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简论日语本土文化导入对高校日语教学支撑作用题目

最后更新时间:2024-04-0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2628 浏览:97759
论文导读:了一条历史悠久而又充满艰辛的道路。改革开放后两国交流日益频繁,日语教育在我国高校也一直呈明显上升趋势。经过数十年的发展,两国间交流也从最初的对日本经济、文化单向输入转为输入/输出双向交流的特征。笔者认为,在此种情况下,我国高校日语专业的相关课程设置也应注意对本土文化的导入。目前,大多数高校的日语专业课程设
摘要:日语教学中本土文化正迁移的作用不可忽视。目前,国内高校课程设置中存在本土文化课程缺位现象,应适当加强。本土文化课程的导入可先从专业教学的核心课程着手,并在导入时遵循以下要点:(1)应体现对日语教学的促进作用;(2)应更好地切合社会对日语人才的要求。
关键词:本土文化导入 正迁移 专业培养计划 核心课程
一、引言
近年来很多外语教学研究者指出,随着我国与国际社源于:毕业论文总结www.7ctime.com
会经济、文化交流的日益增长,我国的外语人才不仅肩负着引进国外先进文化的任务,更有责任向国外介绍和传播中国文化,以便增进中国与世界各国的相互了解。同时,外语教育领域的学者们多年的研究表明,在高校外语教育中,本土(母语)文化对学习者的正迁移作用不可忽视,是成年人外语学习不可缺少的支撑要素。母语文化正迁移是指学习者在进行目标语的学习过程中,借助于母语的语言规则和思维方式,表达和理解同样或类似的言语行为。在外语教学中有效导入本土文化进行对比教学,能简化教学过程,保证学生对外语知识的正确理解,提高学生运用外语知识的熟练度。因此,在高校外语人才培养过程中导入本土文化教育,不仅是目前我国社会的要求,在理论上也是有充分依据的。
中日两国拥有两千多年的交流历史,中国的语言和文化对日本都产生了很大影响。汉语和日语在语音、词汇、语法、文化等方面都具有很高的共性。在日语教学中利用这种本土文化的正迁移现象,其效果非常值得期待。

二、研究背景

日本是中国的近邻,自古以来在语言及文化等方面与我国有着紧密的联系,两国间的交流走过了一条历史悠久而又充满艰辛的道路。改革开放后两国交流日益频繁,日语教育在我国高校也一直呈明显上升趋势。经过数十年的发展,两国间交流也从最初的对日本经济、文化单向输入转为输入/输出双向交流的特征。笔者认为,在此种情况下,我国高校日语专业的相关课程设置也应注意对本土文化的导入。目前,大多数高校的日语专业课程设置都将重点放在如何让学生理解日本的社会、文化特征,如何顺利融入日本社会环境等方面。目前来看,很多情况下这种单方面的文化、信息输入已无法满足社会对日语人才的需求。只有在课程中适当导入本土文化,让学生了解如何向日本介绍中国的社会、文化情况,才能使学习者更好地掌握日语,更好地服务社会。
从另一方面来说,中国文化或汉语修养的提高,对日语学习也是非常有帮助的。20世纪70年代,德国的Wode教授曾提出:“学习者在习得一门外语的过程中,尤其在初期,不可能关闭他已拥有的母语知识系统。”日语的文字符号系统及很大一部分词汇均来自汉语,因此客观地看,中国的日语专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更难摆脱母语的影响。
如前文所述,很多学者都谈到了利用母语正迁移效果促进外语学习(主要是英语)的案例。而贯穿整个古代及近代历史,汉语对日语词汇及语言体系的形成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对于日语学习者而言,母语的正迁移效果表现得特别明显。
在我国,对日语这门语言进行系统性的研究始于清代。晚清外交家、革新家黄遵宪充分肯定了日语假名文字符号系统的独特性和高效性,认为这是日本当时能够普及平民教育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时也表明了日本文字起源于中国汉语的事实。而在他之后的梁启超则在《论译书》中指出了当时(具有汉语文言知识的)中国人学习日语的便利性:“名物事象,多与中土相同,汉文居十六七。”梁启超还将日语与当时中国的文言文相对照,创造了“和文汉读法”,其中重要的一项,是认为将日语句子的词序进行一定的顺序颠倒,即可直接理解成中国的文言文。
梁启超对日语的这种理解方法固然有偏颇之处,但也反映了中国人学习日语具有“同文之便”的特点。传言梁启超根据此法在很短时间内便掌握了日语,这样的说法也许有所夸大,但反映出了一个事实,即中国语言和文化功底较深的人,利用母语或本土文化的正迁移效果学习日语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秦礼君(2007)认为,汉语与日语在语法术语、词类划分等方面具有很大的一致性。此外,两者的句子的结构也有相通之处。如,日语判断句“…は…です”等同于中国古汉语的判断句式“…者…也”,教学中应有效利用这些要素。
《论母语对第二语言的正迁移作用》一文中指出,母语文化与L2(外语)语言中的知识存在一定的共同特征,如果学习者在学习L2之前就已利用母语文化接触了解这些知识,则会促进论文导读:
正迁移作用的发挥。
本文笔者计划在这些先期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对我国高校日语专业目前的汉语语言文化课程设置情况进行更深入的考察,探讨中国文化课程应如何设置,以何种方式进行,才能对相关日语课程起到更好的支撑作用,更好地满足社会对日语人才的需求。

三、目前高校本土文化教育的现状

2004年《中国教育报》发表名为《不受重视面临边缘化 大学语文何时走出尴尬?》的文章,指出汉语在国际上的地位不断提高的同时,国内的大学语文教育却正面临边缘化,高校学生的母语表达、书写能力降低,本土文化知识欠缺等现象。
时隔6年后,《中国教育报》2011年再次发表文章《传统中文学科为何走“下坡路”?》,指出目前高校的专业教学中对外语教学的时间远远多于中文,课程设置中对语文教学重视度不够等情况。总体来看,这些年来高校中母语教学的地位一直没有什么大的改变。
相对而言,对日语学习最为重要的古代汉语教学则面临着更为严峻的局面。有学者指出,古代汉语的学习本身具有一定难度,使部分学生望而生畏,而很多高校在设置专业培养计划时也有意识地对古代汉语课时进行了压缩。这样的情况若继续下去,高校学生对中国古代语言文化的掌握将进一步减弱。
正如《高校日语教学中的本土文化失语现象》一文中所指出的,目前国内高校日语专业所开设的与中国文化相关的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所占比重较少,而某些高校甚至完全没有开设此课程。
笔者对近年来国内几所高校日语专业在互联网上发布的专业培养计划进行了汇总,结果如下表:

?鄢注:括号外数字为学时数百分比,括号内数字为学分数百分比,此栏中其他数字均同。源于:论文书写格式www.7ctim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