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对于校本立足校本教研推动教师进展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0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1441 浏览:144882
论文导读:
【摘要】校本教研作为一种理论指导下的教育教学实践研究,正伴随着课程改革走进广大中小学,被视为解决教育实践中的问题,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的重要途径。如何完善校本教研新机制,将教师的教学实践与教学研究、校本培训有机融为一体,有效促进教师的持续发展,提升教师的整体素质,全面提升学校教学质量,是教育界必须面临而值得关注的热门话题。
【关键词】教研机构;教研制度;教研模式;教研特色
校本教研作为一种理论指导下的教育教学实践研究,正伴随着课程改革走进广大中小学,被视为解决教育实践中的问题,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的重要途径。如何构建有效校本教研机制,创造性地实践新课程,培养和造就一支教育理念新,教育教学水平高,有一定教科研能力的教师队伍,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是近年来备受教育界同行关注的热门话题。从目前校本教研的现状看,尽管教育行政部门在不遗余力的下发的系列文件表明了推进的决心和意愿,但决策并不代表操作,就学校层面上没有产生预期的效果,在决策与操作之间存在着较为明显的缝隙。近年来,我校十分重视校本教研工作,着力探索校本教研新机制的研究,进一步完善了校本教研制度。将教师的教学实践与教学研究、校本培训有机融为一体,有效促进教师的持续发展,提升教师的整体素质,全面提升学校教学质量,取得丰硕的科研成果。
1 建立管理机构,形成科学管理体系。
学校成立教科研领导小组,校长为第一负责人,建立“教科研领导小组--教研组--课题组--教师”的管理体系。
1.1 建立“校长室——教科室、教导处——教研组、备课组”校本教研管理机构,明确职责,畅通渠道,责任到人。
组织机构:校长室→教科室、教导处 → 教研组、备课组
↓ ↓ ↓
主要职能:决策、规划 → 组织、协调 → 落实、研究
在校长负责制的前提下,分管副校长是校本教研的决策者和带头人;学校教科室、教导处履行校本教研和教学工作的常规管理职能,履行校本研究、校本培训的组织、协调、服务等管理职能;教研组组织教师以学科为单位开展校本教研活动;备课组是校本教研的基本单位,为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定期或不定期开展研究讨论活动。
1.2 建立完善的校本教研管理体系,发挥整体功能,保证对校本教研工作实施合理、科学、有效的管理。
具体而言:
第一级教研——学校层面的教研。是由分管副校长牵头,教科室、教导处具体负责组织实施,教研组长积极配合,全体或大部分教师参与,以解决学校教育教学中的重大问题为主要目的的研究活动。
第二级教研——学科层面的教研。是在教科室、教导处的管理和指导下,由各学科的教研组长牵头,全体学科教师参与,以解决学科教学中存在的共性问题为主要目的的研究活动。
第教研——备课组层面的教研。是在教研组长的指导下,由各年级的学科备课组长牵头,备课组全体教师参与,以解决同一备课组教师教学中的共性问题为主要目的的研究活动。
2 健全教研制度,营造良好教研态势。

2.1 建立领导听课和深入教研活动制度。

领导经常深入教研活动,掌握分管学科的教学和教研情况,及时解决问题。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地听课,课后和任课教师及时交换意见,及时反馈,及时做出评价,以促进有效教学。

2.2 建立教研组校本教研制度。

要求各学科组、备课组不但要有教研活动计划,而且要认真记录每一次活动情况。
抓好各学科组的教育理论学习,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专题研究,围绕重点专题研摘自:学术论文网www.7ctime.com
究开展听课、举办观摩活动。认真总结本学科行之有效的经验,进行交流、宣传、推广,组织本学科教师参加有关的继续教育学习。

2.3 建立教师校本教研评估制度。

教科室、教导处及时掌握教师参加教研活动的情况,并把参与情况和质量纳入业务考评,并规定教师参加教研活动计入继续教育学时。在校本教研活动制度上,做到时间定、地点定、人员定、内容定。每周都安排各学科的集中备课,在备课制度上做到“五定”——定时间、定地点、定人员、定专题、定主讲人。通过实践,我校校本教研制度做到了有章可循,初步建立了依法治校、教研工作规范化的机制。

2.4 建立校本教研奖励制度。

学校先后制定了《教师校本培训有关规定》、《校本教研先进评选办法》《教育教研成果奖励办法》等,实行教师培训论文导读:理应赋予新的含义,使之发展成为“以教育智慧为载体,以建构性学习为形式,以专家教师为师傅”的“现代学徒制”,提倡“结对子”的老师之间相互学习,鼓励“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在关注“青”的学习、效仿的态度与效果的同时,也时常督促“蓝”能老而弥坚、与时俱进,这样可以有效地防止老教师成为青年教师教学行为的“回形针”。提
“四挂钩”,即与年度考核挂钩,与评优评先挂钩,与教师聘任挂钩,与绩效工资挂钩。每年召开一次校本教研总结表彰会,对校本教研成绩突出者给予奖励。

