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探讨多态性外阴白色病变中医辨证分型与HLA-A\B\DRB1基因多态性关联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2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8743 浏览:124520
论文导读:认识11-251.1病因学及发病机制12-171.2病理组织学探讨17-191.3现代治疗进展19-252祖国医学对外阴白色病变的认识25-322.1病名溯源252.2病因病机25-272.3中医辨证分型27-282.4现代医家对本病的治疗进展28-323HLA基因与疾病32-433.1HLA基因介绍32-343.2HLA基因多态性与疾病联系的探讨34-413.3HLA与本病41-43第二部
摘要:目的探讨HLA-A\B\DRB1基因多态性与中国汉族妇女外阴白色病变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以而探讨遗传易感因素相互作用对外阴白色病变发生和进展的影响,为进一步探讨提供参考。策略采取PCR-SSP策略对中国汉族妇女外阴白色病变的硬化性苔癣肝肾阴虚型40例(A组)、硬化性苔癣肝经湿热型36例(B组)、鳞状上皮增生肝肾阴虚型36例(C组)、鳞状上皮增生肝经湿热型38例(D组)和正常中国汉族妇女62例(对照组)进行HLA-A\B\DRB1基因多态性关联检测浅析。结果结果表明:HLA-B*15等位基因在外阴白色病变各组出现频率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有极显著性差别(P0.001);HLA-DRB1*12等位基因在A、B、D组中出现频率也较高,与对照组相比有极显著性差别(P0.001),其中B组差别尤为显著;而HLA-B*40等位基因在A、C、D组中均呈低表达,与对照组比较亦有极显著性差别(P0.001)。HLA-A*02等位基因在C组中出现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极显著性差别(P0.001)。结论HLA-B*15等位基因可能是中国汉族妇女外阴硬化性苔癣与外阴鳞状上皮增生(肝肾阴虚与肝经湿热型)的易感基因。HLA-DRB1*12等位基因可能是外阴硬化性苔癣(肝肾阴虚与肝经湿热型)及鳞状上皮增生(肝经湿热型)的易感基因,而与鳞状上皮增生(肝肾阴虚型)无相关性;其中HLA-B*15等位基因是最主要的。HLA-B*40等位基因可能是中国汉族妇女外阴硬化性苔癣(肝肾阴虚型)及鳞状上皮增生(肝肾阴虚与肝经湿热型)的保护性基因,而与硬化性苔癣(肝经湿热型)无相关性。HLA-A*02等位基因可能是中国汉族妇女鳞状上皮增生(肝肾阴虚型)的保护性基因。HLA-DRB1*12、HLA-B*40及HLA-A*02等位基因在各组中的显著性差别提示了中医辨证分型的物质基础和异质性,对外阴白色病变的诊断、治疗、预测和中医辨证分型都具有重要作用。关键词:外阴白色病变论文中医辨证分型论文HLA-A\B\DRB1论文基因多态性论文聚合酶链反应(PCR)论文
本论文由www.7ctime.com,需要论文可以联系人员哦。英文缩略词表4-5
中文摘要5-7
ABSTRACT7-9
前言9-11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11-43
1 现代医学对外阴白色病变的认识11-25

1.1 病因学及发病机制12-17

1.2 病理组织学探讨17-19

1.3 现代治疗进展19-25

2 祖国医学对外阴白色病变的认识25-32

2.1 病名溯源25

2.2 病因病机25-27

2.3 中医辨证分型27-28

2.4 现代医家对本病的治疗进展28-32

3 HLA基因与疾病32-43

3.1 HLA基因介绍32-34

3.2 HLA基因多态性与疾病联系的探讨34-41

3.3 HLA与本病41-43

第二部分 外阴白色病变患者中医证型分布特点调查43-50
1 材料与策略43-44
2 结果44-47
3 讨论47-50
第三部分 外阴白色病变与HLA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探讨50-74
引言50-52
实验探讨52-59

一、实验资料52-56

1 探讨对象52-55
2 实验室及主要仪器55
3 主要试剂55-56

二、实验策略56-59

1 基因组DNA提取56-57
2 PCR-SSP57
3 琼脂糖凝胶电泳57-58
4 统计学浅析58-59
结果59-64
1 HLA-B~*1 5等位基因频率在5组探讨对象中的分布59
2 HLA-B~*40等位基因频率在5组探讨对象中的分布59
3 HLA-DRB1~*12等位基因频率在5组探讨对象中的分布59
4 HLA-A~*02等位基因频率在5组探讨对象中的分布59-64
结论64-65
讨论65-74
1 外阴白色病变的免疫遗传学探讨65-66
2 肝肾阴虚型与肝经湿热型是外阴自色病变的主要证型66-67
3 外阴白色病变的中医辨证分型与HLA的相关性67-71
4 中医体质论述与外阴白色病变的中医辨证分型71-74
参考文献74-84
附图84-87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87-88
致谢88-89
个人介绍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