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简述文化差异中英习语所折射文化差别设计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2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2167 浏览:97716
论文导读:tobeagain”。英语“CrosstheRubiconandburnone’sboats”,在古罗马当恺12下一页
【摘 要】本文主要反映了由习语差异而引起的地理、历史、宗教、习俗和价值方面的文化差别,据此,我们通过研究习语来更多地了解文化,反之又通过了解不同文化来更好地了解习语,本文结论仅为进一步研究文化和习语的关系作一引导,借以“抛砖引玉”。
【关键词】习语;折射;文化差异
习语是人们在语言发展过程中经过长期的社会实践提炼出来的固定短语或短句,习语往往是一种形象化的语言,用来比喻事物,一般短小精悍,它通常包括俗语、谚语、成语、俚语、歇后语、格言、行话和典故等,其形式优美,含蓄幽默,言简意赅,形象生动。习语作为语言的浓缩形式,与文化密不可分,习语是语言的核心和精髓,深受文化影响,带有浓厚的文化色彩;而语言又是文化的载体,反映着文化的特征,折射出文化的内涵,又受文化的影响和塑造。鉴于二者的密切关系,本文对此作了一些初步探讨。

一、中英习语比较和对照

英语和汉语分属不同语系,两种语言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反映在习语中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

1.形式和意义大致相同的

如:Look before you leap(三思而后行),Burn one's boat(破釜沉舟),Strike while the iron is hot(趁热打铁),to lose one's face, to se one's face(丢面子,保面子),以上习语差别不大,便于理解。

2.形式不同意义相同的

如:Nothing ventured, nothing gained(不入虎穴,焉得虎子),That’s a piece of cake(那是小菜一碟),As poor as a church mouse(一贫如洗),Let sleeping dogs lie(切勿打草惊蛇),以上习语意义相同形式不同。

3.意义不同而形式相同的

如:to fish in muddy water(英语:形容多管闲事,自讨没趣;中文:浑水摸鱼),to make one's hair stand on end (英语:令人毛骨悚然;中文:令人发指),to blow one's own horn (英语:自我炫耀,自吹自擂;中文:各吹各的号),以上习语形式基本相同,意义却有差别。

4.形式和意义均不相同的

如:Modest dogs miss much meat(英语:谦虚的狗没肉吃;中文:满招损,歉受益),An excess of modesty obstructs the tongue.(英语:谦虚过分束缚舌头;中文:人贵有自知之明),以上习语形式意义均差别较大。

二、中英习语的文化差异

习语是各族人民在长期社会实践中逐渐形成并提炼出来的,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地域风情,不同民族的习语便折射出不同民族的文化内涵,而中英习语也不例外。

1.地域差异

习语反映着不同的民族地域,环境不同习语说法也不同。汉语说“挥金如土”,英语则说“spend money like water”,因为英国人对水有着特殊的感情,而中国人对土地情有独钟。同样是比喻事物的极大发展,汉语说“雨后春笋”而英语则说“Spring up like mushroom”。再如“胸有成竹”、“势如破竹”、“竹篱茅舍”等则在汉语中极为常见;同样“Dutch” in “to talk like a Dutch uncle”(谆谆教诲)和“ship”摘自:本科毕业论文致谢词www.7ctime.com
in “when my ship comes”(当我有钱的时候)则在英语里很普遍。

2.历史差异

习语诠释着不同的民族历史,要准确理解历史典故必先要理解其历史背景,才能够准确把握其文化内涵。如汉语的“望梅止渴”讲述曹操率领部队来到一个没水的地方,大家感到口渴难耐,曹操只好欺骗说前方有梅子,一提到梅子,大家都流了口水,他们再也不渴了,因此译为“to satiy oneself with fancies”。又如:“塞翁失马,安知非福”讲一个老人在边境丢了马,其他人都为他感到难过,而他却说这未必就是坏事?几天后,丢的马却带了一匹好马回来,故译为“A loss may turn out to be a gain”。英语“Cross the Rubicon and burn one’s boats”,在古罗马当恺论文导读:
撒带领军队越过卢比孔河意识到他们已经无路可退时,便焚烧船只以表决心,当然若不理解其历史背景是很难准确理解他们的。

3.宗教信仰差异

习语折射着不同的民族宗教,宗教在不同民族的语言中都烙下了深深的痕迹,由习语可见一斑。英国人信仰基督教,如“God”、“Heen”、“Devil”、“Hell”、“Church”等在《圣经》中随处可见,英语中的“to ride hell for leather”,“to play the devil with”,“to wash one’s hands”等无不与基督教有关。中国文化深受儒教、佛教、道教的影响,汉语常用“佛(Buddha)”、“庙(temple)”、“和尚(monk)”等,汉语的“借花献佛”、“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等都有宗教的元素。

4.传统习俗差异

习语彰显着不同的民族传统,了解不同国度的传统习俗才能更好地理解一个民族。如“容易做的事”英语说“a piece of cake”,汉语则说“小菜一碟”,又如“形容一个人的力量大”汉语说“力大如牛”,而英语说“as strong as a horse”。再如在英语里狗是忠诚的,是被赞扬的,“Every dog has his day”(每人都有好运,成功是迟早的),a lucky dog(幸运儿),as faithful as a dog(极其忠诚),to be top dog(重要的人),Love me, love my dog(爱屋及乌)等,在汉语里狗则是低贱卑微和不受欢迎的,如“狼心狗肺”、“狐朋狗友”、“狗血喷人”、“狗眼看人”、“狗嘴吐不出”等。

5.价值观念差异

习语蕴含着不同的民族观念,因此,各民族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审美情趣迥异。如汉语“自知之明”、“满招损,谦受益”、“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等则是对谦虚的赞颂,而英国人对“谦虚”持否定态度,如“modest dogs miss much meat”(谦虚的狗没肉)和“an excess of modesty obstructs the tongue”(谦虚过分束缚舌头)。中国人崇尚集体主义和注重团结友爱,如“众人拾柴火焰高”、“众人划桨开大船”、“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等则体现了集体主义的力量,而英国人很注重个人行为、个人成就和个人价值的实现,如“don’t out your finger in the pie”(别多管闲事)和“charity begins at home, but should not end there”(仁爱始于家,其次才是别人),则反映了西方人强调的“个人”“个性”的价值观。
三、结语
本文通过对中英习语的比较及习语与文化关系的探讨,主要论述了由于地域、历史、宗教、习俗及价值观念等方面的不同而引起的文化差异,进一步了解文化影响和塑造着习语,而习语又反映并折射出文化的内涵,准确理解二者的密切关系,才能够有效地传递习语所携带的文化信息,才能够做好跨文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