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试议贯穿建立贯穿教育全程职业素质教育系统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1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4530 浏览:59824
论文导读:
【摘 要】本文通过分析当前大学毕业生职业素质存在的问题,提出大学生入学即开展职业意识教育,将大学生职业意识教育和职业素质的提升贯穿大学教育全过程,从而使大学生毕业后顺利就业并实现由学生角色向职业人角色的成功过渡。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 职业素质教育
1 序言
当前的大学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就业压力日益增大。大学教育如何适应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如何根据就业形势的变化加强大学生素质能力教育、就业教育,如何将大学专业教育与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紧密的结合起来,是摆在当前大学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大学教育不应简单侧重专业教育,职业素质教育也应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始终,将专业教育和职业素质教育有机结合将会大大提高毕业生就业能力,增加毕业生求职成功率,有效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和就业率。
2 当前大学毕业生职业素质存在的问题
职业是对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模式、经济情况、文化水平、思想情操的综合性反应,它是一个人的职责、权利、义务的体现,也是一个人的社会地位的一般性表征。而职业素质是指从事专门工作的人的自身所具备的各类技能和条件。人对职业的适应与否,主要取决于人的职业素质是否达到了该职业对从事者的要求,不同职业对人的不同要求就是对人的素质优势的特殊要求。大学生在毕业后走向社会面临从学生向职业人的角色转换,在向职业人角色转换的过程中,出现了职业认识不足、职业技能不扎实、专业基础素质不强等诸多职业素质问题,目前大学毕业生职业素质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职业意识不强

职业意识是指人对职业活动的认识、情感和态度、评价等心理成分的综合反应,大学生的职业意识是其在欲从事职业问题上的心理活动,是自我意识在职业选择领域的表现。大学生的职业意识包含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一是自己对自己现状的认识,二是自己对未来从事职业的期望。当前大学生对自身所具备的气质、态度、兴趣、品质等个性心理特征认识不足,对自身所掌握的知识、能力(学习能力、交际能力、专业能力等)现状与未来将要从事的行业职业要求的差距认识不全面,对自己所学的专业与未来职业间的联系缺乏清晰的认识,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的择业态度、择业方式及择业的科学性。

2.2 职业素质准备不足

当前大学生完成职业岗位职责所需要的基础能力欠缺,包括心理承受能力、责任意识、工作执行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协调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诚信意识等。此外,除了基础能力之外,当前大学毕业生的学习能力也有待提高,专业素质差、工作经验不足,大多数毕业生在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方面还不能完全符合工作岗位的要求,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特定的严格训练和老员工的帮、传、带才能真正进入岗位角色。自身学习能力的强弱直接决定着个人的发展潜力和未来的发展空间。
3开展贯穿大学教育全程的职业素质教育
针对大学教育全程不同阶段的不同特点,我们应当在不同阶段注重培养和锻炼大学生某些特定素质,把大学的专业教育、素质教育、职业意识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有机结合起来,培养受用人单位欢迎和社会切实需求的优秀人才。

3.1 大学生刚进入大学阶段,把入学教育与职业意识教育相结合起来

开学初重点抓好大学生的入学安全教育、心理辅导教育和学习方法教育,各系院并加大力度开展专业介绍及专业发展前景、专业要求、专业入门分析教育。通过专题讲座、行业企业参观、校友座谈会、实践场景观摩等各种形式,引导大学生认识自己所学的专业,通过分析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方向,大学生毕业后所能从事的职业种类以及各类职业对从业人员的要求,使大学生能够很快建立起较强的职业意识,为大学生活期间的职业素质培养准备工作打下坚强的后盾。

3.2大学低年级基础学习阶段,加强职业教育,鼓励学生参与校园各种活动和社会实践

(1)在大学低年级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通过职业规划指导课教育学生正确的进行自我评估,并教导学生根据自身的特点、兴趣、爱好、特长以及专业特点、有关行业现状和发展方向,指导大学生初步拟定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从而让学生更深入地认识到自己要学什么、怎样学、学到何种程度等一系列问题,为学生在大学期间的学习和生活中塑造个人职业素质明确奋斗方向和目标。
(2)充分发挥学生会、学生社团等学生组织在职业素质培养中的作用。学生社团是高校开展教育活动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为拓展大学生综合素质搭建论文导读:环节,让大学生在工作环境中充分体会未来可能从事的职业的工作性质和对岗位的特殊要求,指导大学生认知自身工作能力、专业技能、职业素质等的不足和改进方向,为以后工作中的入职匹配打下坚实的基础。3.4在大学生签订就业协议到离校走向工作岗位阶段,有计划地加强大学生入职前的岗前教育开展岗前教育及培训,首先,教育大学生做
了良好的平台。以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积极鼓励大学生组织和参加校园各类文化活动,提升大学生的组织领导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口才、团队合作精神等职业素质。
(3)充分利用寒暑假假期,组织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通过走访、参观、实习相关专业行业,让学生亲身感受本专业未来的工作环境、工作能力要求、职业素质等问题,查找自身存在的不足,从而能够更好地让大学生在下一步的学习和生活中有针对性的培养自身综合素质。

3.3 在大学高年级专业学习阶段,专业教学与实践教学要同等重视

(1) 建立专兼结合的“双师型”实践师资队伍建设。提升大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关键之一是每个专业都要有一支既懂得理论教学又善于实践教学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处在教学一线的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知识,更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够紧跟专业时展前沿,把行业最新信息转化为授课素材,增强教学的指向性和创新性,提升学生学习专业的兴趣[3]。
(2)丰富和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大学生的专业技能是在实践教学中逐渐锻炼和培养出来的,因此,高校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要充分依据各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方向,在实践教学中着力加强专业技能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专业实践教学也应要依据各专业技能的规范和行业标准,明确有关课程和实验教学、社会实践、课程设计( 论文) 、生产实习、毕业设计( 论文)等各个实践教学环节在培养学生专业技能中所处的地位和所发挥的作用,构建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
(3)加强有关企业等专业实习基地的合作。通过安排大学生顶岗实习、实训等实践环节,让大学生在工作环境中充分体会未来可能从事的职业的工作性质和对岗位的特殊要求,指导大学生认知自身工作能力、专业技能、职业素质等的不足和改进方向,为以后工作中的入职匹配打下坚实的基础。
3.4 在大学生签订就业协议到离校走向工作岗位阶段,有计划地加强大学生入职前的岗前教育
开展岗前教育及培训,首先,教育大学生做好入职前的各项有关准备工作,如入职心理辅导培训、行业礼仪培训、工作技巧培训等。其次,教育大学生入职后要树立合理的工作目标,要有饱满的工作热情、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掌握有效的沟通技巧、工作技巧,使其毕业后能够很快进入工作角色。
4结语
建立贯穿大学教育全过程的职业素质教育体系,将大学生的职业意识、职业素质、专业技能和职场经验教育贯穿于大学生入学到毕业走向工作岗位全程,从而使大学生毕业后顺利就业并实现由学生角色向职业人角色的成功过渡。
【参考文献】
高尚荣.职业生涯规划中的职业源于:硕士论文www.7ctime.com
素质教育[J].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44-47.
胡皓炅.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质的养成[J].科技信息,2008(21):469-472.
[3]吕剑勇,郭瑞东.大学生专业技能培养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0,5(7):3-4.
[4]张相乐. 关于地方高校加强本科生专业技能培养的问题[J].继续教育研究,2005(3):6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