2.5 建立校本教研经费保障制度。

为了保障教师开展校本培训,提升校本教研能力,我校不断加大投入,先后建起了多媒体教室、教师阅览室,为教师办公室和培训教室配置了电脑、电视机、实物投影仪等,完善了培训设施。同时还从资金上优先解决用于派教师外出学习考察和对校本教研成绩突出的教师进行奖励。
3 构建教研平台,促进教师自主发展。
教学创新是学校核心发展力的动力,没有创新的学校,其核心发展力根本无从谈起。让教师跳出无反思的、习以为常的工作状态,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教学是校本教研制度的基础。
3.1 以“学”为起点,为教师的发展奠定基石。作为一线教师的学习要从钻研教材开始。要让具有传统色彩的“老带新”工作理应赋予新的含义,使之发展成为“以教育智慧为载体,以建构性学习为形式,以专家教师为师傅”的“现代学徒制”,提倡“结对子”的老师之间相互学习,鼓励“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在关注“青”的学习、效仿的态度与效果的同时,也时常督促“蓝”能老而弥坚、与时俱进,这样可以有效地防止老教师成为青年教师教学行为的“回形针”。提倡老教师给青年教师多一份关爱和赏识,少一点权威和严厉;企盼青年教师多一点谦虚和亲和,少一点浮躁和盲从,努力构建“发现型”、“鼓励型”、“共进型”和“合作型”的新型“师徒”关系。3.2 以“研”为生长点,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构筑脚手架。“只教不研则浅,只研不教则空”。教科研是学校教育教学的永动力,是教师高层次的成功需要,也是由一名普通教师成长为导师、成长为专家型教师的需要。学校以新课程为载体,定期举行“教研论坛”活动,每期确定一个主题,让教师们围绕教育教学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各抒己见;以教研组为“团体”,不定期的开展“学术沙龙”活动,针对同一个课例、案例,让教师们在“争论”中碰撞,在碰撞中产生智慧的“思想火花”,并在实践中得到检验与提升;以课题研究为“抓手”,为教师们搭建教学研究的“脚手架”,以期提升广大教师的研究品味。研究活动中,要关注学生,要从提高教学质量的实际需要出发,坚决摒弃研究中的“作秀”现象;要关注事件、关注细节,要围绕研究的选题和主题展开讨论与争鸣;要关注过程,要从教师原有的基础出发,关注教师在教研活动中的成长,鼓励教师积极叙说自己在教学中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通过叙事研究和案例分析等为教师自觉反思自身的教育教学提供坚实的平台。
3.3 以“思”为拓展点,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攀缘技术。如果说“学”是校本教研的基础,“研”是校本教研的抓手,那么“思”则是校本教研的有效形式,也是教师由“通识”型而“专识”型进而“博识”型的自感压力的过程。通过以“反思研究?成长”为主题的《我的困惑与思考》、《我的一天教育叙事研究》、《教育成功的智慧研究》、《听自己的一堂课研究》等实践活动,反思研究自己一天工作中的成功、失败、遗憾、收获,认真分析查找教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在工作过程中把反思研究与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切实弄清问题的现状、形成的原因及改进的对策。把开展校本教研的过程转变为解决自己工作中面临的突出问题的过程;使研究的过程成为改进完善教学实践的过程,不断提升研究的水平和层次的过程。
3.4 以“赛”为新起点,为教师的发展构建挑战的平台。“赛”既是以上“学、研、思”诸过程的总结,同时又是新过程的起点,应该说是对上述过程的检测、反馈和升华。首先,学校应经常性地开展校内的各种赛教课。这种类型的会课,不注重结果,而是注重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赛前的老教师的传、帮、带,有赛中选手的学习与交流,有赛后评委的中肯点评与参赛教师的自我反思,赛的过程就是教师自我打造的过程。其次,对于已经取得较好成绩的教师,往往会出现教学上的“高原”现象,课也能够从容自如地上,书也能驾轻就熟地教。如何提高这些教师的教学技艺?我们采取了“微格教研”的方式,将一节课全程录相,然后在集体备课期间,进行“实况转播”,教研组或集中县内名师、专家一起点评,从课题的引入到提问的语言,从引导学生感受和理解教材所呈现的知识到教学手段的运用是否合理恰当;从教学环节的设计是否体现一定的论文导读:辉煌的成绩等方面作介绍,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理论知识体系。努力赢得成功,汗水铸就辉煌,我校连续九年获得县乒乓球比赛团体第一,县单项比赛中夺冠已达35人次。8人10次获扬州市个人单打冠军。胡元君等三名同学代表市队参加省赛,夺得省青少年比赛团体冠军。何炬等六名同学被评为“国家级运动员”。我校成为江苏省中小学乒乓球协会
研究思想或有一定的理论依据到教师的教学能否面向全体学生并注重培养和保护学生的创新意识,从教学的组织能否以学生主动学习和全面发展为中心到教师的教学个性等多个方面,一一加以“指手划脚”,不仅对执教者来说是一种帮助,对参与者来说也是一次提升。经过这样“打磨”后,有效地克服了教学上的“高原”现象。
目前,我校有省、市、县级骨干教师28名,骨干教师达教师总数21.4%。一支结构合理、勇于创新、素质过硬、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正走向成熟。在研究中,教师对课改的精神有了深刻的领会,对课改的认识有了全新的提高,对课改的做法有了深刻的理解。近三年来,全校先后有300多篇教科研论文,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200多篇教师论文在省级以上评比获奖,先后30多人被评为教科研先进个人,有40多人在县、市、省优质课评比中获奖。
4 挖掘优质资源,创办特色教研课程。
实施个性化发展,办特色校本课程,树立教育品牌,是我校办学思路,也是走教育内涵发展的必然之路。近年来,我们积极挖掘优质资源,坚持不懈创特色校本课程,以乒乓球、大阅读特色校本课程带动学校工作全面发展。

