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研究作文教学说写结合:小学作文教学良好途径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2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6195 浏览:18030
论文导读:
摘要: 忽视说写结合是造成中小学生作文成绩不理想的一个重要原因。作文教学中的说被写取代,这不利于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形成,阻碍了学生语文水平的整体提高。说写之间并不是割裂的,而是有一定的关系的。根据优势互补的原则,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可以采取说写结合的作文教学策略,通过先说后写的作文策略促进写的质量的提高;通过先写后说的作文策略促进说的水平的提高。采取两种作文策略可以弥补学生作文中的不足,提高作文教学效率,是值得推广的。
关键词: 小学作文教学说写结合以说促写以写促说
作文包括口头与书面两种。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就是教会学生用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通顺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和交流信息。
为了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广大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的探索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工作,如对作文命题方式、谋篇、布局、技巧和语言等的探讨与研究。这些努力,曾取得过一些成绩,但是较少有突破性的进展;加之其中的一些方式、方法,在可操作性方面,尚有待进一步规范,因此作文教学效率低的现状仍然没有得到很好的改观。既然我们已经在作文教学中进行过太多的战术上的改良却不甚奏效,就应该在战略上另找出源于:本科www.7ctime.com
路。笔者对学生的书面作文与口头作文进行了长时间的教学与分析,认识到,如果在作文教学中重视说写间的有效结合,将会明显地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

一、作文教学现状

(一)小学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当今,语文教学中最薄弱的环节仍然是作文教学。长期以来以应试为目的的教学日益暴露出种种弊端,出现“偏、抄、套”和“假、大、空”的现象。学生作文只会“克隆”,而不会真情倾吐。现行作文中存在的较为普遍的问题是:套作现象,即一篇作文可以在不同的题材中套用。如《一件难忘的事》这类作文,可以套用在“难忘的教训”、“印象深刻的一件事”等作文题中;惰性心理。选择一些自己较为熟悉的、老生常谈的话题,如做好事就是在公共汽车上让座这类故事,缺乏创新;雷同思维。人云亦云,思维比较狭窄,想象比较单调;表达不当。相当一部分学生语言表达过于质朴,语感流于平淡,表达形式单调,有些文章甚至啰唆冗长却又重点不突出;出现常识性错误。由于学生缺乏生活积累,犯了常识性的错误,比如土豆结在树上。学生怕写作文,认为作文难写,一是难在写作时不知道该怎么写,二是作文不知道该写些什么。

(二)导致作文教学这种现状的原因。

导致作文教学这种现状的原因有两个。
从教师的角度来讲,教学目标不明确,对学生表达的实际水平、心理特征缺乏了解和研究,在作文教学中常采用“单一高标准”的写作要求和“过于理论化”的指导方法。有的教师囿于认识和能力,甚至有意回避深层次的指导,这样势必陷入“高要求、低效率”的困境。
从作文训练方式来看,与我们长期采用单一的书面作文训练方式,忽视口头表达的训练,在二者关系的处理上,不能做到二者并重有关。有的教师片面地认为口头表达的训练只是低年级书面作文的辅助形式,高年级阶段已没有重视这个环节的必要,而应当着重培养学生写作复杂书面作文的技能。实际上,口头表达与书面表达的区别不在于简单与复杂。如果只要求说几句话自然是简单的,假如要求有一定的中心内容,有一定的说理层次,这却是复杂的,有的甚至比写一篇文章更难。因为除了要求表达态度、表情外,还特别要求思维的严密与敏捷,而这正是完成高质量书面作文的基本。

二、说写之间的联系

说与写同属人的信息输出活动,具有密切的联系。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语言是有声无形的文章,文章是有形无声的语言。”写作只不过“用笔在纸上说自己的话”,“说话是不留痕迹在纸面的文章”。叶老的话通俗简明地揭示了说与写之间的紧密关系。正因为这样,所以说话说得好的人,其文章往往也写得精彩;或者是文章写得好的人,其口才往往非一般人可比。

(一)说与写的联系分为两方面。

1.从语言发展的历史来看

人类是先有口语后有文字,人们学习语言也是先学会说话,然后才学习写字,写文章。比如,小孩子出生不久就会叫“妈妈”,可是要学会写“妈妈”这个词却要等到上了幼儿园或小学。

2.从能力构成的基本因素和思维转化过程看

说与写大致相同。如果就写作的某些方面的能力训练来看,说则可以部分甚至完全代的训练。从思维转化过程看,人们要把内在的思想形成文字,必须经过“内孕—内化—词句”的过程,即把感性的认知,经过综合、分析、概括等思维加工,内化为自己的认识结果;这时便产生“有话要说”的冲动,于是首先外化成口头语言,再经过加工提炼,用文字符号记录下来,就变成准确、鲜明、生动的书面语言。这个过程说明,口头语言是思想转化为书面语言的一个中转站。

