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分析数控中职数控教学目前状况与对策学生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1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6095 浏览:18704
论文导读:程。建立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观,突出与操作技能相关的必备专业知识。如在“螺纹轴的车削加工”这123下一页
摘 要:当前中职学校数控专业毕业生专业水平单一、单纯的加工操作、技能水平欠缺、知识水平较低以及团队意识、吃苦耐劳精神缺失等表现比较突出,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这给数控专业教学提出了新课题。应从课程设置、课程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设计、实训室建设、师资培训等方面进行改革。
关键词:教学改革;数控专业;问题
近几年来,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甘肃省,许多制造企业正处在设备更新、规模扩大的成长期,不断添置的先进数控设备,对数控人才的综合职业能力要求越来越高,而中职学校培养出来的数控毕业生由于技能水平欠缺、团队意识薄弱、吃苦耐劳精神缺失等原因,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如何缩小与用人单位岗位需求之间的距离,紧贴产业发展,更好地为当地经济服务,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

一、数控专业教学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1.核心专业课程设置陈旧,不能满足企业岗位需求

当前,中职学校数控专业课程普遍分为两大类:专业基础课如机械制图与CAD、机械基础、金属材料、公差与配合等,专业课如数控机床、数控加工工艺、机床夹具、数控刀具、CAD/CAM技术、数控仿真训练等。这种课程设置沿用了以“学科知识”分类的设置方法,将完成一个完整工作过程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分散在不同的课程当中,强调学科知识的系统性,丢掉了工作过程的完整性,如在企业中,螺纹轴的车削加工是一个典型的工作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用到的知识有:机械制图中螺纹的识图方法、机械基础课程中螺纹的基本参数及其计算、数控车削技术课程中螺纹轴的车削工艺和螺纹刀的刃磨方法、数控编程课程中螺纹的编程指令及格式等,现行的课程设置将这些教学内容分散到不同的课程中,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由不同的教师教授,势必造成教学脱节、效率低下,同时这样做将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割裂开来,也拉远了与企业岗位需求之间的距离,不利于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

2.教学内容重点不突出,学生所学到的知识技能与企业岗位要求存在很大差距

在实践技能训练方面,学校把实训重点放在数控机床简单操作上,而对数控加工工艺(如工艺路线选择、刀具选择、切削用量设置等)、数控机床的维护、维修等专业技术能力训练不够。同时,为了节约成本,技能训练大都采用PVC、硬塑料等廉价材料进行,很少用金属材料,而在企业,数控加工90%以上都采用金属材料,且种类丰富,这样一来,学生进入企业后面对不同的材料就不知如何进行切削参数的设置,经常出现打刀等事故,给企业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3.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方法单

一、教学设计随意性强

许多教师对中职学校应培养什么样的学生,目标还不够明确,还停留在围绕书本转,为完成书本教学任务而教学,对学生能力培养缺乏长远而系统的考虑,单纯地进行零件加工操作,忽略了工艺路线选择、刀具选择、切削用量设置、数控机床的维护、维修等专业技术能力训练。
目前,中职学校普遍推广任务驱动教学、项目教学、理实一体教学、情境教学等模式和方法,但大多专业课教师对各种教学方法的实质理解不透彻,不能根据教学内容、教学对象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教学设计随意性较强,严重影响了实训教学效果。

4.实训基地建设相对滞后

一方面,中职学校由于资金紧张,购置的实训设备不能满足在校学生技能训练的要求。另一方面,部分中职学校尽管拥有数量充足的实训设备,但实训基地布局设计不合理,既不符合数控专业技能训练的规律,也不符合企业典型零件生产过程的要求,造成实训效率低下。

5.各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严重缺乏

数控技术的广泛应用,引起了数控人才的大量需求,同时造成数控专业师资,特别是同时具备相当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的数控专业师资严重不足。现担任数控专业课的教师大多是机械或机电方面相关专业经过短期培训转行过来的。一方面他们缺乏系统的数控专业理论知识,另一方面缺乏实际操作能力,尤其缺乏熟悉企业生产的实际经验,使理论教学与实践脱节,直接影响企业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认可率,从而影响学生的就业率。

