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谈谈发展中国家进展中国家出口商品结构论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2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7003 浏览:23078
论文导读:本要素之后,论证在没有劳动生产率差异的条件下依旧可以贸易的条件,那就是两国的要素禀赋不同。其模型大体逻辑是:以各国要素比例的不同导致投入要素存在差异,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由要素的差异推出生产产品的成本差异,并导致产品差异进而最终导致的国际贸易。结论为:一国会生产和出口相对要素丰裕的商品,进口
摘要:文章以发展中国家或地区为定位视角,从具有代表性的国际贸易理论中抽取关于出口商品结构的理论综述,评价各理论的效应及适用性,组成发展中国家出口商品结构论。
关键词:出口商品结构比较优势论幼稚产业论
一、引言
就目前为止,并不存在一个完整的关于出口商品结构的理论,但是众多的国际贸易理论中都有关于出口商品结构的理论概述,那么这就需要在研究出口商品结构时,对这些理论进行梳理,从中找出适应于不同研究对象的商品结构的综述。本部分内容尝试性的以发展中国家或地区作为研究视角,从众多的国际贸易理论中抽取适应于发展中国家的出口商品结构论。
虽然对于国际贸易理论的划分存在各种类别,但如果按其理论的政策倾向划分,无疑只有自由与保护之争。虽然现实中绝对自由与绝对保护的贸易政策并不存在,不同类型的经济体会根据自身利益在自由与保护区间中游走,但并不妨碍理论上的大致梳理。那么归属以自由贸易倾向的代表性理论则属传统贸易理论中的比较优势论;而强调保护贸易为核心的则隶属于广义上的幼稚产业论。下面主要分析这两大理论基础上的出口商品结构。

二、比较优势理论基础上出口商品结构

国际分工理论的主线是比较优势理论,虽然在对H-O理论提出质疑之后所产生的各类新贸易理论似乎与比较优势理论分立了,但是如果深入分析依旧可以看出后续理论是在对比较优势理论进行修正后的新解,或者以放松比较优势理论的假定,或者顺应国际贸易发展的新趋势对其进行拓展,但不可回避的是,追逐这些理论的渊源,依旧是以比较优势理论作为基础。

(一)传统比较优势论的理论概述

传统比较优势理论主要包括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理论,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以及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其中,李嘉图理论和H-O理论被视为整个国际贸易学研究中的核心和基石 。斯密的绝对成本论是以劳动为单一投入要素,通过比较两国产品的生产成本来确定各国的各自绝对优势,进而结论为一国应该生产和出口具备绝对优势的产品。由于斯密理论的缺憾,单一的绝对成本比较难以解释发达与发展中国家、富国与穷国的贸易模式,为此李嘉图以相对成本去替代绝对成本,用两国生产产品的相对成本比较来确定各国的比较优势,从而为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分工确定了指导原则。斯密和李嘉图的模型均以劳动力作为单一要素投入,且贸易是因为各国劳动生产率的差异才得以展开的。如果两国间两种产品之间的劳动生产率相等,那么两国之间就不存在贸易的基础。因而李嘉图模型难以解释在没有劳动生产率差异上的贸易模式。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和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在加入资本要素之后,论证在没有劳动生产率差异的条件下依旧可以贸易的条件,那就是两国的要素禀赋不同。其模型大体逻辑是:以各国要素比例的不同导致投入要素存在差异,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由要素的差异推出生产产品的成本差异,并导致产品差异进而最终导致的国际贸易。结论为:一国会生产和出口相对要素丰裕的商品,进口相对要素稀缺的商品。之后新赫——俄模型(又称范尔威模型)考察了在产品具备垂直差异条件下的产业内贸易模式,认为资本相对丰裕的国家会出口资本密集产品中高质量的品种,而劳动丰裕的国家会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和资本密集型产品中的低质量品种 。

(二)建立在比较优势理论上发展中国家的出口商品结构

按照传统比较优势理论的阐述,可以抽取这样一个观点:一国的外贸发展战略需集中于其本身所拥有的比较优势。发展中国家劳动丰裕,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上具有比较优势,那么比较优势理论上的出口商品结构就应该是发展中国家以出口初级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的出口结构。按照这种贸易模式进行国际分工,发展中国家势必处于依附地位。发展中国家处于国际分工链条的低级层次,发达国家处于高级层次,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按照比较优势所确定的贸易模式虽然可能获取贸易利益,但过分强调比较利益可能会钝化发展中国家从事产业结构升级的动力或勇气,进而陷入“比较优势陷阱”。

