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研究本土化论中国当代动画艺术语言本土化重建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1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2339 浏览:97472
论文导读:在不断汲取传统艺术精华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中国动画特有的风格样式也是在契合民族传统美学思想的前提下才最终呈现的。中国动画传统注重抽象语言和写意风格,重视意象表达和意境营造。关键词:中国动画艺术语言风格样式本土化民族性:A中国当代不少影视动画存在着“借鉴”国外动画片艺术语言和风格样式痕迹过重
摘要 中国当代不少影视动画存在着“借鉴”国外动画片艺术语言和风格样式痕迹过重的问题,大有失去本土化和民族性的趋势,令人堪忧。本文认为,必须实现中国当代动画艺术语言和风格样式本化和民族性的重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动画艺术语言是在不断汲取传统艺术精华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中国动画特有的风格样式也是在契合民族传统美学思想的前提下才最终呈现的。中国动画传统注重抽象语言和写意风格,重视意象表达和意境营造。
关键词:中国动画 艺术语言 风格样式 本土化 民族性
:A
中国当代不少影视动画存在着“借鉴”国外动画片艺术语言和风格样式痕迹过重的问题,大有失去本土化和民族性的趋势,令人堪忧。本文认为,必须实现中国当代动画艺术语言和风格样式本化和民族性的重建。

一、追溯世界动画源头,确立文化自信

就世界范围而言,动画的产生基于人类早期描绘记录动作过程和时间迁变的意识。在西班牙阿尔塔米拉洞穴岩壁上,人们发现了画着八条腿的野牛、野猪形象,渐次飞扬起来的牛腿,如同正在急速奔跑;在中国青海姜寨出土的《舞蹈陶纹盆》内,也描绘着多条胳膊的舞蹈组人,上下叠加的两条手臂,好像正在翩翩起舞。甚至还有其它墓室壁画上的人物动作分解图等,这些平面的图像都表明,早在原始社会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已经试图以绘画的方式来表现动态动作。虽然这种描绘,只能记录动作的瞬间,并不能将动态的图像呈现出来,但也表现出了早期人类对于记录动态物象的情感意愿,是一种动画意识的萌芽。直到中国唐代,民间出现了“皮影戏”、“走马灯”等艺术表现形式,才真正将静态图像运动起来。此后,元代的蒙古人又把“走马灯”引入波斯、阿拉伯、土耳其和欧洲,使其盛行于东欧,被称做“中国灯影”。后来,在这种“中国灯影”的基础上,又陆续发明了“魔术幻灯”、“活动幻灯”、“光学影戏机”等一系列的动画放映技术与设备,直到1906年美国人斯图尔特·布莱克顿拍摄了《滑稽面孔和幽默姿态》,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部动画片。这才标志着真正意义上动画电影的诞生。
虽然最早的动画片没有诞生在中国,但从世界动画的产生和技术发明的过程来看,中国的皮影戏和走马灯却是较为成熟且更为接近现代动画形式的发明,所以说,从古至今,在动画诞生、发展的进程中,中国一直没有远离,甚至还有人认为中国的皮影戏就是动画电影的鼻祖。无论原始时期的中国早期先民,还是由唐至元的古代中国人,都为世界动画电影的诞生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从而奠定了近现代动画电影的发展基础。

二、考察当代动画发展历程,回顾“中国学派”辉煌

中国当代动画片起步稍晚于西方,当美国无声动画片进入电影市场的时候,中国动画领域还是一片空白,甚至都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动画机构。20世纪20年代初,以万籁鸣为首的万氏兄弟在没有经验、没有资金的情况下,从中国皮影戏、走马灯等各种资源中学习研究,以三部动画广告片开创了中国动画的先河,把中国动画事业从萌芽阶段推进到探索阶段。后经过不断开拓创新,相继拍摄了《大闹画室》、《铁扇公主》等自主创作的动画片,尤其是《铁扇公主》创下了中国第一部也是亚洲第一部动画长片的纪录,并且已趋世界先进水平。中国动画电影起步虽然较晚,但在探索初期,就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这充分体现了万氏兄弟的民族自信心,也向世界证明了中国动画的发展潜力。因万氏兄弟是中国动画开创和探索阶段最为杰出的代表者,所以动画界将1922年至1941年这一时期称为“万氏时代”。
1955年,中国第一部彩色动画片《乌鸦为什么是黑的》拍摄完成,并且第一次在国际上获得殊荣,中国动画电影进入全部摄制彩的阶段。但也正是由于这部影片被当时的评委当成了俄罗斯的动画影片,从而引发了中国动画导演们拍摄本土化特色动画片的思考。
在随后的两年里,中国相继拍摄了《神笔》、《骄傲的将军》两部影片,为了更好地表现出中国本土特色,从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到背景陈设、动作音乐等方面,都汲取了中国传统绘画和戏剧中的艺术表现形式,例如《神笔》中官老爷、画师、衙役的形象,笔墨纸砚道具设计,还有画师笔下的“摇钱树”,马良笔下的“龙船”等,将中国传统文化表露无遗。尤其是《骄傲的将军》一片中,借鉴了中国京剧的许多元素,人物造型采用京剧脸谱,背景音乐运用京剧锣鼓,甚至人物的步伐,笑声等,都采用戏剧的手法来表现,更令人称道的是论文导读:源于:大学生论文www.7ctime.com上一页12
,影片还把“临阵磨”这一成语巧妙地诠释了一番。这两部影片开创了中国民族风格的先河,被称为是“中国动画学派”的开山之作。
1957年,在南迁到上海的东北电影制片厂美术组的基础上,成立了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中国有了专业创作和生产美术片的电影制片厂,中国动画片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渔童》、《猪八戒吃西瓜》、《大闹天宫》等一批独具民族特征的优秀动画片都在这一时期相继完成,标志了中国动画民族风格的成熟。《大闹天宫》上下两集,历时四年完成,是中国第一部彩色动画长片,上映之后,轰动影坛,并迅速向世界各国蔓延开去,不仅向世界展示了当时中国一流的动画技术,还将中国绘画风格完美结合,显示东方艺术的独特魅力,成为世界动画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作。
随后,《小蝌蚪找妈妈》、《牧笛》等实验动画片创作完成,又为世界动画影坛增添了一种新片种——水墨动画片,这些动画片以其独特性、原创性和中国品格轰动了国际动画影坛,奠定了“中国学派”在国际动画之林的地位。
1979年中国拍完成了宽银幕动画长片《哪吒闹海》,这是继《大闹天宫》之后又一具有浓重“中国学派”特色的代表作品。同年,木偶片《阿凡提的故事》和动画片《三个和尚》等经典作品相继问世。此后,《九色鹿》(1981年)、《猴子捞月》(1981年)、《山水情》(1988年)等一系列影院动画创作完成,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1983年拍摄的《天书奇谭》和1985年拍摄的《金猴降妖》等两部影院长篇。至此,“中国学派”深入人心,直登国际动画电影顶峰,成为中国动画史上最辉煌的一笔重彩。 源于:大学生论文www.7ctim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