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阐述中对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创新意识培养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0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4984 浏览:12103
论文导读: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在运用知识的同时,提高自己的灵活性和开拓性,进而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培养创新思维的目的。
小学数学 创新意识 兴趣培养
21世纪是创造的世纪,需要一大批敢创新、会创新的创造型人才。小学是基础教育,这使创新教育成为小学教育的根本。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当前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

一、建立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营造创新氛围

长期以来,许多老师认为自己是课堂的主导,就应以一种严厉的态度来压服学生,以达到控制课堂教学节奏,组织教学秩序,完成课堂教学的目的。殊不知,这种传统陈腐的教学思想和方法,极大地压抑了学生的思想和情绪,使学生始终拘谨于教师的眼皮之下,不可能产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又何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呢?只有在课堂上建立一种和谐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心态下主动投入学习,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促使学生主动探究和猎取新知识。教师也只有怀着十分信赖的感情尊重学生,才会赢得学生思想的放开,并在教学过程中实现融洽配合,也才能达到教与学的统一。
为此,我对传统的课堂教学结构进行了改革,原则是“两多”——学生活动的时间多,学生活动的人数多。“两让”——学生能说的让学生说,学生能做的让学生做。“两参与”——全体学生参与教学,学生参与教学全过程。变“灌输——吸收——消化巩固——储藏”的陈旧模式为“质疑——探索——转换——强化——创造”的教学新思路。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进而增强学生学习兴趣,为学生思维发展创造有利空间。

二、自主探索,激发创新兴趣

自主学习是学习者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学习任务的需求,积极主动地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的过程。探索是让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通过实验、操作、调整等活动,活动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发展。为此,探索是创新的途径之一。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把握时机,设计探索性问题,布置具有操作实验性的活动,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最佳机会,让学生在探索中自我发展知识,激起创新兴趣,形成初步的探究和创新能力。比如,我在讲“圆的周长”这课时,在学生明确什么叫做圆的周长的前提下,让学生自主探索,看看测量圆的周长有哪几种方法。有的学生用滚动的方法量,把圆放在直尺上滚动一周,量出它的周长,并强调:滚动时,要注意圆的起点和终点。还有的学生用缠绕的方法量,用线绕圆一周,拉直量出它的周长,并告诉学生这种方法叫“化曲为直”的方法。我演示滚动和缠绕两种测量方法,再让学生观察手中两个系有不同长度的绳子的小球,摇动一下,再两个一齐摇动,问学生,你看到了什么?你还能用刚才的方法测量它的周长吗?(学生摇头)我启发联想:正方形的周长与它有什么关系?通过观察比较,让学生主动探究,推导出圆的周长公式。学生在此教学活动中,激发了探索的兴趣,从而获得了新知,提高了创新能力。

三、质疑问难,鼓励创见

质疑问难是探求知识,发现问题的开始。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我从儿童的好奇好问、求知等特点出发,积极培养学生勤于思考问题,敢于提出问题,善于提出问题的好习惯。对于低年级儿童,我首先鼓励学生敢于当众大声回答问题,其次是鼓励学生敢于提出自己的不同意见,这样,学生的创造力就会逐渐释放出来。在教学中,我注意表扬从不同角度回答同一问题的学生,鼓励标新立异。这样,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就会得到培养,如第三册在讲“乘法的初步认识”时,在学生以掌握了“4+4+4”可以改写成4×3后,我提出“4+4+4+3”怎样改写呢?学生经过观察思考写出:4×3+3、4×4-

1、摘自:学年论文范文www.7ctime.com

3×5、5×3,并讲了理由,我特别表扬了提出最后两种算法的同学,让学生充分享受到积极思维的乐趣,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四、遵循思维特点,培养创新意识

创新思维是创新的核心。而创新思维的发展有赖于各种能力的发展。因此,在教学中,我加强了思维的综合训练,使他们在运用知识的同时,提高自己的灵活性和开拓性,进而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培养创新思维的目的。
1.培养学生的想象论文导读:向思维能力。又如教材第四册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把“林场有2800棵杨树,柳树比杨树多1500棵,松树比柳树少120棵。松树有多少棵?改成逆向思维解题“林场有杨树2800棵,比柳树少1500棵。柳树比松树多120棵,松树有多少棵”这样培养学生从逆向去思考问题,防止思维定势,也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发展。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人类发
力和观察力
创新不是凭空而来的,它和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密切相关,如学生看到某一事物,就浮想联翩,这观察力和想象力,又恰恰是创新的基石。

2.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

培养学生逆向思维,对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因为通过联想,能唤起学生已有知识的回忆,有利于学生认识新的事物,产生新的联想。如教“9+4=13”,除教材讲的“凑十法”计算外,还启发学生思考其他方法,其中,“减补法”思考方法,“4的补数是6,用9减去4的补数6得3,3加10得13。”这样的思考过程,培养学生逆向思维能力。又如教材第四册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把“林场有2800棵杨树,柳树比杨树多1500棵,松树比柳树少120棵。松树有多少棵?改成逆向思维解题“林场有杨树2800棵,比柳树少1500棵。柳树比松树多120棵,松树有多少棵”这样培养学生从逆向去思考问题,防止思维定势,也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发展。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人类发展的根本动力。作为素质教育的核心,创新教育是以发掘人创造潜能,弘扬人的主体意识,促进人的个性和谐发展为宗旨。在各种教学活动中采取科学的、艺术的、创新性地教学方法和手段,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只要我们教师能始终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放在教学的首位,就能很好地完成素质教育所赋予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