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简论崇礼奢华复古崇礼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1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168 浏览:18830
论文导读:
【内容摘要】鉴赏中国古典小说的重点一般为鉴赏人物形象和把握作品的主题。而对于人物形象的鉴赏很多时候都是偏重于人物言谈举止的分析揣度。其实中国古典小说中许多器具的陈设都是有丰富寓意的,往往都是社会环境的折射,是人物地位的反映,甚至是人物性格心理的暗示。现在有人意识到古典小说教学中物质文化涵义的阐释的重要性,并已在教学中探索人与物之间的勾连。本文就是以《林黛玉进贾府》这篇中学语文课本的传统篇目为例从物质文化的角度去探索小说中陈设器物蕴意及其与小说人物之间的关联。
【关键词】器物文化奢华礼器复古崇礼的封建思想
《林黛玉进贾府》是中学语文课本的传统篇目,其文描写了林黛玉初到贾府的情景,可以说是读者对贾府的第一次全面“检阅”,通过黛玉的眼,我们看到了贾府的豪宅深院,各色人等,吃穿用度,感受到其奢华、富贵。以往许多文章在研究此文时,往往将注意力集中于贾府人物衣着服饰,言谈举止,很少有人注意文中对贾府陈设器物的描写,更很少有人探讨隐藏于这些器物背后的深层蕴义。下面笔者就自己的一些思考,略举几例,作粗浅探究,以期窥斑见豹。
在描写黛玉刚进荣国府时,提到荣国府的穿堂里,“当地放着一个紫檀架子大理石的大插屏”。在明清两代紫檀是极其珍贵的,往往只有王公贵族才能使用。紫檀生长极其缓慢,100年才长粗3厘米,几百年乃至上千年方能成材,荣府“当地”放着的这个“大插屏”所耗材料一定价值不菲。当然当门放这样一个紫檀大插屏还与紫檀木的特有的文化蕴意有关。中国古人认为紫色为祥瑞之色,词语“紫气东来”即缘于道教“老子出关”的故事;唐代诗人李贺的《李凭箜篌引》诗中有:“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的句子,其中“紫皇”是指天帝,意思是箜篌弹得好,天帝也十分喜欢。按照唐制:“三品已上服紫,五品已下服绯,六品七品服绿,八品九品服以青。”①,在唐代紫色已经是高贵的象征。紫檀木这种良材,很早就为国人所认识。《诗经·伐檀》中有:“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虽然诗句中所指的“檀”,其涵盖的木材范围要比现在大许多,但已有“善木”的意思。到了曹雪芹生活的清代早期,皇室对于紫檀木的使用格外推崇。“康熙、雍正两朝励精图治,力倡节俭,家具中不少是软木髹漆的或是软木与紫檀搭配制成,乾隆时期百业兴旺,国力充实,家具制作用料奢靡”。②因此到后期,紫檀就有了有“王者之木”、“祥瑞之木”之称。所以荣府入门处就设此佳物,除了昭显其富贵豪奢外,也是为了取意祥瑞。
与荣府入口的排场相类似的还有荣禧堂的陈设,“大紫檀雕螭案上,设着三尺来高青绿古铜鼎,悬着待漏随朝墨龙大画,一边是金蜼彝,一边是玻璃醢”。“鼎”“彝”“醢”原是夏商周三代的源于:论文摘要范文www.7ctime.com
祭祀礼器,象征着贵族的等级身份,“三代”的礼器陈设自汉代以后就逐渐式微,到唐代以后几乎绝迹,但到明代以后,这种陈设器物在“法先王”的思想旗帜下,又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上层贵族家中,因而贾政房中陈设有这些器物也符合当时上层贵族的潮流,同时也告诉我们主人的对正统的追誉和恪守;另外在古代,鼎是权力的象征,也是贵族奢靡生活的代表物,成语中常用“鼎铛玉石”“钟鸣鼎食”来形容贵族生活的奢侈和盛大,荣禧堂迎面就陈列如此高大的鼎无疑是权力与富贵的象征。尤其还要注意另一边的醢的材质 ——玻璃。我们现代生活中玻璃不是什么贵重的稀罕物,但在中国古代玻璃(古称“琉璃”)可不是一般人家能使用的,吴承恩小说《西游记》中沙僧因打破一只琉璃盏而被贬下天庭,吴承恩生活的明代玻璃制造技术已基本失传,不过即使已很残缺的工艺依然受到品级保护,当时的琉璃已经很不通透,所以被称为“药玉”。据《明制》记载,皇帝赐给状元的佩饰就是药玉,药玉在明代只有四品以上官员才能佩戴。在曹雪芹生活的清代早朝玻璃材质的器皿也不是常人所能使用,尤其是醢这种异形器物只能不惜代价的一器一烧,一器一模,所以足见其珍贵。
大量笔墨描写荣禧堂后,作者随后重笔点出王夫人所在的耳房的陈设:几上有插着时鲜花卉的“汝窑美人觚”。汝窑建于北宋之河南临汝县(古称汝州。宋窑多以产地命名)。汝窑瓷器多仿五代后周之柴窑。据民间传说,周世宗建窑后,监窑官曾问烧制何色?御批:“雨过天青云,这般颜色做将来。”于是工匠烧制出色如青天之美瓷。其釉亮丽如镜,其声清脆如罄,其纹仿若游丝,成为后世瓷器论文导读:
之祖。“雨过天青”后来成了瓷器釉彩之专名。宋代汝窑仿之而又有发展,釉色有天青和蛋白,以玛瑙细屑入釉烧成,莹润犹如堆脂。传世之作极为珍贵。在北宋时就已是皇家专用,“故都时,定(指定窑)器不入禁中,惟用汝器。”③明人王世祯在《窥天外乘》也有评论:“宋时汝器,以汝州第

