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谈农业院校高等农业院校学生择业观综述

最后更新时间:2024-04-1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9172 浏览:83477
论文导读:
摘 要:农科院校的大学生应该树立一个怎样的择业观,一直是农业院校关注的焦点。主要以研究大学生择业观的理论基础——职业匹配理论、理性选择理论、地位获得理论为基础,然后结合农科院校的专业特点,以研究高等农业院校大学生择业观的存在问题、影响因素及对策建议。
关键词:农业院校;大学生;择业观
1002-2589(2013)09-0264-02

一、概念的界定

(一)大学择业观

对于大学生择业观的直接性定义。孙国徽这样说道,择业观是指人们对于择业理性、择业动机、择业标准的根本观点和看法,是自己在社会中的职业定位,是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在择业问题上的集中体现。黄发有认为,择业观可以概括为择业意识、择业意向、择业态度、择业标准四个方面,是对择业问题的看法和态度以及处理择业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指导思想。
对于大学生择业观的限定性定义。晏开利、杨广德这样提到,大学生择业观是毕业生对选择职业的目的和意义比较稳定的根本看法和态度的集中表现,它与毕业生的自身利益和日常生活存在着紧密的联系,是毕业生个人价值观体系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通过上述比较,可以得出:首先,择业观与价值观联系紧密,可以说择业观主要是人们对职业的一种价值反映和初步判断,是价值观中的一种;其次,择业观是择业主体对于选择什么职业、为什么选择这项职业、如何实现职业等问题的根本看法和基本观点,主要是围绕职业来展开的;再次,从内涵上说,择业观与就业观类似,但择业观更能体现择业者对职业选择的主动性、独立性、积极性。

(二)农业院校

以学科门类分类的代表性学者是武书连等教授,他们从学科覆盖的维度将高校分为综合大学、理工院校、林业院校、农业院校、师范院校、语文院校、医药院校、政法院校、财经院校、体育院校、艺术院校、民族院校和职业技术院校等13类。

(三)农科大学生

在我国研究生教育学科目录中,农科包含了八个学科,分别为作物学、园艺学、农业资源利用、植物保护、兽医学、畜牧学、林学、水产学。目前我国高等农业院校设立的工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医学、教育学等学科大类中涉及农业其他“种、养、加、产、供、销”等产业链的学科货专业(如农业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农林经济管理、生物学、公共管理中的土地资源管理等),也经常归为农科。在我国高等农业院校中学生所学科目专业术语农学门类的本专科学生,通常被我们归为农科大学生。

二、相关理论基础

有关研究大学生择业观的理论基础主要是理性选择理论、职业匹配理论、地位获得理论等。
有关理性选择理论,科尔曼在其著作《社会理论的基础》中有提到。他主要指出了:“一个行动发生的可能性是行动者所期望从多种可能的行动结果中获得的功利性函数,行动者的这种行动所追求的是价值或利益的最大化。”其基本理论主要来源于以整体论方法为主的功利主义、新古典经济学、博弈理论和社会学的交换理论等。把这些基本理论具体运用到分析大学生就业观这一方面,其根本的动因就在于大学生对就业时追求效益最大化的目的。在当前特定社会大背景下面对就业,大学生将根据个人具体情况进行理性选择,并且获得自己的职业地位。
帕森斯认为职业选择有三大要素和条件,他在其“职业——人”匹配理论中提到:第一是应该明确地认识和了解自己的态度、能力、兴趣、智谋、局限和其他特征;第二是应该明确地认识和了解职业选择成功的条件、所需知识,在不同的职业岗位上所占有的优势、不利和补偿、机会和前途;第三即是保持以上两个条件的平衡。该理论告诉我们要清醒地认识、了解个人的主观条件和社会职业岗位的需求条件,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人与职业的相互适应。根据这一理论,需要大学生客观评价自己,同时也要了解社会需求,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也应当以此理论为基点,理性地引导大学生,便于他们选择适合于自己的职业。
美国社会学家PeterM.Blau和O.Duncan二人共同出版了一本书——《美国职业结构》,在该书中他们提出了众所周知的地位获得模型,对于个人的出身背景、教育程度与经济地位之间的关系,二人进行较为详细的研究,并指出个人经济地位直接受个人出身背景、教育等因素较为明显的影响。随后,地位获得模型成为学者们广泛研究的热点与焦点,并基于此产生了许多衍生模型。

