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关于汉语汉语教学中学术悖论及其它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1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3978 浏览:157544
论文导读:
摘要:国际音标是国际语音学界记录人类所有语言的标准符号系统,汉语语音学论著绝少言及。汉语语音学研究过于抱残守缺闭门造车,导致常人认为国际音标跟汉语语音教学研究毫无瓜葛。国际音标体系科学规范,并非英语教学专用符号,不可与英语混为一谈。汉语拼音方案作为普及推广汉语普通话的法定依据,需要建立科学规范的术语表达体系,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研究汉语语音的学科标准。学术语表述含混不确,标准制订过于宽泛,会降低汉语语言科学的学术价值。应将汉语语音教学与研究置于国际学术语境中加以观察。白话文运动对传统文化造成了破坏性结果,需要在语文教学中重塑传统文化。
关键词:国际音标 语音学理论 汉语拼音 声母 韵母 文言 传统
由法国哲学家德里达所创建的新解构主义哲学思潮,是建立在辩证思维基础之上的科学精神。新解构主义以寻求细致入微的精确分析为哲学宗旨,跟中华民族的古老传统的思维方式不谋而合。后现代中国青年不愿容忍装腔作势的理论体系,他们要探寻确凿可依的事实背景。所以新结构主义在风靡世界的同时,也受到中国学术思想的持续追捧。在这种时代精神感召下,我们忍不住在此将多年来对汉语语音学的一些观察思考提出来,希望为中国古老的语音学带来一些可行的思路与方法。三十年前我在读大学期间,写过一篇文章《汉语拼音字母名称献疑》,专门讨论汉语拼音字母的名称问题。我不仅通过邮寄甚至还亲赴北京,将论文送到当时还叫国家文字改革委员会的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我的初衷当然是想为国家的语文政策出谋献策尽心尽力。在北京得到执勤军人的允许,进入中国语文政策的最高行政机关之后,接待人员的答复可真是醍醐灌顶:汉语拼音方案是国家的方案,只能推广不能讨论更不许怀疑。回到家乡从此忍痛舍弃了对汉语拼音方案的关注,开始通读《说文解字》,将精力和时间转移到了汉字六书理论研究。
汉字是人类至今仍在广泛使用的表意文字。表意文字并非不重视语音,而是具有自身注重语音的独特方式。学术界不承认汉字属于表意文字而非要把汉字说成是表音文字。简单幼稚的学术狂想强化了对汉语语音训练的无知和漠视,滋生了对汉语汉字的一些糊涂认识。于是语言文学作品不押韵也能称诗,不讲格律也可叫律诗。当今颇为流行的新散文体,简直就是以不断转行为文学特征。不讲求叶韵平仄的大量新作,经由作者互相吹捧逐渐推为“新诗”,汉学界至今也没人敢于提出质疑。古代诗词歌赋适应印刷出版不便的客观需要而产生了简洁性。又借助优美韵律及明快节奏而广为吟诵。文学价值观凝结着中国文以载道传统,为传承文化蕴藉、回归精神家园,构建文雅优美的现代中国。现代人想要创造新时代的文学主张,新诗体不押韵就不押韵、无平仄就无平仄,只要符合时代精神,能够表意抒情也罢。研究新诗的论著也就大可不必侈谈平仄,说现代汉语阴平阳平为平声,上声去声为仄声。既借重平仄之名而又暗渡陈仓,抽去平仄之实真有点滑稽可笑。欲盖弥彰的结果只会诱发人们的好奇心,忍不住去探究隐藏其间某种程度的文学纰谬或学术苍白。问题的症结似乎还不在于此,我们多年的汉语语音学研究成果,好像连唐代的语音研究水平也远未企及。这就难怪新生诗难以达到押韵的基本要求了。
汉语拼音方案公布实施五十多年,并且是我国向国际标源于:论文结论范文www.7ctime.com