(二)说写相互促进,相辅相成。

口头语言是内孕的结果,又是外化的起始。一个人只有到了“有话要说”的时候,才会产生写作的冲动,这时拿起笔来才会“有文可写”。正如叶圣陶先生在《说话训练绝不该疏忽》一文中所说:“(说和写)这两件事同出一源,而说先于写,必须能说然后能写,决不会能写而不能说。”只是说和写所借助的工具方式不同,而且写可以将要说的话经过反复推敲,精心安排内容次序,比说渗入了更多的理性成分,因而书面语言显得更精粹。
但是,这种差别会随着写作能力的提高反过来影响口头表达,使书面表达的能力迁移到口头表达中去,如遣词造句的能力,谋篇布局的能力,确定详略主次的能力等。这样,说和写互相促进,它们之间的“贫富”距离逐步拉大。王尚文在《语文教育学导论》一书中指出:“由于口语和书面语相互影响,口头语感和笔头语感也往往相互渗透,口语因之可以更加精炼严密,书面语因之可以更生动活泼。口语的训练有助于提高书面语的水平,书面语的训练有助于提高口语的质量……”可见,说和写密切联系,说是写的基础,说的话写在纸上就是文章,二者互相促进,相辅相成。“说的能力如果发展到高度,写的事就只剩下把话记下来罢了”。基于此,我们在作文教学中应当通过加强说话训练,更有效地推动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三、说写结合的具体途径

(一)语言训练。

培养学生流畅、准确、精炼的语言表达功夫,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进而推动书面表达能力的提高,必须依照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的原则进行,从每一节语文课抓起,在语文教学中高度重视说话训练。
首先,语文教学要改变“满堂灌”、教师“一言堂”的做法,多给学生发言的机会。如提问、复述、讨论、表演等,都是训练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方法,且容易实行,又不影响教学。语文课堂要以朗读和口头表达贯穿语文教学的全过程,串起“字、词、句、段、篇”的训练,提高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力。在学生进行交际的过程中,通过师生评议、教师点拨方式,加以规范或指导。如就学生表达中用词不当、出现病句、语句颠倒重复、语意不够顺畅等不够规范、不够准确、不够清楚、不够条理的地方,引导学生评议、纠正;对重要的、带普遍性的问题,教师还应加以点评强调,以引起注意。这样,把口语训练融合在课堂教学中源于:论文大全www.7ctime.com
,既训练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又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形式,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久而久之,会对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说话流畅了,思考论文导读:击赛、文艺晚会等,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写出来,把班级当成一个舞台或现场,把同学当成观众,当众叙述,培养现场意识……这样既训练了作文能力,又提高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锻炼了学生的胆量,更促进了与家人、朋友的沟通和交流。总之,说可以较快地检查思考的结果,从而促使表达者积极思考,有效地提高思维的敏捷度,有利于写的能力
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写起作文来自然不会太伤脑筋。因为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是构成写作能力的最关键的能力要素。
其次,还要倡导学生走出课堂,走出学校,走向大自然,走向社会,关注生活。积极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进行交际活动,让他们学会表达,学会合作,学会应对,从而形成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带领学生到野外饱览美丽的景色,然后指导学生练习说写。如,春天,可带领全班学生春游,让他们亲眼看到美丽的春色,随后通过“春天的花儿怎么样、小草怎么样、树上怎么样、它们和冬天里的情况相比有什么不同、田地里庄稼怎么样、农民伯伯在庄稼地里干什么”等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回课堂后,再引导学生用自己生动优美的语言具体地说写春天的美丽景色。比如春暖花开的时节,我带领全班学生去野外放了一次风筝。我设计了这样一个口语交际训练:今天放风筝以后,风筝放得最高的同学要说说自己放风筝的诀窍;没有风筝的同学说说谁的风筝最美,美在哪儿。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在全班交流时都有不同的认识,意见纷呈。那天的日记同学们大部分都写得很精彩。这样,给学生创设具体的情境,使学生感到有东西可说,写的内容更真实具体。学生在玩中学,在玩中动手、动脑、动口,同样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以说促写。

