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阐述拨动同大师携手拨动学生心灵之弦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0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6744 浏览:71914
论文导读:
摘要:苏霍姆林斯基说:“在每个孩子心中最隐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拨动它就会发出特有的音响。”
关键词:培养;兴趣;习惯
【中图分类号】G424
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课外阅读如果不遮上一层“为了学习、为了成绩”的面纱,就难以正大光明地出现在家长和学校面前。即使一部分支持学生阅读名著的语文教师,也是出于“有了一定的阅读量,语文成绩才能上去”和“名著阅读能提供写作素材、提高写作水平”的目的。成绩本身也是很多学生的困扰,而当阅读与之挂钩时,就不再是一种享受了,阅读带来的兴趣也随之消失殆尽了。
面对如此种种,我们难以“四两拨千斤”,只能转变观念,身体力行,谋求通过自身的探索和努力,为学生课外名著阅读进行一些有效的指导,帮助他们克服不良心理,坚持经典阅读,提高文化品位,积累人文素养,激发和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为改变当前名著阅读的现状效微薄之力。既然兴趣在学生的阅读活动中占重要地位,那么如何才能激发和培养浓厚而持久的兴趣呢?通过近几年的实践,我们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具体做法是:

一、建设环境营造氛围、

我们学校非常重视学校及班级的环境建设,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力争为每一个学生创设一个浓厚的读书氛围,不仅在校园里办起丰富多彩的文化长廊,而且每一个班级建立了图书角,各班因地制宜制借阅制度,完善班级图书管理。每到阅读课时,还可以集体到学校的图书馆借阅图书,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不仅很高,阅读效果也特别好。

二、随文推荐引导点拨

叶老说过:“语言文字的学习,就理解方面讲,是得到一种知识;就运用方面讲,是养成一种习惯”。读书是一个读者与作者进行思想沟通的过程。假如不了解所读之书的内容,读者与作者就无法进行思想沟通;再有价值的内容,也不会让读者产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培养学生读书兴趣和习惯,兴趣是基础,习惯是升华。有了良好的习惯,也就有了很好的人生。
青少年学生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阶段,对于外界事物的好奇心和敏感性都很强烈,吸收知识的能力很强,这是由生理、心理成长而自然形成的阅读兴趣。然而在阅读时,各类学生表现出分化性和选择性,有的面对"书海"无从下手,不知读什么好,有的干脆挑自己喜爱的文章读,凭兴趣出发。个人由阅读兴趣不同而形成的分化性和选择性造成了学生各自阅读内容的单一性和盲目性。而有些应该阅读的经典文学名著学生又不喜欢看。由于学生存在内心渴求和外部压力的两重性,造成了阅读的混乱和片面。
在众多的阅读材料中,如何让学生选取内涵丰富,学养深厚的长篇文学名著来阅读,教师的引导与点拨,犹为重要。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好的推荐书目和正确的阅读指导对健全中学生的心灵、提高中学生的素质有重大作用,社会各方面已经形成共识。它是强调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而且语文活动课特别重视学生自主学习,特别强调直接体验,特别注意潜能发挥,特别注重个性养成,这就能使学生能体会实践的愉快,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形成良性的循环。
叶圣陶先生认为:“课外阅读须配合着教材随时进行。”因此,为了提高名著阅读的效果,应根据课堂教学的进度,适时向学生推荐名著。这样,课内与课外相互影响、相互补充、源于:论文结论范文www.7ctime.com
相互促进,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三、开展活动激发兴趣

定期举行各种读书活动,例如我们在各班级成立了班级图书角,并举行了讲故事比赛,手抄报比赛,剪报比赛,读书笔记展,演讲比赛,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学生大多情感丰富、外显,喜欢丰富多彩、形式灵活的活动,我们可把一些单调的枯燥的知识传授化为有趣的灵活的活动课,在集知识和娱乐性的活动中接受知识,化单调为灵活,化枯燥为有趣,化深奥为浅易,在一系列的活动中增长知识,激发兴趣,形成能力。正如爱因斯坦所说:“什么是素质,当我们把学校里学到的东西都忘掉之后,所剩“认识来源于实践,实践深化知识。”
初中生的思维往往表面化,缺乏应有的深度,往往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阅读只流于表象的理解,思维达到语言层就浅尝辄止,不能深入到意蕴层,领会文章的重点。阅读中多只能领会浅表层的明示信息,而发掘不出深层次的隐含信息。思维的浅露性造成了阅读的浮浅性现象。因此,教师应开展多种活动,引导学生敲开语言的物质外壳,循文明象,循文论文导读:写读书笔记,每周四篇,老师定期检查。长期坚持下来,我们的学生们在读书的同时记笔记已经成为一种习惯,这对他们来说都会是一笔财富。五、家校配合促进发展为进一步拓宽学生读书的空间,我们把读书活动从校园延伸到家庭,召开家长会,让家长明白健康的课外阅读有助于学习的提高。是学生积极能动地获得语文知识的过程,这里
悟道。
四积累笔记养成习惯
建立学生阅读记录卡,对学生名著阅读的篇目、阅读的过程、阅读的收获进行记录,教师定期组织学生对阅读记录卡检查评比,从而完成对学生名著阅读的综合评价,并采用学生自我评价与教师、家长评价相结合、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等方式,一方面以评促读、以评检读;另一方面为学生建立完整系列的名著阅读成长记录袋,描述学生、评价学生、展示学生,让学生把名著阅读留住。
督促学生写读书笔记,每周四篇,老师定期检查。长期坚持下来,我们的学生们在读书的同时记笔记已经成为一种习惯,这对他们来说都会是一笔财富。

五、家校配合促进发展

为进一步拓宽学生读书的空间,我们把读书活动从校园延伸到家庭,召开家长会,让家长明白健康的课外阅读有助于学习的提高。是学生积极能动地获得语文知识的过程,这里知行协调,听说读写有机结合,学生在阅读课中自主抉择,突出兴趣,能够在具体的阅读过程中获得许多感性认识,学生的审美需要及各种兴趣得到了满足,情感得到表现和交流,它适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这对于切实提高他们的语文素质和语文能力是大有裨益的。这样的课外阅读活动家庭与学校配合,促进阅读兴趣的发展。
语文是生活、思想、交流的工具。人的思维、交流活动是不能间断的,是离不开语言的。这就使得语文这个工具,实际上演化成了一个人的行为习惯。强调的是“长期性”,因此语文讲速成、讲应付是违背科学规律的。因此,语文只能正视这一现实。当前无论语文教改如何新,求效益,打好基础的慢功、细功不能丢。
事实证明,良好的语文阅读习惯养成了,也就体现了语文能力的提高,习惯与能力是一致的。因为,兴趣是基础,习惯是升华。有了良好的习惯,也就有了很好的人生。那么,就让我们一起同大师携手,阅读名著,共同拨动孩子们的心灵之弦吧!
参考文献: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阅读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叶圣陶《语文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