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探索渤海渤海上京城佛教文化要求

最后更新时间:2024-01-2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6255 浏览:119912
论文导读: 佛教在汉代时期由印度传入中国,发展到唐朝时期最为兴盛。唐王朝为了维护其封建统治,采取了儒、释、道并用的宗教政策。由于佛教的“四谛”、“八正道”、“十二姻缘说”的教义和空观等思想,有利于维护其封建统治,因此得到了唐朝统治者的大力推崇,信奉佛教的信众逐渐增多。据史载,公元841-846年,全国有寺庙近45000所,僧尼近
[摘 要]渤海政权堪称唐朝时期的“海东盛国”,其佛教文化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文化组成,其中渤海上京城的佛教文化是佛教文化传播兴盛的杰出代表。渤海有许多著名寺庙,并且出土了大量的佛像,城内的二号佛寺址,所遗石灯幢一座,这是渤海佛教文化之中的精品,这些都说明了渤海上京城的佛教文化之盛。佛教之中主要宗派,例如:天台宗、三论宗、法相唯识宗、华严宗、禅宗等八个宗派在渤海时期也有流行。
[关键词]佛教;渤海上京城;佛寺;佛像;石灯幢;佛教宗派
渤海王国是唐代我国东北地区由粟末靺鞨人为主体建立的地方民族政权,其从建立到亡国共经历了229年,在其全盛时代渤海政权曾拥有5京15府62州和上百个县,人口达到300万左右。渤海上京城曾两次为都,时间最长、规模最大,布局和建设也最完备,在都城和建筑方面集中代表了“海东盛国”的文化面貌。渤海是个多民族的王国,除了主体民族靺鞨人之外,还有高丽人、汉人、契丹人和扶余人等。渤海疆域广阔,宗教信仰多种多样。据历史文献和考古资料证明,佛教是渤海国的主要宗教之一。
佛教在汉代时期由印度传入中国,发展到唐朝时期最为兴盛。唐王朝为了维护其封建统治,采取了儒、释、道并用的宗教政策。由于佛教的“四谛”、“八正道”、“十二姻缘说”的教义和空观等思想,有利于维护其封建统治,因此得到了唐朝统治者的大力推崇,信奉佛教的信众逐渐增多。据史载,公元841-846年,全国有寺庙近45000所,僧尼近30万人。寺院经济也得到空前发展,佛教在社会上大为活跃,且唐代强盛的国势使佛教和其他唐文化一同传播到东亚,形成了较大范围的影响。
唐代佛教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好些宗派,其中主要有天台宗、三论宗、法相唯识宗、华严宗、禅宗、净土宗、律宗、密宗等八个宗派,这些宗派对中国乃至东北亚佛教的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也颇有影响力。渤海佛教就是在这种大背景下发展起来的。渤海向唐学习,模仿唐朝的政治、经济思想比较成熟,比较先进的制度。佛教也在此背景下发展迅速,尤其在五京地区最为突出。
渤海王室信奉佛教,其政权始建,渤海王室便派王子入唐,即请“入寺礼拜”,渤海急切的想了解盛唐佛教文化可以想见,也说明了渤海的王室早已接受了佛教信仰。关于渤海佛教始于何时,学界也有不同观点,其实,渤海佛教在渤海建国之前就应该存在了。渤海的组成中,有多个民族,渤海在高句丽旧国地区,应该已经接触到了佛教的影响,渤海建国之前应该就有了信仰的土壤。佛教在上京城内外也建立了不少佛寺,通过考古调查和发掘,到目前为止,仅上京一带就有寺院达九处之多。
例如,渤海上京城内一号佛寺址(今渤海镇西面400米处),正殿已得以发掘,其建筑规模巨大,形制比较复杂,营造工整。据勘察所知,除宫城中的