准化组织提交的汉语罗马字拼写国际标准。在整个中国不仅没有看到关于汉语拼音字母名称的研究讨论,反而看到汉语拼音字母名称大有被英文字母名称取而代之的趋势。当今中国教育界,已经很少有人了解《汉语拼音方案》还有一套完整的汉语拼音字母名称,就连颇具影响力的《现代汉语词典》都注释说:“在汉语中西文字母一般是按西文的音读的,(因此《现代汉语词典》)这里就不用汉语拼音标注读音,词目中的汉字部分仍用汉语拼音标注读音。”如“B超”注音“Bchao”;“AB制”注音“ABzhi”;普通话水平测试和汉语水平考试的汉语拼音音节首字缩写分别为“PSC、HSK”,明明是汉语拼音音节字母缩写,按规定只能念成 “皮诶司西”和“诶曲诶司尅”。如此“按西文的音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国标)“GB”就该念“积弊”;万维网西文字母写法是“WWW”,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给出的读音规则,也只能念“大不留大不留大不留”。中国农业银行“ABC”念成“诶必西”本是符合语言学规则论文导读:材论著,也极少有人明确提出,国际音标是国际语音学会早在1888年就制订出来,用于学习研究全人类各种语言的符号系统。在革命洪流涌动中成长的历代学者,雄心勃勃致力于发明某种专为无产阶级服务的语言。为了推广《汉语拼音方案》,国家语言文字行政机关苦口婆心地告诉我们,大多数汉字也是表音文字。汉字如果是表音文字,那么汉学界
的,却被老百姓说成了“俺不存”。
这样的读音不仅没有任何语言社会基础,也缺乏基本的语言学理论依据。如此活生生的语言科学悖论,不可能不损及民族语言的学科尊严。中华文明中有语言崇拜的古老习俗,语言崇拜既表现为语音崇拜,也体现在字形崇拜。语音崇拜通过古今帝王的名讳制度就可以找到历史印痕,也就容易理解。古到圣人名讳,是要采用缺笔字来表达尊崇之意的。而当今政府处决罪犯,往往在其名字上面画叉或添加红杠得到佐证,也足以证实字形崇拜这种文化元素迄今犹盛。可以肯定汉字是表意文字而绝不是音素文字,这是一个在汉语教学研究中无法回避的基本学术常识。但是人们往往对汉字类型归属问题或讳莫如深或秘而不宣,倒引发了汉语研究中一个颇具科学价值的学术课题。要让汉语传统语音学有所归依,也使现代语音学得以发展进步,我们亟需提供一套可供操作的、客观实际而且堪称科学的方法。遗憾的是这个浅显道理并非多数教师或学者都很明白。
我国的古今学者学习和研究汉语语音,没有形成采用国际音标符号的传统。即使是讲授语音学的教材论著,也极少有人明确提出,国际音标是国际语音学会早在1888年就制订出来,用于学习研究全人类各种语言的符号系统。在革命洪流涌动中成长的历代学者,雄心勃勃致力于发明某种专为无产阶级服务的语言。为了推广《汉语拼音方案》,国家语言文字行政机关苦口婆心地告诉我们,大多数汉字也是表音文字。汉字如果是表音文字,那么汉学界更理应采用国际音标进行语音教学了。由于汉字具有音位文字的某些语言学特征,从而使我们利用汉语拼音传习汉语成为可能。但是作为一种学术观念,国际音标是学习英语用的符号,在中国民众中早已深入人心。这种学术共识导致世人一般都不认为汉语应该而且可以采用国际音标来进行语音教学,也使60年前制订汉字注音方案和60年来推广汉语拼音方案没了落脚点。虽然汉字的确大可采用音位文字的原理进行教学与研究,但是日常生活中遭遇西文字母词语时,往往会遭遇言说尴尬,在汉语拼音教学以及科研中,也会遇到令人难堪的话语困窘。几部国内最权威、影响力普遍的高等学校文科《现代汉语》教材,对汉语拼音音节中的声母、韵母大致作出了如下表述:“声母,指音节中位于元音前头那部分,大多是音节开头的辅音。”“韵母,指音节中声母后面的部分。”这些诠释先用韵母解释声母,再用声母解释韵母,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循环论证的绝佳例证。这是汉语语音教学中一个难以逾越的解说悖论:想要学习声母必须先懂得什么叫韵母,而想要懂得韵母又必须先掌握什么叫声母,循环论证不知所踪。至于声调,它属于汉藏语系诸语言当中极其重要不可忽视的“次音位”,没有正确掌握声调,就不能认为掌握了汉语音节。 摘自:论文查重www.7ctim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