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对于师承张沛霖主任针灸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附效穴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1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6328 浏览:17425
论文导读:
摘要:本论文是张沛霖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工作的总结。介绍了张沛霖医生的学术渊源,以医经历,成才道路。总结了张沛霖主任的学术思想。在临床经验中重点介绍部分常用穴位的定位、用法和功效;针刺手法;补泻操作;经络治疗:四诊特点。部分高效病种:面神经麻痹,腰痛,痛风。对效穴“外承山”进行临床探讨。1?学术源流张老师—生勤于临床,执业60余载,几十年如一日,精心研读《内经》、《难经》。他认为《内经》为后世进展临床诊治伏下不可磨灭的学术见解,《难经》的价值反映在对《内经》学术上的进展,突出在脉证上:《难经》为后世说出了具体见解,由此才有皂甫谧《针灸甲乙经》的大进展。《难经》中已经有许多定量数据如:经脉长短,持脉轻重的“三菽重”等,张老师认为没有“证”就不有着“量”,“量”不在纸上而在医生个人的领悟上。《伤寒论》针药并用、各取所长;李杲“东垣针法”实际是气机升降针法;汪机“治病无定穴”诊查病机指导取穴等都是张老师非常推崇的中医精华。新中国成立前后,张老师又经过西医的系统学习,形成学术上的尊古纳新,衷中参西。曾跟随上海多位中西医名家学习,调研过解放后的针灸流派情况,进行过针刺麻醉,结核病防治,针灸治疗急性阑尾炎,针灸抗炎,穴位特异性,腰椎间盘突出症,帕金森氏病等多方面的探讨。2·学术思想(1)顺势而为:走势是张老师带教时常说的术语。事物的运动都有着走势,即方向性。在中医学中,走势思想体现在各个方面,“势”反应在人体的生理病理,是生命的生老病死规律,疾病的演化路径,方向。正邪斗争的结果:正胜则病愈,邪胜则病进,正邪相持则病情缠绵。在论述上有阴阳升降,气机升降,气血升降等,在药物上有升降沉浮,在经络上有经气顺接,在穴位上有井荣俞经合,在治疗上有顺势治疗。顺势而为的核心是气机升降,它是中医宝库中重要的一环,有了气机升降,脏腑、经络、气血、阴阳各方面活动才能得到协调。(2)脉证互参、即时验证:脉象多能反映疾病的本质,《内经》有以体表的异常征象推测疾病虚实浅深的遍诊法,三部九侯法。脉、证如何交融是探讨证因脉治与脉因证治的本质。《内经》一再提到辨证与脉证的相互联系,证通过脉以证实,脉又可验证虚实的判断。实际是寸口与趺阳交融的经络脉诊,张老师寻找阳性体征,有特异性的体征与脉象比较,针刺前后的脉象体征变化,即时验证诊断治疗的准确性。(3)经络辨证首分上下,定左右:张老师常讲针灸诊查首要定位,以定经络,定部位,到定穴位,步步深入。现代检查可帮助针灸的病位确定,但不能取代针灸的检查。病位的确定是诊治疾病的第一步,在此基础上才有病因病机的浅析。中医的病位有经络病位,穴位病位,皮·肉·经·脉·骨病位,卫·气·营血病位,脏腑病位。(3)经络设计:索本探源,经络论述的形成是多种思想策略的综合。有客观实征也有设计成分。认为足太阳经小腿部有2条支脉,承接大腿后侧的2条支脉,在昆仑穴汇合。3·临床经验:(1)部分常用穴位的定位功效:以教材标准定位为参考,循经循穴扪查最后定位。探讨穴位特异性。介绍其一穴三取如天冲3穴,阳池3穴,解溪3穴等。(2)刺法:一穴多针,得气为度,得气标准,针下辨气。(3)手法:讲究补泻。弃繁取简,在针中气穴得气时辨邪气谷气随后行补泻,行针用劲不用力。除穴位补泻外,迎随补泻还有一层按进针的顺序定补泻。