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简谈应用题小学运用题教学革新深思书写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1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4383 浏览:10684
论文导读:用题教学的训练价值,从而形成了以单纯的抽象数量关系分析、解答形式化的应用题以及形式化的解答过程为基本特征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过于强调系统逻辑性,教学方法过于强调思维训练性而忽视了现实性和应用性,使应用题远离了学生生活,断开了数学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它使一部分学生在应用题面前丧失自信。对生活中的许多数学问题
【摘要】应用题教学在整个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应用题教学对于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巩固所学的知识有着重要的意义。随着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内容的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传统的应用题教学应必须进行改革。
【关键词】应用题;数学教学;学生
2095-3089(2012)12-0274-01
1应用题教学应改变以训练思维为目标的做法
训练学生的思维,特别是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无疑是应用题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以往如此,现在和将来同样不应放弃。然而,我们过于强调应用题教学的训练价值,从而形成了以单纯的抽象数量关系分析、解答形式化的应用题以及形式化的解答过程为基本特征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过于强调系统逻辑性,教学方法过于强调思维训练性而忽视了现实性和应用性,使应用题远离了学生生活,断开了数学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它使一部分学生在应用题面前丧失自信。对生活中的许多数学问题熟视无睹,不会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来思考、提出或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导致了学生数学能力发展的片面性。
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价值取向应朝多元化拓展,数学观念、数学应用意识、解决问题的策略性和创造性、对问题解决过程的体验等都应成为应用题教学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
2应用题教学内容应体现现实性
新修订的《小学数学教学大纲》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加了“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等内容,不仅要求应用题选材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而且要求“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
现实的生活材料能激发学生研究问题的兴趣,产生亲切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隐藏着丰富的数学问题,这有利于学生体验到学习应用题不仅仅表现为列式解答,而要更多的关注社会,对生活现象提出数学问题,成为有数学头脑的人。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关注社会、关注学生的生活,才能提出、提供生活中的现象与问题,引导学生去观察、去解释、去解答。
3信息呈现应具有灵活性、开放性
以往应用题教学曾给学生传输了这样一个误区,即任何数学问题都具有完整的结构:包括“适量”的条件、“唯一”的答案、相对“程式化”的数量关系等。然而我们都知道,现实生活中“真实”的数学问题并非如此。恰恰相反,几乎没有一个问题拥有的条件是恰好的,问题答案有时也不唯一。
同时,我们对“应用题”内涵与外延的理解过于狭窄。应该转变观念,更加宽泛的理解应用题。应用题应更多的成为学生应用数学的载体,而不仅仅是一种数学题。这样,应用题就不必过多的拘泥于形式。在呈现方式上应体现动态性,改变以往的内容陈旧、叙述单一的标准板式,换之以更加新颖、灵活和更加现实的方式。如图画、对话、模拟演示、表格等都应当成为应用题的呈现方式。应重在提供给学生适量的信息,而不一定是完整的题目,促使学生对已有信息进行分析,建构联系,得出某种结论或提出某些问题。信息的呈现不一定一次到位,可分步呈现,或让学生自主呈现,应该使每个学生都成为提供信息的主体,变以往学生坐等信息为主动的提供、获得信息。
其次,教学中所呈现的信息应该尽可能的体现开放性。为解决某个问题而提供的信息可以不足,也可以有冗余,促使学生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研究,或补充或筛选,以获取有效信息,提高处理信息的能力。
4解题策略应多样化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大纲的要求。我们平时在分析一个问题时,通常所用的数学语言的句式大多是:“要求……就必须知道……”、“要知道……就一定先知道……”之类。显然,这对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线形思维能力,是大有好处的。但同时也产生了弊端:学生的思维被套进一个固定的模式。这不但不利于学生灵活地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尤其不利于创新思维的发展。创新思维的本质在于变通。它要求学生能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视角出发,独辟蹊径,产生独特的、与众不同的新思路、新想法。象“必须”、“一定要”等带有思维指向性、规定性的数学语言,往往会使学生的思维呆板。
要提倡分析方法、解答方法的个性化。源于:毕业论文致谢格式www.7ctime.com
以论文导读:计量、统计等教学内容是从生活中来并应用到生活中去的,也是应用性问题。所以应用题教学应当紧密结合这些教学内容进行。一个数加上或减去接近整百、整千数的速算,可以利用学生买东西的生活经验发现和理解算法。教师可以创设这样的生活情境:妈妈带了225元钱去买衣服,每件衣服198元,妈妈可以怎样付钱,还剩多少元?学生可以想
往的应用题教学,教师指令性要求太多,学生自主性机会较少,很多要求仅仅是为了达到解题过程的完整与规范。例如,习以为常的做法,教师教学时要求全班学生按“读题审题——摘录条件问题——画线段图——列式解答”的程序进行,致使学生的思维僵化,没有个性、创造性。因此,要淡化应用题的解答方法及过程的标准化要求,变“只有正确且符合规范的解答”才得到肯定的做法为“只要思维、策略有效”即能得到肯定的观念。
应重视直觉猜测、数形结合、合理想象、数学实验等非常有特色的解体策略的运用。如教学《工程问题》时,提出问题以后,可让学生进行猜想,然后想办法验证。有的猜想12.5天完成,有的猜想6天、7完成……这些猜想都其合理的成分,通过验证去研究、去修正。这样将学生自己在思维过程所必然要碰到的各种疑问、困难和障碍都暴露出来。使学生经历一个从“迷茫”到“清晰”,从“非正规化”到“正规化”,的过程。
教学中不要追求“一步到位”,要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不要追求“统一化”,应当致力于“多样化”、“合理化”,以使得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成为可能。当然,并不是说不要“最优化”。最优化是数学的魅力之一。然而,在过去的教学中,往往一开始就让学生追求最好、最简捷的解法。致使学生无法体会、体验到其“最优化”的合理性。追求“最优化”应当成为学生自觉的、长期的过程。
5应用题教学应融入到计算、几何、量的计量、统计等教学中
传统的应用题教学与计算、几何、量的计量、统计等教学是割裂开的。事实上,应用题教学应是应用性问题的教学。计算、几何、量的计量、统计等教学内容是从生活中来并应用到生活中去的,也是应用性问题。所以应用题教学应当紧密结合这些教学内容进行。
一个数加上或减去接近整百、整千数的速算,可以利用学生买东西的生活经验发现和理解算法。教师可以创设这样的生活情境:妈妈带了225元钱去买衣服,每件衣服198元,妈妈可以怎样付钱,还剩多少元?学生可以想出多种方法,其中有的借鉴买东西时“付整找零”的经验得出先付200元,再用25元加找回2元的方法。在此基础上抽象出225-200+2的算式,探究出速算的方法。
总之,我们要更新观念,突破一些条条框框的束缚和制约,真正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立足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立足于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与基本数学素养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