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试谈基质瑞舒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浆基质金属蛋白酶—1、3、8水平影响及疗效观察

最后更新时间:2024-04-0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0908 浏览:128487
论文导读:%;有效:同劳累程度下心绞痛发作频率及油消耗量比前减少50%~80%;无效:同劳累程度下心绞痛发作频率及油消耗量均<50%。总有效率为显效率和有效率之和。1.4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结果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2结果

2.1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水平比

[摘要] 目的 探讨瑞舒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浆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3、8水平的影响及疗效观察。 方法 7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予以常规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加用瑞舒伐他汀片10 mg,1次/d,连用6个月。 结果 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TC、TG和LDL-C水平均有明显下降、HDL-C水平明显上升(P < 0.05);同时两组血清MMP-1、3、8水平均有明显下降(P < 0.05或P < 0.01),且观察组下降值更显著(P < 0.05),观察组心绞痛控制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6.65,P < 0.01),两组均无明显药物不良反应。 结论 瑞舒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具有较好疗效及安全性,作用可能与其能降低血脂及血清MMP-1、3、8水平相关。
[关键词] 不稳定型心绞痛;瑞舒伐他汀;基质金属蛋白酶
[]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3)19-0049-03
目前公认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病理基础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炎症引起纤维帽破裂发生血栓和动脉闭塞。基质金属蛋白酶(MMP),尤其是MMP-1、3、8是细胞外基质降解的关键酶,在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发病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瑞舒伐他汀是一种新型的他汀类药物,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具有较好效果及安全性[3],但其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MMP水平的调节作用报道较少。本研究旨在观察瑞舒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脂和MMP-1、3、8水平的调节作用及疗效观察,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0年7月~2012年6月在我院心内科就诊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70例。纳入标准: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分会制定的《不稳定型心绞痛诊断和治疗建议》中的标准[4]。排除标准:①急性心肌梗死、心肌炎、心力衰竭、感染性疾病及风湿免疫性疾病;②脑血管和周围血管病;③治疗前4周有创伤、手术史。其中男39例,女31例;年龄37~89岁,平均(62.4±7.1)岁。将入选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两组在年龄构成、性别分布和血脂水平等基线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 > 0.05)。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予常规抗血小板聚集、扩血管、降血脂和改善心肌微循环等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瑞舒伐他汀片(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规格:10 mg×7片,批号100325)10 mg,1次/d,连用6个月。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用其他调节血脂及抗感染的药物。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进行血脂和血清MMP-

1、3、8水平的变化并进行比较,同时行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1.3 观察指标

1.3.1 血脂水平测定 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脂指标,包括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LDL-C)。
1.3.2 血清MMP-1、3、8水平的测定 取晨起平卧状态下空腹肘正中静脉血3~5 mL,以2 500 r/min速度离心10 min,取血清,置-70℃冰箱中保存待测,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清MMP-1、3、8水平,试剂盒由晶美生物有限公司提供。
1.3.3 临床疗效评估[5] 显效:同劳累程度下心绞痛症状不发作或发作频率及油消耗量比前减少>80%;有效:同劳累程度下心绞痛发作频率及油消耗量比前减少50%~80%;无效:同劳累程度下心绞痛发作频率及油消耗量均<50%。总有效率为显效率和有效率之和。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结果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水平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血脂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TC、TG和LDL-C水平比前均有明显下降、HDL-C水平比前明显上升(t = 2.27、2.2

4、2.15、2.14,P0.05)。见表1。

2.2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MMP水平比较
两组治疗前血清MMP-1、3、8水平比较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血清MMP-1、3、8水平比前均有明显下降(对照组治疗前后t = 2.39、2.30、2.27,P < 0.05或观察组治疗前后t = 3.32、3.04、2.87,P <0.01),且观察组下降值比对照组更显著(t = 2.39、2.24、2.14,P < 0.05)。见表2。

2.3 两组治疗6个月心绞痛控制总有效率的比较

治疗6个月,观察组心绞痛控制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

6.65,P < 0.01)。见表3。

2.4 药物安全性分析

两组用药过程中均无明显药物不良反应,血尿常规和肝肾功能检查无异常损害。
3讨论
近年来研究认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含有大量活化的MMP,而MMP为一组锌或钙离子依赖的蛋白酶家族,是细胞外基质降解的论文导读:解,使斑块稳定性增强,达到预防和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目的。源于:论文www.7ctime.com上一页12
关键蛋白酶,可通过降解细胞外基质,破坏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结构加速其破裂[6,7]。MMP-1、3、8是目前国内外研究较多和较活跃的MMP,主要由斑块内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和巨噬细胞分泌,可降解粥样硬化斑块内的细胞外基质的各型胶原及明胶蛋白,导致斑块纤维帽变薄,使斑块从稳定型逐渐向不稳定型发展进而趋于破裂,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的重要促进因素,在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发生和发展中有重要作用[8,9]。赵强等研究发现血清 MMP水平可作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的判断指标,有助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早期诊断、疗效评估及预后判定。因此,通过药物抑制MMP水平的异常表达,可减少细胞外基质的降解,使斑块稳定性增强,达到预防和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目的[10,11]。 源于:论文www.7ctim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