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简谈疲劳视疲劳中医辨证分型及相关因素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0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1997 浏览:146507
论文导读:候出现频率较高的有眼干涩、眼疲倦、眼眶酸胀、眼胀痛、视力减退、视物模糊、眼酸、颈肩酸痛、疲倦(频率50%);视疲劳症候积分较高的有眼干涩、眼疲倦、眼胀痛、眼眶酸胀、视力减退、视物模糊、颈肩酸痛、耳鸣、疲倦、眼瘁、眼酸、记忆力减退(积分200分);症候出现频率及积分均较高的有眼干涩、眼疲倦、眼胀痛、眼眶酸胀、视物
摘要:目的通过对视疲劳患者症状体征等进行调查,初步探讨现代条件下视疲劳患者的中医辨证分型规律及其相关因素。策略通过文献考证、专家咨询等,设计视疲劳临床病例调查表,对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眼科门诊确诊为视疲劳的111例患者采集一般资料及中医四诊信息,进行视力、验光、隐斜、眼压、角膜上皮荧光素染色等检查,将患者各症状、体征、舌脉量化后作为症候变量录入计算机,建立数据库。运用SPSS17.0软件对一般资料、症候频数及症候积分进行描述性统计浅析,对整理后的症候变量及临床证型运用K类中心聚类法进行样品聚类浅析,将其分为四类,结合中医论述及专业知识,对症候聚类类中心进行辨证,确定各聚类证型,并与临床证型及其聚类结果进行比较。结果1.111例视疲劳患者中,男性31例(27.93%),女性80例(72.07%)。对男性女性例数构成比进行比较,差别有统计学作用(P0.01);对视疲劳各分级中男性女性发病率进行比较,差别无统计学作用(P0.05)。2.111例视疲劳患者中,有着屈光不正者101例(90.99%)。3.111例视疲劳患者中,轻度视疲劳65例(58.56%),中度视疲劳36例(32.43%),重度视疲劳10例(9.01%)。对视疲劳各分级构成比进行比较,差别有统计学作用(P0.01),分别进行两两比较,差别有统计学作用(P0.01)。4.111例视疲劳患者中,视疲劳症候出现频率较高的有眼干涩、眼疲倦、眼眶酸胀、眼胀痛、视力减退、视物模糊、眼酸、颈肩酸痛、疲倦(频率50%);视疲劳症候积分较高的有眼干涩、眼疲倦、眼胀痛、眼眶酸胀、视力减退、视物模糊、颈肩酸痛、耳鸣、疲倦、眼瘁、眼酸、记忆力减退(积分200分);症候出现频率及积分均较高的有眼干涩、眼疲倦、眼胀痛、眼眶酸胀、视物模糊等。5.对111例视疲劳患者的症候、舌脉进行K类中心聚类,聚为四类,经辨证结果为第一类(肝肾阴虚)68例(61.26%)、第二类(肝肾阴虚夹气滞)22例(19.82%)、第三类(肝肾阴虚夹湿)13例(11.71%)、第四类(肝肾阴虚夹湿夹气滞)8例(7.21%),与临床辨证结果基本相符。6.视疲劳患者111例中,轻度视疲劳65例,中度视疲劳36例,重度视疲劳10例,对四个聚类类别中视疲劳轻度、中度、重度各分级情况进行两两比较,第一类与第三类比较、第二类与第四类比较差别均无统计学作用(P0.05),其他各组之间比较差别有统计学作用(P0.05)。结论1.视疲劳发病率由高到低依次是轻度、中度、重度,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视疲劳各分级中女性与男性发病率不有着差别性。2.视疲劳以眼局部症状为主,伴随全身不适,与精神因素相关。其常见症状出现的频率由高到低依次为眼干涩、眼疲倦、眼眶酸胀、眼胀痛、视物模糊、眼酸、颈肩酸痛、疲倦、眼痒、记忆力减退、太阳穴胀痛、头额闷痛等。3.视疲劳中医证型大致可分为肝肾阴虚、肝肾阴虚夹气滞、肝肾阴虚夹湿三型,以肝肾阴虚最为多见,部分证型为复合证型。4.视疲劳的病因主要有过用目力、近视、远视、老视、情志内伤、饮食偏嗜、湿邪内生,以过用目力、近视、远视、老视为最主要因素。病机以虚为主,虚实夹杂,以阴虚为主,常夹郁夹湿。病位以肝、肾为主。关键词:视疲劳论文中医证型论文相关因素论文聚类浅析论文
本论文由www.7ctime.com,需要论文可以联系人员哦。中文摘要2-4
Abstract4-9
缩略词9-10
引言10-11
1 探讨目的11
2 探讨策略11-15

2.1 调查表设计11

2.2 调查策略11-15

2.3 统计学浅析策略15

3 探讨结果与浅析15-25

3.1 一般资料15

3.2 视疲劳各性别与发病年龄15-16

3.3 视疲劳各分级分布16-17

3.4 视疲劳各分级与性别分布17

3.5 常见症候的频数及积分分布17-20

3.6 视疲劳常见舌脉的频数分布20-21

3.7 精神类症状频数及积分分布21

3.8 主要症候、舌脉聚类浅析21-23

3.9 视疲劳各分类与分级23

3.10 视疲劳临床证型总体分布23-24

3.11 视疲劳临床证型聚类浅析结果24-25

4 讨论25-32

4.1 祖国医学对视疲劳的认识和探讨25-26

4.2 现代医学对视疲劳的认识和探讨26

4.3 视疲劳中医辨证分型及相关因素浅析26-31

4.4 聚类浅析在中医证型规范化探讨中的运用31-32

5 结论32-33
不足与展望33-34
致谢34-35
参考文献35-37
文献综述37-48
参考文献45-48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著及科研成果48-50
附表5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