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试述探究语文教学语言艺术之流程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1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792 浏览:9574
论文导读:面,普通话则是使这个门面充满活力的五官。字正腔圆,有着标准流畅的普通话的教师范读课文则会先声夺人,紧紧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而有些教师普通话则夹杂着着浓浓的方言,极不标准,南腔北调。此外,语言的规范还包括教师的词汇、语法等方面的知识技能,要求教师在谴词造句方面尽量避免用词不当、语句
摘要:语文教学语言必须与全新的理念协调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语文课堂教学艺术首先是语文教师的语言艺术。语文教师必须以渊博的学识来丰富自己的语言,以饱满的热情去飞扬自己的语言,让课堂充满生机。
关键词:语文课堂 语言艺术 规范性 形象性 趣味性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课程实施的各个环节都作了新的要求,其中教学语言作为教学的重要工具也必须与新课程相适应。语文新课标理念追求语文教学的返朴归真,回归到培养语文素养上,语文教学语言必须与全新的理念协调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语文课堂教学艺术首先是语文教师的语言艺术。著名教育学家夸美纽斯这样说:“教师的嘴,就是一个源泉,从那里可以发出知识的溪流。”这句话,隐含了教师语言的重要性。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听一堂声情并茂的好课,就像观赏一幅名画,令人心旷神怡;又如欣赏一首名曲,让人心醉不已。反之则让人如坐针毯,疲惫不堪,厌烦致极。两种不同的状态,显现了教师不同的语言效果。 “同样的教学方法,因为语言不同就可以相差二十倍。”( 马卡连柯)因此,对语文教学语言的艺术化作一些探究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课堂语言的规范性 规范性或称之为科学性,这是教学语言的基本特征,也是语文教学最重要和最起码的要求。语文教师的语言常常成为学生模仿的样本,因此语文教师的普通话标准应该是很高的,堪为推广普通话的模范。这就要求语文教师熟练掌握常用汉字的准确读音,对常见的异读词语做到心中有数,对姓氏、地名、古诗文中的特殊读法也要心中有数,一字一句都要求高度准确规范。如果说粉笔字是语文教师的门面,普通话则是使这个门面充满活力的五官。字正腔圆,有着标准流畅的普通话的教师范读课文则会先声夺人,紧紧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而有些教师普通话则夹杂着着浓浓的方言,极不标准,南腔北调。
此外,语言的规范还包括教师的词汇、语法等方面的知识技能,要求教师在谴词造句方面尽量避免用词不当、语句不通、颠三倒四。有些教师用方言土语教学,有些语文教师为了显示自己的才能,讲课文白相杂,满口“之乎者也”,晦涩难懂,这都不是规范的语言。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如果教师自己的表达不准确,语音不准、方言迭出、絮絮叨叨、繁冗拖沓,则必然不能表达出蕴含于课文中的情感,有时甚至会引起歧义,造成学生理解的失误或产生新的疑点,就会严重影响了学生语言的正确发展,学生对这样的课将会极度的厌烦并产生排斥心理,这不能不说是误人子弟。因此,在课堂上就必须对所讲的一切,如朗读课文,分析课文,评讲作业等,做到语音准确,一语中的,让学生豁然开朗、获益匪浅。
课堂语言的形象性古人云:“一言可以定国”,“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这不仅肯定语言的力量,也肯定了语言中所包含的智慧的力量。作为教师要用语言开启学生智慧,必须使自己的语言充满智慧。语文课要想吸引学生的目光和注意力,引起学生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除了教师本身的业务素质外,授课语言的形象性是关键。孔子云:“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意思是,说话如果没有文采,不讲艺术性,就不能打动人,因而也不能广泛、长远地流传。由此可见,中国古代的教育家对教师语言就颇为重视。
首先, 教师的语言必须有。以情感人是语言教学的特点之一。“感人,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为激发学生感情,教师的语言声调抑扬顿挫要得当,轻重缓急要适宜。美国心理学家塞门斯指出,“教师在许多特征中,语调占着一个重要地位,从根本上讲,语调并不是教师的技能和设备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但是一种不好听的或低沉的语调很可能阻碍教师事业的成功”。教学语言切忌平铺直叙、平淡无奇,而应使自己的语言尽量做到高低起伏、长短相间、快慢适宜,随着教学内容和教学实际的需要时轻时重,时缓时急,抑扬顿挫,声情并茂,和谐动听,使学生听起来舒服悦耳,精神饱满,兴趣盎然,津津有味,提高教学效果。在上《背影》一课时,我用平缓饱含深情的语气朗读了课文,特别是读到父亲买橘子时的背影时,从同学他们的面部表情上可以看出他们都被这种真挚动人的情感打动,这一节课师生的情感与作者朱自清的爱父怜父的情感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作文课上,一个女生的作品《一双红色毛线袜》写了袜子的来历,叙述了小姨不幸的一生,写得朴素自然论文导读:
