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阐释探究化学教学中“—发现”教学方式

最后更新时间:2024-01-2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6883 浏览:22984
论文导读:
学习过程是学生对知识的自主感知与领悟过程。因此,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应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获得知识。“探究—发现” 教学模式是实现上述目标的有效教学模式。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点体会。

一、创设情境,唤起发现

在“探究—发现”教学模式中,情境创设是基础与前提,是诱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的有效途径。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可紧扣教学目标,以学生原有生活经验与知识结构为出发点,发掘与新知学习相关的启发性与趣味性现象来设置教学情境,如录像、故事、实验、图画等均可作为情境素材,以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有效导入探究课题。
例如,在讲“硫酸型酸雨的形成与防治”时,教师可参考学生收集的与酸雨及其危害有关的资料,利用图片资料、影视录象等,激发学生的探究与发现。情境1:美国化学家Smith在1872年首先提出了“酸雨”一词。情境2:自1974年起,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每年确定一个主题,组织“世界环境日”的活动,其中1983年的主题是防治酸雨。情境3:在1985年,几场酸雨过后,我国重庆南山2。7万亩马尾松死亡过半,四川奉节县9万亩华山松全部枯死。提问:酸雨危害如此之大,那么导致“酸雨”的罪魁祸首是谁?如何有效防治酸雨?这样,将学生引入学习情境中,调动学生发现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二、质疑猜测,开展发现活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起着指导、引导作用,为学生提供一定的探究情境,却并非向他们呈现现成知识,而是让学生变为探究者,积极思考与探索。因此,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使其愿意自主发现问题,激发探究动力,主动学习。如让学生参与到提问过程中,师生挑选共同有兴趣的化学问题加以探究,并大胆假设与猜测。另外,教师可适当穿插化学史知识。如根据教学内容,介绍一些化学家的科学探究与发明史、科学故事等,让学生意识到化学史本身就是探究史,是探究的科学,从而增强学生的探究意识,并积极融入探究活动之中,学会发现。
例如,在讲“酸源于:毕业总结范文www.7ctime.com
雨”时,要想了解酸雨形成的原因,找出其防治措施,则需要先了解硫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然后师生可确定探究内容,如探究SO2的性质及其应用:①硫酸型酸雨中硫元素是由何处来的?②燃烧产生的SO2是如何转变成酸性物质的?③根据所提供的材料,假设与猜想SO2具有哪些化学性质?运用哪些实验可以加以验证?实验之后,要求学生汇报自己发现的情况。

三、自主探究,深入体验实践

在这一阶段,主要是引导与组织学生融入探究活动。这包含了探究步骤与方法的设计、材料的选取、探究注意事项等,从而让学生更好地进行实践体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对于教师所讲,学生不一定就会明白;对于自己所看到的,学生也不一定可以长久记忆。而若通过学生亲身体验,使其用自己的话来表述观察到的化学现象,总结出化学结论,然后教师予以点评与补充,那么学习效果会更好,学生也能牢固记忆知识。因此,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学生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发现问题,在亲自实践中理解与记忆知识。
例如,在讲“含硫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后,教师可设计多种课外探究任务,让学生自主选择,使其在探究活动中发展发现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探究活动1:根据不同时段提取当地某次降水的雨水样品,然后测量每时段的雨水pH(借助pH试纸粗略测量,条件允许可与当地环保部门联系,借助pH计准确测量;亦或由环保部门收集当地的雨水pH的有关信息),同时做好记录,求出本次降水的pH平均值。然后依照所学知识来分析此次降水是否属于酸雨。若是,则说明当地形成酸雨的原因,同时联系当地实情提出酸雨防治建议。若不是,则分析当地不易形成酸雨的原因。
探究活动2:现有两瓶20%的稀硫酸溶液与98%的浓硫酸溶液。请依照所学知识,自设实验方案,利用化学方法来鉴别这两瓶溶液,然后填写实验报告。
实验方案(简述)12实验现象12现象解释、化学方程式对于这些学习任务,学生可分组进行探究,相互交流自己的看法,获得共识。当学生探究之后,教学中教师可要求学生分组展示学习成果,分享探究过程与发现的结论,相互补充,相互启发,相互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