(4)认为穴位是经络的基础,针灸疗效有经络的作用,有穴位的作用,两种作用有联系有区别,经络“伏行分肉”比较浅表,此时穴位相应表浅,针刺轻浅方能调动经气;特定穴,则要讲究针刺的手法。(5)望诊重视关节周围的形态色泽,问诊细辨主症如耳鸣的不同响声,疼痛的性质,麻木的区别等。脉诊以提纲脉为基础,三部脉互相比较。经络穴位切诊注意指下感觉,局部形态的变化。(6)部分高效病种①张老师结合面神经解剖,神经损伤及修复等现代生化知识深入探讨面神经麻痹,以中医针灸的角度,提出分经辨治,分部辨治,以脑治面,左右互治,阴阳并调等策略,提升了本病,特别是重症面瘫的疗效。②张老师指出,西医探讨证明痛风,肥胖、高脂血症,糖尿病,高粘血症这类代谢性疾病有共同的病理基础。中医可将这类疾病归属于气机升降出入失常。现代人肥甘厚味摄入过多,运动减少,湿热痰毒瘀滞经络阻滞气机升降。急性期多体现为湿热痹阻,慢性期多体现为痰瘀阻络。③张老师将腰痛分为腰部软组织劳损,腰椎筋腱损伤,腰椎间盘突出三类。A.腰肌劳损:气滞太阳则阴缓阳急,背挛急而腹反弛缓,仰则脊旁疼痛,脉浮紧为寒盛;脉浮数为热盛;脉弦数为风胜;脉越寸口为阳盛;尺脉延长为阴盛。治则:疏导经气阻滞,泻手足太阳阳跷。B.腰椎筋腱损伤:症见腰椎的棘上韧带,棘间韧带及腰骶筋膜疼痛。位置较清楚。大筋挛急,痛位强直,甚至呼吸稍重都会引发疼痛。多因劳力负重失当,突受暴力所致。气滞者脉多浮数而长,痉挛者脉多弦数。治则:通调督脉,沟通气机。C.腰椎间盘突出:因督论文导读:
脉虚弱不能督足太阳下肢经气运转。脉见弦,滑,尺脉延长,甚或长脉示督脉,跷脉实证;沉,细,弱为虚证。治则:实热当泻,化瘀行气;肾虚用补,壮骨强筋。(7)效穴探讨:观察加用“外承山”穴对针刺结合理疗治疗单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增效作用。策略:将60例单侧腰椎间盘突出症门诊及住院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取腰椎间盘突出症常规针刺并结合理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针刺“外承山”穴,观察治疗前及治疗5天后腰腿痛(VAS, JOA)评分及腰椎活动度的变化。结果:治疗5天后,治疗组和对照组腰腿痛评分、腰椎活动度与治疗前比较有所改善,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别无显著性(P0.05),但两组疼痛评分差值有统计学作用(P0.05)。结论:“外承山”穴治疗单侧腰椎间盘突出症有一定的增效作用。关键词:中医师承论文张沛霖论文学术思想论文临床经验论文
本论文由www.7ctime.com,需要论文可以联系人员哦。一·摘要5-14

(一)中文摘要5-8

(二)Engpsh Abstract8-14

二·综述14-27
1·任务背景14
2·张沛霖主任介绍14-15
3·学术渊源15
4·各家学说15-27
经络15-17
穴位17-19
面神经麻痹19
腰痛19-22
腰椎间盘突出症22-24
痛风24-27
三·张沛霖主任学术思想介绍27-31
1·顺势而为27-28
2·脉证互参,即时验证28-29
3·经络辨证首分上下,定左右29-30
4·经络设计30-31
四·张沛霖主任临床经验总结31-53
1·列举部分常用穴位新解,主要是定位和主治功效。这部分穴位的常规功效用法不再列出。31-33
2·针刺手法33-34
3·讲究补泻34
4·经络治疗34-35
5·四诊特点35-38
6·部分高效病种38-47

(一)·面神经麻癖38-42

(二)·腰痛42-44

(三)·痛风44-47

7·效穴探讨47-53
五·结语53-54
六·致谢54-55
七·个人简历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