思是指缺乏批判意识地沉迷于消费。
对消费主义的含义,有多角度、多层次的不同解释。一种认为它是一种行为实践,是指一个物品消费日益增长的事实或实践。另一种认为它是来自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一个基本教义,即把尽可能多的占有和消费物质产品作为其个人自我满足和快乐的第一位要求。如果站在第二立场出发,消费主义就是一个贬义词,指的是一种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它煽动人们的消费,刺激人的购买。消费主义不在于仅仅满足“需要”(need),而在于不断追求难以彻底满足的“”(desire),消费主义思潮代表了一种意义的空虚状态以及不断膨胀的。

(二)中国的个人消费

1.什么是个人消费。个人消费,是指人们为满足自身需要而对各种物质生活资料、劳务和精神产品的消耗,它是人们维持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人类社会最大量、最普遍的经济现象和行为活动。

2.中国的个人消费

社会主义的个人消费是通过对各种各样的个人消费品的享用来实现的。这种个人消费品除了物质形式的消费品以外,还包括一定量的以服务形式存在的消费品。在个人消费品中,有些是一般日用品,如肥皂、衣服、鞋袜等;有些是耐用消费品,如电视机、电冰箱、住宅、车辆等;有些是满足物质生活需要的用品,如衣物等;有些是满足文化生活需要的用品,如书、报纸、文具等。
由于社会主义物质技术基础的不断增强,各种消费品生产部门、服务部门以及文化等部门的不断发展,也由于国家根据人们的消费结构的变化来安排社会生产、服务和文化等部门,因而不仅生产出来的个人消费品越来越多,而且能够做到适销对路。这是社会主义的个人消费稳定地与持续地增长的物质前提。

二、中国当代审美艺术

(一)什么是审美

审美是人类掌握世界的一种特殊形式,指人与世界(社会和自然)形成一种无功利的、形象的和情感的关系状态。审美是在理智与情感、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统一上追求真理、追求发展,背离真理与发展的审美,是不会得到社会长久普遍赞美的。
美是能够使人们感到愉悦的一切事物,它包括客观存在和主观存在。审是人们对一切事物的美丑作出评判的一个过程。由此可见,审美是一种主观的心理活动的过程,是人们根据自身对某事物的要求所作出的一种对事物的看法,因此具有很大的偶然性。但它同时也受制于客观因素,尤其是人们所处的时代背景会对人们的评判标准起到很大的影响。

(二)审美的范畴

从哲学的角度来看,审美是事物对立与统一的极好证明。审美的对立显而易见,体现为他的个体性,审美的统一则通过客观因素对人们心理的作用表现,即在每个时代或阶段,人们所处的环境,或多或少会对人们的审美观造成影响。
三、总结
纯感官的世俗享乐,包括视听之乐,以及味觉甚至嗅觉的快感,必须具有精神性或社会性的价值,方可能成其为审美的快感。明星的脸蛋和煽情的表演,如果只具有的特征,与审美的本质是毫不相关的。
时下有人把日常生活的审美化,只是理解为生理快感和声色之乐的层面,这就犯了根本性的错误。日常生活的对象在生理快感的层面上与审美有相通的地方,但并非是真正的审美。
后现代中的颓废思想,把人生看成是一种享受消费的游戏,以对抗日益异化的现实世界,宣扬奢侈挥霍,泛滥,但这与审美的本质是背道而驰的。审美艺术是指对感性经验的研究,本是侧重于感官的体验和享乐,但它们与伊壁鸠鲁式的及时行乐思想,与单纯的感官快适是有着根本区别的。
在中国人的文化精神和传统中,审美活动更是基于感性而不滞于感性的生命体验,是一种出神入化的对道的体验。因此,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与奢华的物质消费享受并不能简单地等同,奢华的物质消费有利于创造视听享受的氛围,成为审美享受的基础,但它不是直接的审美活动自身。
因此,审美活动永远不能停留在视听感官的层面上,视听的魅力最终要源于:论文格式要求www.7ctime.com
感动心灵,必须实现眼与心、耳与心的贯通。孤立地讲“眼睛的美学”、“耳朵的美学”,将视听感觉与心灵割裂开来的做法,无疑是不当的。
参考文献:
夏中义.消费主义与精神成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179.
陈析.救赎与消费[M].江苏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376.
[3]杨小彦.艺术中国[M].广东人民出版社,2008:45.
[4]江冰.中华服饰文化[M].山西人民出版社,1991: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