三、高等农业院校学生择业观中存在的问题

社会论文导读:大体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盲目自卑导致消极等待,过分依赖导致错失良机,冷漠孤傲导致自暴自弃,浮躁不安导致不能自持,好高骛远导致举棋不定、犹豫不决”。肖传强、李娟和王峰也对此问题进行了相似的研究,认为农科毕业生目前存在的不良就业心态主要有“不了解当前就业形势,期望值较高;对自己的实力与专业缺乏认真分析,盲目攀比
上存在多种复杂的原因造成高等农业院校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可经初步分析不难得出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农业院校学生择业观中存在着一定问题。
关于择业心理,何军峰,黄红球进行了比较仔细的研究与探析,他们得出在农科毕业生的择业心理方面,农科毕业生的不良心态大体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盲目自卑导致消极等待,过分依赖导致错失良机,冷漠孤傲导致自暴自弃,浮躁不安导致不能自持,好高骛远导致举棋不定、犹豫不决”。肖传强、李娟和王峰也对此问题进行了相似的研究,认为农科毕业生目前存在的不良就业心态主要有“不了解当前就业形势,期望值较高;对自己的实力与专业缺乏认真分析,盲目攀比别人;拈轻怕重,不愿意吃苦;立志考研,不忙工作;不远工作,逃避就业。”
关于地域方位,刘红斌认为,“很多农科大学生不考虑是否能够发挥自己的才能和特长,片面追求那些物质待遇好、地理条件优越的单位源于:职称论文www.7ctime.com
。”
关于农业专业自身的薄弱性。刘红斌指出,农业是艰苦行业、基础产业,且农业行业的利润空间相对较少。

四、高等农业院校学生择业观的影响因素

高等农业院校学生择业观的树立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多种因素会在这一择业观的形成过程中起到影响的作用,大体上我们可以把这些因素分为四个部分:个人因素(价值向导、择业能力等)、家庭因素(父母期望、家庭背景等)、学校因素(学科背景、就业指导等)、社会因素(政策导向、就业环境等)。秦俭通过实证分析,在其硕士论文《当代大学生择业观影响因素研究》中指出“大学生的择业观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受着父母期望值的影响”。通过这一观点,父母的期望值应该引起我们注意,它指出了父母对孩子期望值的大小对大学生择业观的形成有着间接或直接的影响。

五、转变高等农业院校学生择业观的对策及建议

张竞乾认为,“加强就业政策与就业形势教育,帮助农科学生树立正确择业观念;加强就业观念引导,鼓励农科学生到西部和基层就业。”刘红斌指出,“加强教育和宣传,促成农科毕业生的就业观念转变;深化教学改革,提高农科大学生综合素质。”何军峰,黄红球指出,“加强毕业生的‘自尊、自信、自强’教育。教育毕业生正视现实,合理定位,靠艰苦创业求发展。重视农科学生的心理辅导,要学会自我的调适。深化教学改革,提高综合素质,加强就业指导。”
通过以上所提及的建议与对策可以看出,大部分学者提出的还是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但是有一部分学者提出的建议与对策缺乏应有的理论支撑。帮助农科专业的大学生建立起与当前农业经济发展、人才需要相适应的择业观,其实也就在一定程度上转变和改善高等农业院校学生的择业观,而这一转变和引导的过程中要把握一个原则,那就是要以择业观中所存在的问题为前提,要以对择业观产生重要影响因素为依据,若按照此种思路提出的建议和对策,那么运用到大学生理性择业观形成的这一过程中应该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六、总结
第一,对于择业观的概念,目前,不同的学者对此的认识存在着一定的争议,但他们之间也有着共同点,他们都认同择业观是价值观的一种,价值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择业观的形成。
第二,对于择业观的概念,由于不同的学者对此的认识持有不同的观点、对择业观的研究侧重点也就各异,所以对于择业观的构成要素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依据择业观形成的心理过程、择业观的概念和择业观等的因素理念,笔者认为择业观应该包含以下主要因素有:择业动机、择业意识、择业期望、择业态度。
参考文献:
孙国徽.试论大学生择业观形成及构成[J].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1996,(2).
何军峰,黄红球.农科毕业生的不良择业心态和纠正[J].高等农业教育,2001,(11).
[3]刘红斌.农科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华南农业大学,2004,(4).
[4]姚科艳.农科大学生择业观、就业服务需求与高校就业服务优化——基于对部分农业院校的调查[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11.
[5]秦俭.当代大学生择业观的影响因素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2008,(9).
[6]郭世强.大学生择业观的理性分析与思考[D].长春:吉林大学,2007.
[7]传强,李娟,和王峰.农科大学生就业存在的不良心态与合理引导[J].山东青年论文导读:evaluationoftheNewDealforYoungpeople.London:DepartmentforWorlandPensions,2002.EvanJ.Douglas,Self-employmentasaCareerChoice:Attitudes,Entrepreneurialintention,andutilitymaximization,Entrepreneurship:TheoryandPractices,Vol.26,2002.上一页123
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9).
[8]Julian R.Betts.(1995),What Do Student Know about怎样写论文www.7ctime.com
Wages?Evidences from a Survey of Undergraduates, Journal of Human Resouces,February.
[9]Michael White, Rebecca Riley. Finding from the Macro evaluation of the New Deal for Young people[M].London: Department for Worland Pensions,2002.
[10]Evan J.Douglas ,Self-employment as a Career Choice :Attitudes, Entrepreneurial intention, and utility maximization, 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s, Vol.26,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