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关于吸引如何吸引所有学生参与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3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6183 浏览:21803
论文导读:
背景
在本次课改推进大潮中,L老师是我们语文组推选出来的课改老师。
L老师不愧是教学新秀,第一次展示课就表现得相当好,从中能看出她拥有完备的语文教学知识结构。她能巧妙借用多媒体,板书潇洒美观,尤其是语言清晰简练,专业性强,表达紧凑,节奏也快。她能确保学生听明白她的指导语,还能清楚地讲解课堂活动的一些转换和过渡,尤其能对回答问题的学生作恰当得体的评价和鼓励。
校长在之后的评课中难得地表示:过关应该没问题。
不和谐的音符
正所谓人无完人,教学的乐趣就在于不断追求完美吧。不久,L老师表现出一种隐隐的焦虑,虽然90%的学生能积极参与并跟上教学的节奏,但是仍有少数对她所提出的话题并不关心或者关注不够的学生存在,他们的思维游离了这个课堂。那似乎是班级合唱中的噪音,是整个演奏大旋律中不和谐的音符。我猜这给L老师追求完美境界的期待打了个结。
他们——我的观察
毫无疑问,这些学生的座位通常在班级里不显眼的位置,他们有点像社会上的弱势群体。
有一堂是《咬文嚼字》,从上课开始,坐在西北角的两个女生就开始小声谈论问题,两颗脑袋靠在一起,谈得忘了别人。当教师引导其他学生读课文、分析、解答甚至讨论时,她们已交谈了20分钟左右的时间,丝毫没有结束的意思。说实话我有点心烦。其间L老师用眼光提示了几次,直至做出善意的提醒:“有两个同学从上课就开始‘咬文嚼字’(咬耳朵),不知道她们有结论了没有?”后来这个“噪音”终于没有了。
听《将进酒》时,我坐到了他的身旁。他坐在最后一排,同桌是个空位,我坐了上去。他瞟了我一眼,点了下头,表达欢迎。我见他重新摆放了一下语文课本,直了直身子,大概是在振奋精神,读课文时,他声音响亮,看得出来他在努力融入班级的节奏中。
中间有一次小组讨论朗读技巧或体会,之后他的状态有了改变。我在聆听整个课堂,可他的情绪还是感染了我。
L老师请一个学生自愿展示朗读之后,又找了两个学生作评价。第二个学生有点紧张地说:“没有。”
“没有什么呢?”教师追问。那个学生回答说没有缺点,应该是他没有认真听。
我听见身旁的男生在嘟哝:“没有优点。”他也许有些怨言。之后教师让小组合作读评,他张望了一下前方,前面也是一个独坐的女生,见前面的女生没有做出要合作的动作,他把语文课本合上,收了起来,拿出了数学课本。我知道,他准备放弃下面的教学活动了。
之后他在做数学题与听语文课之间纠结,有的时候他重重地叹气,抬头,又低头,显然他也在懊恼自己不能静心、专心。
需要解决吗
很显然,他们存在于我们大多数的课堂,而他们也正是使我们烦心、担忧、焦虑的重点。
我们能否假装看不到?有人说一点噪音不影响整个强而有力的合唱,几个低分不影响整个成绩的评价。
可是,无论是对学生个体还是对班级集体而言,这些表现对他们的身心健康,以及整个班级的精神面貌都会产生消极的影响。
他们,或者性格羞涩,或者表现冷漠,或者外表坚硬。我们看不到他们背后独特复杂的经历和家庭背景。说不上难以言说,还是令人心酸。他们更需要自信心,更需要感受、交流和互爱。如果我们能成功地让他们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让他们感受到自信,整个班级的面貌就会焕然一新。对大多数教师来说,吸引“弱势学生”是一大挑战,也是我们的愿望。有教师说,真希望那些无所事事的学生都能积极起来,找到有意义的事情来做,而不是坐在那儿熬青春,虚掷美好年华。是的,我们真希望带着他们一起跑,跑个有价值的奠基,跑个无悔的人生。
几点思考
和同组教师交流,让我认识到下面几点值得尝试。

一、解释学习目标或活动价值。

说起那个换了数学课本的学生,W老师说,看样子他认为下面再次进行读书是浪费时间,他不明白教师的意图。这个单元的学习目标是“因声求气”,就是学习朗读。对于诗歌来说,反复读尤其重要。所以,在开始上课时,就给学生交代清楚本节课的目标及学习方法尤为重要。
我想到那个学生是在小组活动之后感觉被抛弃的,教师有责任让他认识到小组合作的意义,并帮他找到合适的小组,这种归属感让他体会到课堂活动的价值和与人交流的乐趣。

二、留给足够的思考空间。

思维活跃的优生确实能推动课堂向更深层发展,却让那些思维慢的学生产生挫败感。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可以让思维快的把答案写下来,整理得更加清晰论文导读:“边缘生”,让他们真正参与讨论,帮他们确立发言的顺序,安排小组带头人;在师生互动时,教师要走下来,随时观察学生的理解进度,发现欲游离的学生,或提问,或暗示,提醒他们融入节奏。对那两个咬耳朵的女生来说,教师走下来拍拍她们的肩膀效果会更好。第

四、尝试多种提问技巧。尽量避免“谁来回答”这种匿名提问。因为这无形

,同时还能锻炼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等一下是双赢,慢的跟上来,快的想得更周全、更清晰。教师要把握好节奏和适合的提问时机,而不是由少数优生催着往前赶。

三、教师参与到活动中来。

在生生互动、小组讨论时,教师要走下来,指导讨论的层次,尤其关注那些“边缘生”,让他们真正参与讨论,帮他们确立发言的顺序,安排小组带头人;在师生互动时,教师要走下来,随时观察学生的理解进度,发现欲游离的学生,或提问,或暗示,提醒他们融入节奏。对那两个咬耳朵的女生来说,教师走下来拍拍她们的肩膀效果会更好。

四、尝试多种提问技巧。

尽量避免“谁来回答”这种匿名提问。因为这无形中圈定了回答者的范围——优胜者。有时点名面向全班提问,给学生的感觉是谁都有被提问的可能性。“请王雷来回答这个问题。”“李阳你来做做补充。”“孙晓,你对李阳的回答有何感想?”“王雷,你能针对孙晓的回答提问一个有深度的问题吗?”这种指名道姓的提问,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课堂节奏更紧凑的同时,学生被关注的面更广。

五、评价小组合作学习。

对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进行评价,评价要有鼓励性、针对性、指导性和全面性,既要有对合作结果的评价,又要有对合作过程的评价。其中以过程评价为主,主要评价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行为表现、合作精神、参与程度,以及在活动中情感、态度、能力的生成变化。结果评价虽说以尊重个体的解读为主,但在摘自:本科生毕业论文范文www.7ctime.com
大的是非面前决不嘴软,既要有肯定,更要敢于说“NO”;既要有对个人的评价,也要有对小组的评价,使每个小组成员都能享受到合作带来的成功。
总结
增进学生的课堂参与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使班级焕发蓬勃的学习生机与活力,就如罗马建国非一日而就。好在,我们能不断思考,并一点点、一步步地实践。期望我们的步子越迈越快,直至挂上快挡走上高速轨道,那时候应该有更多的幸福来临了吧。
(责任编辑 陈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