1.先说后写

在对学生进行口语训练的同时,教师应该及时地把说引进作文训练中来,将说和写贯通起来,互相融合,互相促进。而且,这样还可以让学生认识到说话和写作其实没有什么很大的区别,把想要说的话经过组织整理,再用文字记录下来就是作文,从而有助于消除学生对作文的神秘感和畏惧心理,轻装上阵,对写好作文更有信心。
学生在作文时,往往觉得已经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思路,但真的落笔写时又老半天写不出几句话。这种情形其实就是还没有想清楚的表现,只是在心里头有个模糊笼统的“思想团块”。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可以让学生采取先说后写的办法,在写前先检验自己是否真的已经想清楚了。即作文前先让学生把要写的内容试用口语说一遍,理清思路,琢磨话语是否说得通顺,然后再正式动笔写,也就不会感到那么困难了。这是因为,藏在作者头脑里的思想“要拿出来就得把它作为语言”。“所谓想清楚就是形成语言的形式,所谓想不清楚就是形成不了语言的形成”。作文中先说后写正是利用这一规律,将学生比较模糊笼统的思想变得清晰,将流动不羁的思想得到定型。例如,作文《说秋天》,在书面作文前,先让学生“说”。经过讨论,让个别学生发言,再有针对性地分析一两个学生的发言,不足之处予以点拨。由此再进行作文,学生们感觉就轻松多了。

2.说中写文

清朝的李渔在《闲情偶记》中说:“手则握笔,口却登场。”即一边吟诵,一边写作。这是他自己的写作经验。这种写作方法正是让作者置身在语言行为内孕、外化的关口上,先将思想感情化为可以捕捉的词句,然后再用笔记录下来,使之实在、明确,这就成为文章了。其实口念手写的诀窍是许多人写作经验的总结。古人早就有“吟诗作对”的说法。有人问语言大师老舍为什么北京话用得那么纯熟,他回答说:“我是出着声儿写的。”这种方法之所以是一条十分便捷有效的语言运用经验,是因为口念手写,可以使语言内孕进程加快,迅速转向外化,锻炼了思维的敏捷,提高了写作的速度。同时说出口的话,一般都概念准确,是非分明,语气顺畅,并且还能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判定每遣一词、每造一语,能否上口、入耳,是否抑扬顿挫、有节奏感。像贾岛那样忘情推敲,像卢廷让那样“吟安一个字,拈断数根须”的苦吟,在中国文学史上是举不胜举的。我们不妨把这种写作方法搬进写作教学的课堂,定会让学生作文的语言活泼流畅起来,更富有韵味。

(三)以写促说。

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写”既是作业练习,又是作文练习。学生“写”的能力的培养,能促进“说”的能力的提高,培养一定的现场意识。在小学阶段,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认知领域的扩大,情感也更加丰富起来。反映在语言使用的选择上,低年级较多使用表象语言,高年级逐渐爱用表意和表情语言,呈现由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发展的特征。这种变换和发展通常表现出“心有余而力不足”和“会写而不敢说”的矛盾。“以写促说”型作文教学能消除这种心理。
“以写促说”具体该怎么做呢?主要通过几个案例来展示。母亲节来临之际,我要求学生以《感恩母亲》为话题,写一篇作文,回家说给母亲听,由母亲读后签名交给老师;利用课余时间观察自己身边的物候现象,写出观察日记,说给同学听;就学校新近发生的一件事,写一则新闻,讲给同学听;采访一位老人,替老人写一篇传记,讲给同学听;把你看过的一场球赛、拳击赛、文艺晚会等,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写出来,把班级当成一个舞台或现场,把同学当成观众,当众叙述,培养现场意识……这样既训练了作文能力,又提高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锻炼了学生的胆量,更促进了与家人、朋友的沟通和交流。
总之,说可以较快地检查思考的结果,从而促使表达者积极思考,有效地提高思维的敏捷度,有利于写的能力的形成与提高。先说后写的作文策略,可以避免从构思阶段直接进入表述阶段固有的写写停停、思路不畅的毛病。书面作文中的写与修改有利于思维凝重性的养成,这种能力又反过来促进说的准确、清晰和严密。先写后说,可以保证说的有序性与完整性,反过来也促进了写的润色、修改,在表达效率上都具有加快速度、节省时间的特点。同时,先说后写,先写后说,有利于把握整篇文章的语脉、结构,表现在议论中,可以增强语势,领略什么是“一气呵成”;表现在记叙文中,可以做到线索清晰、连贯,语言生动活泼;表现在抒情文体中,可以使感情抒发得自然、酣畅,富于感染力,值得语文教师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林一平.重视口头作文训练[N].台州台专学报,2005_
4_12(A2).
叶圣陶.说话训练绝不该疏忽[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102.
[3]叶圣陶.拿起笔来之前[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165.
[4]王尚文.语文教育学导论[M].湖北: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66.
[5]温慧君.论作文教学中的说写结合[D].内蒙古:内蒙古师范大学,2004.
[6]叶圣陶.怎样写作[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89.
[7]叶圣陶.文艺写作必须依靠语言[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2:253-255.
[8]韩德辉.谈“说写结合,以说促写”的意义与途径[N].广东教育学院学报,1999_8_16增刊(B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