三、幼稚产业论上的出口商品结构

(一)幼稚产业论介绍

传统比较优势理论都预设了发展中国家在国际分工中的依附地位,进而该理论势必会遭致处于落后地位的发展中国家学者的质疑。德国经济学家李斯特在《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中对比较优势论进行批判,提出了以保护幼稚产业为核心的贸易保护理论。我们将其界定为狭义的幼稚产业论。李斯特认为:按照李嘉图的比较优势论开展对外贸易,虽然对摘自:学术论文格论文导读:产业论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幼稚产业论的延展。我们将其成为新幼稚产业论。战略性贸易政策提供了商品结构优化的一种新思路。即强调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一国对外贸易的核心是通过外力作用,促成国内战略性部门的发展,从而形成国际竞争优势、扩大市场份额。而这一外力作用可以归结为政府的干预措施。具体表现在:以出口补贴为国
式www.7ctime.com
落后国家而言可以获取贸易利益,但进口商品会抑制本国同类产业的发展,使落后国家长期处于落后地位。因此,应该选择那些对国家独立自主和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且面临着其他国家强有力的竞争且又无法与其他国家此类产业相抗衡的产业进行保护。对幼稚产业实施保护关税政策,虽然一开始损失了一些贸易利益,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后,这些产业会成长起来成为主导产业甚至是该国的支柱产业,从而实现一国产业结构的升级,并进而为出口商品结构的升级提供支撑。
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形成的“新贸易理论”特别是基于新贸易理论的战略性贸易政策可以看作幼稚产业论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幼稚产业论的延展。我们将其成为新幼稚产业论。战略性贸易政策提供了商品结构优化的一种新思路。即强调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一国对外贸易的核心是通过外力作用,促成国内战略性部门的发展,从而形成国际竞争优势、扩大市场份额。而这一外力作用可以归结为政府的干预措施。具体表现在:以出口补贴为国内垄断厂商争夺市场份额,以关税来抽取外国垄断厂商的利润,以进口保护促进出口这三个论点。通过恰当的政策措施使用,来为国内战略性产业的对外扩张提供支持。

(二)幼稚产业论基础上的出口商品结构

幼稚产业论的核心是为通过贸易或非贸易政策的使用,来实现一个国家或地区产业结构的升级,进而改变出口商品结构的现实比较优势特征,出口战略性部门或幼稚产业部门的商品。幼稚产业论总体上为发展中国家产业结构高级化进而商品结构高级化提供了理论支撑。只不过狭义的幼稚产业论更多的是侧重落后国家的经济自立,而广义上的幼稚产业论则并不仅仅强调自立,而且强调对于国际市场的扩张。
虽然幼稚产业论渗透进了国家利益,强调了国家的独立自主性,但是无论是狭义的或者广义的幼稚产业论都存在较多的问题,使得发展中国家在外贸发展战略上难以有太大作为,具体表现在:

1、幼稚产业或战略性产业难以界定

现实中对于源于:论文大纲怎么写www.7ctime.com
幼稚产业的界定标准存在着较大的问题。虽然存在着诸如以强调规模经济基础之上的未来成本优势的穆勒标准,以强调预期利润高于保护成本的巴斯塔布尔标准,以强调外部经济效应的肯普标准以及根据要素禀赋和比较成本的动态变化所确定的小岛清标准,但是这些标准内涵并非没有矛盾,比如肯普标准就认为即使不符合穆勒标准或巴斯塔布尔标准,只要存在强大的外部经济效应就应提供保护,而小岛清的标准则内涵更广。因而对于政府来说幼稚产业的选择难度较大。如果界定不准,就会选择所谓“伪幼稚工业” ,进而产生净损失。而新幼稚产业论或者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实施问题,也存在着对于战略性部门的选择的信息不对称性,通常政府在对于信息的捕捉上一方面存在着较少的真实信息,比如政府要评估本国厂商相对外国厂商的竞争地位就存在困难;另一方面,政府又会存在较多的无用信息,主要是政府初始确定其战略性部门的过程中要受到来自利益集团的影响,利益集团的压力或者提供的虚假信息很容易造成对于政府决策的干扰。

2、贸易政策与非贸易政策的选择存在争议

李斯特的保护幼稚产业论强调以关税保护来促成国内幼稚产业的成长,战略性贸易政策也包含着关税保护、出口补贴等贸易政策的使用。但是经济批评家们存在着这样一个观点:如果在非贸易政策可利用的条件下,贸易政策的使用是一种相较于非贸易政策是一种加重扭曲的行为,进而对于幼稚产业的保护似乎应以非贸易政策为主。就是说贸易政策相较于非贸易政策可能造成的损失更大,比如局部均衡下关税的福利效应,就包括了生产扭曲和消费扭曲,而如果采用非贸易政策直接对于生产进行补贴,则会取消消费扭曲。

3、存在贸易报复的可能

无论是狭义或者广义的幼稚产业论,其政策措施都表现出以己为主、以邻为壑的倾向,在现实中势必会增加贸易对抗几率,如果协调不好,则会抵消政策效果,造成一国福利的净损失。
综上所述,建立在比较优势基础上的出口商品结构是为寻求对外贸易静态效益的最大化。而以狭义的幼稚产业论为代表的保护贸易理论则是为寻求发展中国家出口商品结构的优化理论,是建立在产业结构升级基础之上,寻求对外贸易动态效益和长远利益的最大化;而新幼稚产业论则强调在规模经济、外部经济基础上的国际竞争力为依据的国家利益最大化。不同理论有不同的使用条件,对于发展中国家或地区来说,既要立足于自身的实际,继续追求贸易的静态利益,同时需要注重于出口商品结构的优化,以提升出口商品的竞争力为核心,创造贸易的动态利益,实现静态利益与动态利益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