二、数控专业教学改革思路

1.校企合作,深化教学改革,依据工作过程系统化原则设置课程,重构教学内容

(1)依据工作过程系统化原则,建立模块化课程和教材体系。
在理论教学中坚持以“必须、够用”为度,优化和整合现有课程。建立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观,突出与操作技能相关的必备专业知识。如在“螺纹轴的车削加工”这论文导读:结合企业实际,正确处理教材,重构教学内容。摒弃以教材内容贯穿整个课堂的陈旧观念,大胆选取企业中一些典型的工作过程作为教学实训内容,将教材内容和企业实际有机结合起来,重构教学内容。如在进行宏程序指令的训练过程中,不要按照教材内容“宏指令编程”去单纯教授宏指令的格式、编程方法等,而将课程内容选择为“椭球体的
一工作过程中,可以将螺纹识图、螺纹基本参数及计算、螺纹刀的刃磨方法、螺纹的车削工艺、螺纹的编程指令、螺纹的测量等不同课程内容整合为一个整体,让学生经历“零件图分析→制定车削工艺→编程→螺纹车削→螺纹测量”这一完整的工作过程。所以,可以将数控机床、数控编程、数控车削技术、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等多门课程整合为轴类零件车削加工、盘套类零件车削加工两门课程。根据这样的思路,可以将“机械制图”与“公差配合”合为一门课程,使以前两门课的重复讲解部分不再重复,优化了课时分配;将“数控加工工艺”中的数控刀具、数控夹具等内容并入实训操作中,不再安排理论课时,提高了实际效果。将学科知识系统化课程整合成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这样可以有效提高实训课堂效率,缩短与企业岗位技能需求之间的差距。
同时,学校应该积极利用企业专家丰富的资源,聘请行业专家和企业专家共同参与数控教材开发。结合与当地企业的实际情况开发校本教材,建立具有明显特色的课程和教材体系。编写一些与市场需求相符合的实用的数控校本教材,使教学符合企业生产实际,培养的学生满足企业的实际需求。
(2)结合企业实际,正确处理教材,重构教学内容。
摒弃以教材内容贯穿整个课堂的陈旧观念,大胆选取企业中一些典型的工作过程作为教学实训内容,将教材内容和企业实际有机结合起来,重构教学内容。如在进行宏程序指令的训练过程中,不要按照教材内容“宏指令编程”去单纯教授宏指令的格式、编程方法等,而将课程内容选择为“椭球体的车削加工”这一典型的工作过程,通过加工椭球体零件,使学生掌握宏指令的应用方法和椭圆的标准方程、参数方程等内容,在“学以致用”的过程中,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潜力被充分挖掘出来。

2.合理应用教学方法,注重教学设计,优化教学过程

真正变教师主体为学生主体,积极引进“理实一体”模式,采用任务驱动法、项目教学法开展实训,努力为学生提供体验完整工作过程的学习机会,经历“确定任务→制订工作计划→实施计划→质量控制和检测→评估反馈”整个工作过程,增强学生适应企业的实际工作环境和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确立“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训为中心”的模式,开展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

3.努力建设一批校内、校外实训基地

改变传统的实训基地布局,努力建设由理论教学区、讨论区、实操区、计划区、资料区等组成的理实一体化实训基地。
校外实训基地既是校内实践教学的延伸,也是对实践教学体系的完善。在校外实训基地,学生的工作环境是真实的,执行的规范是职业标准,实训的项目是学生毕业后所从事的岗位任务。因此,中职学校要积极开拓、创建校外实训基地,与各企业建立互惠互利的长期合作关系,形成产学一体化的新型办学模式,从而节省实训基地建设的大量资金投入,使学生直接到对口企业进行实训。

4.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

目前学校数控专业师资队伍具有一定的实力,为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必须建立一支真正适应现代职业教育的“双师型”教师队伍,还必须加强多元化师资培训,为专业教师成长搭建平台。
(1)开展多种形式的技能培训,提升教师的专业技能。
充分利用校内实训设备进行校内技能培训,由在工厂有丰富经验的老教师对年轻教师进行技能提升培训。选择1~2个有代表性的课题对年轻教师进行工艺和操作的培训。
(2)派一些专业教师进企业挂职培训,提高教师专业素养。
积极创造条件,鼓励专业教师到企业进行技能培训,提高教师专业素养。派专业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使专业教师不断掌握新知识和新技术,将企业典型的工作过程引入课堂,更新教育理念,提高专业教学水平。
以上源于:论文结论www.7ctime.com
总结了一些教学改革过程中的经验和做法,希望能够为全市中职学校教学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鉴。
(作者单位 甘肃省张掖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论文导读:上一页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