,情感真挚,催人泪下,不实为一篇好文章。在课堂上,我满含真情、抑扬顿挫地朗读,结果是自己和学生都眼泪涟涟,小作者更是忍不住哭泣起来,情感达到了,效果极好,这一节作文课一直让我记忆颇深。学生们现在也已慢慢学会用情朗读课文、感知课文。他们对语文课感到不乏味,反而还挺有兴趣。实践证明,富有的语言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感染他们,进行很好的情感体验,还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使学生在平时的学习和交际中也能“注意表情和语气”,“说话有感染力和说服力。”因此,语文教师应尽量使自己的语言绘声绘色,讲人如见其人,讲事如临其境,讲物栩栩如生,讲景历历在目。从而使学生精神饱满,兴趣盎然,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
其次,教师的语言必须文采飞扬。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张志公先生说:“语文教学确实是一件复杂的事,它跟生活的许多方面有关,它跟科学的许多方面有关”。这样,就要求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应当具备广博的知识,十分精通教学业务。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源于:毕业总结范文www.7ctime.com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文学修养。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周身应弥漫着浓郁的书卷气息。所谓“轻拢慢捻皆成妙曲,信笔涂抹皆成妙文。”如果语文教师满腹经纶、才华横溢,在课堂上能结合课文内容旁征博引,吟诗诵词,讲述典故。这样既拓展了学习内容,又能够启迪学生思路,增强课文学习的知识性和文学性,从而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上海市特级教师于漪,大学专攻教育,开始教中学历史,后来改教语文,文史相通。特级教师钱梦龙,读书只读到初中毕业,却通过自学把自己的实际水平提到超过一般大学本科毕业的程度,他能诗善文,文思敏捷,诗情横溢,无论是语体还是文言,都能落笔成章。他们在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方面都无愧于“特级教师”这一称号。于漪的一个学生是这样评价于漪的:“我们这些做学生的和她一接触,便感到她有一种吸引力。她的和颜悦色的教态,清晰有条理的思想,妙趣横生、活泼生动的谈吐,好象是信手拈来而实在是熟虑的语言,似山涧清泉,淙淙琤琤,娓娓动听,一下抓住你的心”。可见教师飞扬的文采和广博的见识,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也促进了学生语文知识的积累,有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可谓一箭双雕。课堂语言的趣味性 含蓄幽默也是语文教师必备的素质。前苏联教育家斯雅特洛夫说:“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幽默是趣味语言的一种,也是一种语言艺术。西方有人把幽默作为衡量一位好老师的12项指标中的第一组成要素。可以说,没有知识便没有智慧,没有智慧便没有幽默。幽默用在教学中具有神奇的魅力。
我们的课堂应该是书声朗朗,但同时也应该有笑声阵阵,这样的课堂才显得有生气有活力。而这笑声大多来自教师的幽默。一位优秀语文教师应该具有幽默的才华。 “用幽默的方式说出严肃的真理,比直截了当提出更能为人接受。”( 雷曼麦)据说,幽默的钱玄同教授在北师大讲传统音韵学,讲到“开口音”和“闭口音”的区别时,一学生请他举个例子。他说北京有位京韵大鼓的女艺人,形象俊美,特别是一口洁白而又整齐的牙齿,引人注目。女艺人曾因一次事故,掉了两颗门牙,应邀赴宴陪酒时,坐在宾客中很不自在,尽量避免开口,万不得已,有人问话才答话。答话时她一概用“闭口音”,避免“开口音”,这样就可以遮丑了。如这样的对话:“贵姓?”“姓伍。”“多大年纪?”“十五。”“家住哪里?”“保安府。”“干什么工作?”“唱大鼓。”以上的答话,都是用“闭口音”,可以不露牙齿。等到这位女艺人牙齿修好了,再与人交谈时,她又全部改用“开口音”,于是对答又改成了:“贵姓?”“姓李。”“多大年纪?”“十七。”“家住哪里?”“城西。”“干什么工作?”“唱戏。”这段故事学生听了都捧腹大笑,笑后牢牢地掌握了知识。我在上诗歌时,讲到律诗的第一联叫“首联”,第二联叫“颔联”,第三叫“颈联”,第四联叫“尾联”。可一部分同学老是把“颔联”和“颈联”混淆搞错,一天上课,我请他们站起来,摸摸自己的下巴和颈子,询问谁在上谁在下,谁先谁后,同学们不由自主地笑了起来,从此再也没有人把“颔联”和“颈联”颠倒搞错了。现在的学生大多不喜欢一本正经、不苟言笑老师的授课,觉得有压抑感,无味。喜欢智慧幽默的教师论文导读:能给大家带来欢笑、快乐、兴趣、知识,使学生在看似说笑中进行严肃认真的思考,得到启发,轻松地掌握知识。“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苏霍姆林斯基)语言“不是蜜,但能粘住一切”。语文教师必须以渊博的学识来丰富自己的语言,以饱满的热情去飞扬自己的语言,让课堂充满生机,借此
,幽默的语言可以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能给大家带来欢笑、快乐、兴趣、知识,使学生在看似说笑中进行严肃认真的思考,得到启发,轻松地掌握知识。
“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苏霍姆林斯基)语言“不是蜜,但能粘住一切”。语文教师必须以渊博的学识来丰富自己的语言,以饱满的热情去飞扬自己的语言,让课堂充满生机,借此来“粘”住学生,改变他们漠视语文、小觑语文的心态。
参考文献: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源于:毕业论文致谢格式www.7ctime.co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朱邵禹编箸.中学语文教学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