4.1 乒乓球校本课程。

自上世纪七十年代,我校小乒乓、小篮球、小足球、小排球、小羽毛球等“五小球”活动在全国已有一定影响。近年来,我们根据学校实际情况,抓住小乒乓这根主线。在低年级开设乒乓球课程,普及乒乓球基本知识。我们还狠抓乒乓球训练。一是 “外借内引”,解决教练问题。在县局关心下,先后调入县教育系统乒乓球5名主力队员担任教练,聘请外系统5名同志担任陪练。二是积极争取经费,解决训练场地问题。我们经多方努力,争取县财政局、城区教办室支持,设立乒乓球专用资金,解决乒乓球项目经费短缺问题,并建成全县唯一专业化学校乒乓球馆。三是自编教材,解决训练课本问题。为了使乒乓球项目在我校更广泛地开展,我们自编了校本课程教材《乒乓球》。教材主要以乒乓球的知识、基本技能、战术、发展史、学校辉煌的成绩等方面作介绍,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理论知识体系。努力赢得成功,汗水铸就辉煌,我校连续九年获得县乒乓球比赛团体第一,县单项比赛中夺冠已达35人次。8人10次获扬州市个人单打冠军。胡元君等三名同学代表市队参加省赛,夺得省青少年比赛团体冠军。何炬等六名同学被评为“国家级运动员”。我校成为江苏省中小学乒乓球协会会员学校,扬州市乒乓球传统校。

4.2 大阅读校本课程。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我们就大力倡导课外阅读,近几年来,我们更是加大对课外阅读的投入,以大阅读带动语文教学。一是完善图书室建设。我们投入数十万元,完善图书室,补充十万多册图书,设立专项阅览教室。每间教室配备学生书橱。二是建立活动载体。大阅读提倡课内联系课外,读写结合,实行“三会两展”,“三会”即:读书报告会,(介绍近期读书情况,推荐图书);佳作欣赏会(朗读优秀习作,欣赏借鉴);故事会(讲动人故事,提高阅读兴趣)。“两展”即:读书笔记展,手抄报展。限时作文:要求学生在较短源于:论文www.7ctime.com
的时间内完成一篇符合要求的作文,读写结合,学以致用。三是开发大阅读校本课程。我们组织人员精心编辑1—6年级大阅读校本教材——《晨钟——小学语文课外读本》。《读本》有6册,适合1~6年级学生阅读,每分册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自身阅读能力、思维结构,确立了六至八个主题,分别选取中外经典名著、优美散文、历史典故、学生优秀习作、教师佳作等编入其中。四是加强大阅读课题研究。申报了省立项课题《语文课外阅读实效性探究》,在实践中摸索,用理论去指导实践。三年来,我校有30名学生在县作文竞赛中获一等奖,300多名学生文章发表在省市刊物上发表,在“亲近母语”大赛中80多名学生获奖,并获优秀组织奖。
实践证明,有效的校本教研,彻底改变了“一人演戏,大家看戏,戏散各自回家”的松散状态,逐步形成了集体研讨、人人参与、行为跟进、共同提高的教研氛围。促进了教师变独立为合作,变说教为践行,变客串为主角,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人、研究的主人、发展的主人的教研文化形成,提升了教师的专业素养,引领学校、教师及时克服职业倦怠,充分关注教育者自身资源的开发,把校本教研推上一个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