一、而京师自置官窑次之。”由此足可见其珍贵。

觚原为礼器,至明清,上大下小之瓷瓶亦称觚。因其为仿古铜器制造,其体颀长,线条流畅,犹如婷婷玉立之少女,故名“美人觚”。而瓷瓶插花又是自宋代始至民国,始终是儒士书房中的必备。
不论是正厅还是偏房,荣府内到处陈设着各种各样的奢华的礼器。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占统治地位的儒学其核心为“克已复礼为仁”。礼即《周礼》,“礼”与“礼器”联系一起,礼器也成为“王权”与“礼”的象征。当其被摆放在皇室庙堂之上时,实际上代表了一种对“君权天授”的不可抗拒的力量与礼敬。“礼”对道德行为规范到社会生活的各方面有具有的规定,自然包括的礼器的严格规定。荣府中的这些陈设明显是一种皇家的气派,同时也折射出主人复古、崇礼的封建正统思想。这一点对于心比比干多一窍的林黛玉不可能不有所觉察。更何况还有一个细节也给黛玉暗示,林黛玉去拜见舅舅贾政时,王夫人说:“你舅舅今日斋戒去了”。封建社会官员、儒士们在祭祀或行大礼前,沐浴更衣,不喝酒,不吃荤(斋是取“齐”的意义),不与妻妾同房,减少娱乐活动(戒是戒除),表示诚心致敬,称为“斋戒”。斋戒,又称为致斋;古人在致斋时,要求做到“五思”。即,思其居处,思其笑语,思其志意,思其所乐,思其所嗜。其目的是为了做到思意集中、纯一。散斋七日时,要停止参加一切娱乐活动,也不能参加哀吊丧礼,因为哀乐会“失正”,从而导致“散思”。儒家的斋戒活动很早就有了,比如“虽有恶人,斋戒沐浴,则可以祀上帝。”④;再比如中学课文《廉颇蔺相如列传》中有记载:“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到了曹雪芹生活的清代,实行斋戒已成为一种制度,《儒林外史》第37回中就记载这样一段话、;“先一日就请老先生到来祠中斋戒一宿,以便行礼。”清雍正皇帝对祭祀、斋戒非常重视,屡次下谕要求百官并八旗子弟严肃对待。雍正十年,参照明代参与祭祀活动的人员甚至开启了佩戴祀牌的先例,设计斋戒牌的样式,要求祭祀人员必须在胸前佩带斋戒牌,以便时时提醒自己,同时也提醒他人在斋戒期间保持恭肃之心。所以就王夫人这一句话,就将尚未登场的贾政的思想在黛玉心中了然。
总之,曹雪芹的《红楼梦》是一部精炼的百科全书,无一处废言。它包涵着,服装文化、饮食文化、建筑文化、交通文化,医学、经济学、社会学、宗教学、玄学、政治学、艺术学等。佛,道,儒三大宗教在其中也有具体体现。它是一座艺术宝库,需要我们不断探寻、开掘。贾府的陈设是我们窥探大观园中多种文化意蕴的一扇小窗,作为教师在带领学生探究课文时又怎能错过这样的“风景”呢?
【注释】
① [后晋]沈昫 等.《旧唐书·舆服志》卷四十九,岳麓书社,199

7.10版.

② 田家青.《清代家具》卷

三、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1995.11版.

③ [南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

二、三秦出版社,2003年版.

④ [南宋]朱熹.《孟子》离娄下,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2版.
(作者单位:安徽省蚌埠市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