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试谈制备脂质体制备和电融合实验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2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8944 浏览:34704
论文导读:
摘要:脂质体是磷脂双分子层膜在水相中组装成的内部为水相的闭合囊泡。脂质体具有双亲性、生物相容性,和细胞膜及细胞器膜具有类似的结构,在美容、食品、医药和生物化学探讨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运用。粒径大于1μm的大脂质体是一种常用的转染工具,另外它还是很好的探讨细胞功能的工具,可以作为微反应器来模拟细胞或细胞器,探讨体内的生物化学反应,以及细胞膜的结构、功能和膜穿孔、融合的机制等。大脂质体的制备策略主要有传统的薄膜蒸发法、两相蒸发法和新兴的电场制备法、微流制约备法等,各种策略制备得到的脂质体具有不同的特性。脂质体融合技术能够促发微量物质间的反应,模拟体内细胞或细胞器内的生物化学反应,实现在微观水平对生命体内的各种生物化学反应进行探讨。另外在基因转染、细胞器监测、药物定点传送和细胞膜蛋白的生物物理学探讨等方面有很重要的作用,还可作为探讨细胞膜融合机理的模型。对脂质体融合技术的探讨经历了物理推动融合、脂质体群电融合、微操作-电脉冲结合的融合法等几个进展阶段。其中微操作-电脉冲结合的脂质体融合法实现了对脂质体的可控融合,与其他策略相比具有精确操作、可制约性强、融合率高等优点,但仍有着设备昂贵、操作策略复杂、耗时长等缺点。近年来,又涌现出一种基于微电极芯片的脂质体电融合技术。本课题组研制了多种电融合芯片,并成功运用于多种细胞的高效率电融合。脂质体融合和细胞融合的本质都是膜融合。为了制备一种适合于脂质体电融合的微电极芯片,本论文将利用课题组已有的电融合芯片进行脂质体电融合实验,摸索脂质体融合的条件,为进一步开展脂质体-细胞融合和脂质体电融合芯片的研制奠定基础。本论文首先对薄膜分散法、两相蒸发法、电场制备法等大脂质体制备策略进行了比较实验探讨,同时探讨了胆固醇含量以及离心处理对大脂质体稳定性的影响,并最终制备电融合用的脂质体悬液。然后利用课题组现有的两种电融合芯片分别搭建了实验平台,在平台上开展了脂质体电融合的相关实验:基于PI基底的电融合芯片和基于硅玻基底的电融合芯片上的脂质体排队实验探讨;基于硅玻基底的电融合芯片上的脂质体电融合实验探讨。在脂质体排队实验探讨中,用基于硅玻基底的电融合芯片实现了脂质体排队,并且排队率较高。在脂质体电融合实验中,观察到了脂质体融合的现象。关键词:大脂质体论文制备论文排队论文电融合论文
本论文由www.7ctime.com,需要论文可以联系人员哦。摘要3-4
ABSTRACT4-8
1 绪论8-19

1.1 脂质体概述8-10

1.1 脂质体的分类8-9

1.2 脂质体的运用9-10

1.2 脂质体制备策略探讨近况10-14

1.2.1 传统制备策略10-11

1.2.2 新兴制备策略11-14

1.3 脂质体融合技术探讨近况14-17

1.4 课题的探讨作用、目的和内容17-19

1.4.1 探讨作用17-18

1.4.2 探讨目的18

1.4.3 主要探讨内容18-19

2 脂质体形成和电融合机制19-25

2.1 脂质体形成的机制和条件19-20

2.2 脂质体电融合的机制20-25

2.1 脂质体电场中排队的机制20-22

2.2 脂质膜电穿孔的机制与模型22-24

2.3 脂质体电融合的机制与模型24-25

3 大脂质体的制备实验探讨25-38

3.1 主要仪器和试剂25-27

3.

1.1 主要仪器及装置25-26

3.

1.2 主要试剂和材料26-27

3.2 实验策略27-30
3.

2.1 薄膜分散法27

3.

2.2 两相蒸发法27-28

3.

2.3 载玻片上制备法28

3.

2.4 电场制备法28-29

3.

2.5 大脂质体稳定性实验探讨29-30

3.

2.6 鉴定实验结果的策略30

3.3 结果与浅析30-36

3.1 薄膜分散法30-32

3.2 两相蒸发法32

3.3 载玻片法32

3.4 电场制备法32-36

3.5 大脂质体稳定性探讨36

3.4 小结36-38

4 基于微芯片的脂质体电融合实验38-54

4.1 探讨内容和思路38

4.2 主要仪器和材料38-43

4.

2.1 电融合芯片介绍38-42

4.

2.2 主要仪器42-43

4.

2.3 主要材料和试剂43

4.3 实验策略43-45
4.3.1论文导读:讨50-545总结与展望54-575.1课题取得的进展545.2不足和展望54-57致谢57-58参考文献58-61附录61A.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专利目录61B.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61上一页12
融合用脂质体悬液制备43
4.

3.2 设备调试43-44

4.

3.3 脂质体排队实验44

4.

3.4 电脉冲对脂质体形态的影响44-45

4.

3.5 脂质体融合实验45

4.4 结果与讨论45-54

4.1 脂质体排队实验45-49

4.2 脉冲幅度对脂质体形态的影响49-50

4.3 脂质体电融合实验探讨50-54

5 总结与展望54-57

5.1 课题取得的进展54

5.2 不足和展望54-57

致谢57-58
参考文献58-61
附录61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专利目录61
B.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