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阐述副刊报纸副刊数字化革新可行性站

最后更新时间:2024-01-3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1361 浏览:144061
论文导读:
近日,《南方周末》宣布要进军电视领域。在南周电视节目登录全国电视台之前,编辑、主持人将在网上以“南周播报”的形式与大家见面。在不久的将来,以《南方周末60分钟》为核心的一系列南周电视节目将陆续出炉。《南方周末》将从平面媒体进军电视媒体,内容团队也将从幕后走到台前。结合平面媒体中的报纸副刊而言,我们不难发现:报纸副刊数字化改革的观点与《南方周末》进军电视媒体的想法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本文试结合《南方周末》的新媒体探索过程对报纸副刊数字化改革的可行性进行深层次剖析。

一、报纸副刊发展面临“内忧外患”

(一)内部环境分析

1.核心竞争优势不明显。

一般来说,我们可以将报纸副刊笼统地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综合性副刊,一类是文艺性副刊。综合性副刊,顾名思义,往往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刊登的作品主要集中在随笔、杂文、短篇小说、报告文学等类型上,一般篇幅较短。而文艺性副刊则是专门针对有文艺特长的受众,刊载的多是文艺界人士创作的作品。其实,无论是综合性副刊还是文艺性副刊,由于其针对的受众层较窄,版块设置趋于雷同,办刊模式也大同小异,所以间接导致了副刊的定位模糊化,使受众产生审美疲劳。

2.传播方式过于单一。

虽然目前大部分报纸副刊推出了相应的网络版,副刊上的内容也可以及时地在网络上刊出,但副刊与网络之间的关系却还是停留在最初的“复制—粘贴”的阶段,缺少一个“再创造”的过程。如今网络上影印版的副刊,读起来既不具有生命力,也没有内涵可言。网络上的影印版副刊几乎无人问津,点击率还不及一些名人的博客甚至是微博,传播范围之窄令人惊愕。

(二)外部环境分析

1.新媒体的进入和发展。

新媒体是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产物,在技术上直接依赖于网络流媒体技术、多媒体制作技术、WEB2.0技术、手机3g技术、图文或音视频搜索、RSS、TAG、IVR、、关联等网络无线技术的发展。这些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为新媒体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2.互联网的兴起与报业的衰落。

鉴于互联网的蓬勃兴起,《京华时报》总编辑吴海民曾提出过报业的“过冬论”和“衰退学说”。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新闻纪录报》公司(Journal Register)2012年9月7日宣布已申请破产保护。这已是该公司三年间第二次申请破产保护了。[3]由此看来,报业的衰落已是不可争的事实。

3.数字化媒体平台的尝试搭建。

国家2006年8月发布了中国报纸出版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并着重提出了“数字报业发展战略”,总体要求是,“形成以传统纸质报纸为基础,数字化、网络化内容产品和信息增值服务产品齐头并进的内容产品发展格局,把握舆论宣传和市场竞争主导权”。与此同时,成立“中国数字报业实验室”(CDNL)。[4]

4.受众的阅读习惯发生改变。

虽然传统的读报时间如今遭受着各种新媒体阅读方式的冲击,但是报纸副刊还是拥有一批忠实的受众,很多人接受信息的主要方式还是通过纸质媒体来实现的。因此,在新媒体的猛烈冲击之下,报纸副刊不应固守于庞大的读者群及该群体长年来形成的阅读习惯,而应结合新媒体的阅读特点适时做出调整。

二、报纸副刊数字化改革尚未起步

简单来讲,“数字化是把模拟信息转换成计算机能读取的由0和1组成的信息。在数字格式中,音频、视频和文本信息能混合在一起并融为一体”。[5]虽然说数字化技术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从更为宏观的视角来看,数字化技术在报纸副刊上的应用只能用“还未起步”来概括。
对于新形势下报纸副刊究竟该如何突围的问题,我想《南方周末》的新媒体探索给我们提供了一条可以借鉴的思路。我们通过对《南方周末》在新媒体探索过程的解读,不难总结出其新媒体探索的具体策略,即先以内容取胜,然后通过借助新兴的互联网、数字媒体传播的优势,将自己生产出的优质内容最大化传播,而通过进军电视媒体,实质上也是为优质内容提供更为新潮的阅读方式,是在引入一种全新的感官体验。
那么,我们不妨来分析一下《南方周末》究竟是如何转型的?《南方周末》从平面媒体向数字化媒体的过渡大致可以分为这样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报网融合的初级阶段,即从单一的纸质媒体延伸至《南方周末》下属的品牌网站、手机报,拓宽了报纸的影响力,同时也融合了互联网的传播优势。第二阶段是APP移动终端的开发阶段,《南方周末》开发移动论文导读:
终端的脚步可以追溯到2009年,是国内最早一家着眼于移动终端应用的纸质媒体。它不仅推出了Ios、Android和Symbian系统的手机客户端,还率先开发了ipad的移动终端,第一时间抢占了移动终端市场。第三阶段则是《南方周末》高调宣布要进军电视媒体的新闻在网络上引起热议。

三、报纸副刊数字化改革势在必行

显然,报纸副刊进行数字化改革,不能直接照抄《南方周末》的新媒体探索方式,但它依然具有一定的指导性和借鉴性。比如说,报纸副刊可以在现有基础之上,在移动终端上开发自己独立于报纸之外的副刊应用,甚至可以创立基于SNS的网络化副刊社交平台,加入SNS社交网络的用户,可以创办属于自己的副刊,拉动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分享自己的副刊,还可以为他人创办的副刊进行组稿,与专业进行互动、交流写作心得等。另外,基于SNS的副刊社区整体设计应以小清新为主,要有别于以往SNS社区的结构,改为以副刊版面呈现;内容方面,则要更注重对新副刊文学的关注和引导。对于网友极力推荐的副刊,可以由编辑精选后印刷出版以示感谢,还可以将精选出的副刊作品录制成电视节摘自:硕士论文格式www.7ctime.com
目,以声画结合的方式予以推广。
由于数字化媒体的高速发展,报纸副刊盈利结构单一,传播范围有限,文章缺乏新意,读者数量锐减,种种迹象表明其改革已成为必然趋势。在新媒体市场中寻找适合副刊生存的土壤,在副刊传播媒介的变化中传播副刊的价值,传承副刊的文化内涵,保证报纸副刊有充足的收入来应对不同媒体的竞争;同时,还需积极地开发新兴的数字化副刊平台,在不同形态的媒体中掌握主动权。报纸副刊数字化改革为我们提供了更为丰富的媒体形态,以及更为多样化的阅读体验,如果再能处理好上述两者之间的关系,则势必会推动整个报纸副刊乃至整个报业的传播技术革命。
注释:
极客公园:《南方周末的新媒体探索》,极客公园,http:///zgjx/2012-09/11/c_131843358.htm,2012年9月11日
[4]冉华、张金海、程明、李小曼著:《报业数字化生存与转型研究——基于产业发展的视角》,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5][美]约翰·帕夫利克著,周勇译:《新媒体技术——文化和商业前景》,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