一、二号宫殿外,全城建筑物无可与之相比。可见佛教在渤海发展的程度之盛。

又如渤海上京城内二号佛寺址(今称“南大庙”),所遗存石灯幢一座。此石灯幢的造型优美,雕琢精细,堪称渤海文化遗物中的珍品。已有前辈专家学者对此进行过研究介绍。按照这些研究成果介绍,该石灯幢系用玄武岩雕刻而成,通高近6米,共用大小石材四十余块。石灯幢分幢顶、灯室、幢身、基座四个部分。幢顶为八角攒尖式,尖部环以七层叠轮,下接有镂空八窗灯室,灯室中空,每角雕有立柱、阑额、斗拱和替木,灯室下是仰莲花形石托,下接鼓形中柱,中柱之下为覆莲花形石托,基座为八角形须弥座,八面刻壶门。最下为底石,由十几块板石组成。石灯幢整体凝重浑厚,保存的相对完好,是渤海石雕艺术品难得的杰作。笔者对此,做了仔细的勘察绘图工作,发现以往学者的描述与制图之中也有不当之处,待笔者仔细梳理之后令拟他文详细阐述。与之同为上京城内二号佛寺址该寺遗物的另一遗存为大石佛。清代文献,佛像系坐像,下设莲座。像高2.45米,座高0.9米,通高3.35米。该佛像破坏严重,面目、衣纹均已不清,但体态身段之间犹显当时的制作风范,不难判断其为渤海时期的作品。现在的大石佛已非原来样貌,乃是在该遗存的基础上,添加水泥等建筑雕刻材料,为近代重新修整雕刻而成的。南大庙内的这尊石佛,不仅是渤海佛教兴盛的见证,而且也是渤海今后文化旅游的重要资源之一。
渤海上京城遗址出土了很多佛像,按照佛像材质分类,有金佛、鎏金铜佛、铜佛、铁佛、石佛、陶佛等。这些佛像的造型精美,法相论文导读:
庄严,经过学者研究分析,其基本上都有明显的唐代造像风格。渤海上京城遗址的陶佛出土也很多,很有特色。有立姿和坐姿两种,一般坐姿的高3-4厘米,立姿的高5-6厘米。坐姿的佛像以仰莲钵托之,佛像背面多环以佛光。佛座或足下有小孔或铆钉状物,也有背部有孔和铆钉的,可见它们原来是用来安装在其他建筑物体之上的。这些陶佛,一般塑造工艺比较粗糙,也有少量较精美的。另外,铜佛发现的也较多,但总体数量小于陶佛,但是塑造工艺明显精于陶佛。铜佛一般高6-10厘米,面目清晰,生动,法相庄严。这些铜佛有立姿、坐姿两种佛像,还有多手立姿观音像。大多数铜佛是鎏金的,铜佛有的面目清秀、体态轻盈;有的面目丰腴、体态丰满,大约分别体现了中唐前后的不同风格,总之,这些高档质地的佛像都是精美的工艺品。可见佛教在渤海的盛行。
特别要提到的是,1975年和1997年在上京龙泉府遗址先后出土的舍利函,为典型的渤海佛教遗存。各重函造型精美,特别是1975年出土的舍利银函,制作极为精美。函盖中间刻有火焰和祥云纹饰,边刻莲纹、忍冬纹。函身四面各刻有三个人物,中间一人形象高大,左右侍者稍矮,四面人物形象各异,皆着戎装,戴冠饰,系战裙,穿长靴,背环佛光,坐下“夜叉”,为四大天王像。其线刻技法娴熟,线条简洁流畅,体现了我国传统的工艺技法。这套舍利函中的银平脱漆匣,工艺水平和艺术价值最高。漆匣木胎,表面纹饰以缠枝忍冬纹为主,并有禽鸟图案,构图精美。图案左右对称,枝叶花朵精细真切,盛开的花朵、含苞的蓓蕾、立鸟登枝,形象生动,徐徐源于:论文标准格式www.7ctime.com
如生。这些图案是将制好的细小银丝、银片嵌入漆层加工而成,工艺十分精细入微。舍利函内装舍利子,舍利子也称“佛骨”,这是佛教徒顶礼膜拜的神圣之物,相传是佛祖火化之后遗留的结晶。舍利子一般都于函中,然后建塔供养。渤海遗址出土舍利函的地方,据推测,都是应该建有佛塔的,可惜早已坍塌无痕,无处求证了。但渤海这样精美、完整的舍利函的发现,无疑是研究渤海宗教与中原文化的关系不可多得的资料,也是渤海信奉佛教的实证。
不仅如此,据史料记载,随着佛教的推广,众多僧侣成为渤海社会的一个重要阶层。如派赴日本的渤海使臣王孝廉,不仅顶礼拜佛,并且和日本的名僧弘法大师空海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日本僧灵仙和渤海僧贞素的友谊,也为后代传诵至今。可以说,渤海是佛教向日本传布的重要渠道,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两国间文化交流、经济政治的文明进程。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仅佛教信仰这一支流,就足以证明东北同样有源远流长的历史,并与中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同时,还确认它在我国历史中占有极为特殊的地位,这些精美的佛教历史成果也为当今的文化研究,提供了切实可靠的依据和佐证。
参考文献:
宁安县文管所、渤海镇公社土台子大队.黑龙江省宁安县出土的舍利函.文物资料丛刊(第2辑),1978.
朱国忱,魏国忠,著.渤海史稿.黑龙江文物编辑室,1984.
[3]邱明洲,著.中国佛教史略.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6.
[4]朱国忱,金太顺,李砚铁,著.渤海故都.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6.
[5]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著.六顶山与渤海镇.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
[6]魏存成.渤海考古.文物出版社,2008.
作者简介:关燕妮(1974-),女,现工作于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