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浅谈迁移例谈高中地理教学中知识迁移

最后更新时间:2024-01-2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6503 浏览:21784
论文导读:
目前,知识迁移成了中国教育界十分重视的课题,甚至有人提出了“为迁移而教”的口号。现在的各级考试尤其是高考特别重视对学生学习素质的考查,其中学生迁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是学习素质的核心。但在实际操作和运用过程中,却有很大一部分学生不能实现知识的有效迁移,在新的问题和情境面前往往表现出手足无措,或是对知识点的生搬硬套,或是东拼西凑、胡乱编造,直接影响了解题的效果。这要求我们在平时的地理学习中要重视对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下面就如何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作一初步探讨,以抛砖引玉。

一、构建具有清晰、概括、包容性的认知结构,形成良好的知识体系

例1: 在进行《地球上的大气》的复习,构建知识网络图(图1),就能把“大气的组成”、“大气运动”、“常见天气系统”、“世界气候形成和全球气候变化”四节内容有机地联系起来。这样,学生就能更深刻地理解学科内知识的关联,解题时思路会更加明确。

二、利用教材案例,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迁移

例2:在学习了“德国鲁尔工业区”案例之后,教材在“活动”中接着设问:借鉴鲁尔区20世纪60年代的整治措施,在分析我国辽中南传统工业区特点和问题的基础上,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献计献策。
分析:鲁尔区衰落的主要原因,东北老工业基地同样也存在,由于国情不同,东北老工业基地还存在以下一些问题:(1)国有经济占主体,国有企业多,体制落后,生产效率低,下岗工人多,就业问题突出。(2)国有企业普遍存在设备老化、资金不足、技术落后的问题。(3)一些资源面临着枯竭,水资源严重不足,制约经济的发展。
参:(1)像鲁尔区学习开发工业旅游;(2)引进外资,大力发展出口加工型企业;(3)利用当地下岗工人多,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发展劳动密集型企摘自:毕业论文下载www.7ctime.com
业;(4)利用农业资源,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5)发展观光农业、生态农业。

三、加强知识的归类和概括,催生思维“建模”揭示解题方法

例3:东北平原的农业生产特征?
参:以商品谷物农业为主;主要种植玉米、春小麦、大豆和高粱;单产高;农产品商品率高;机械化水平高;农业生产以国营为主,是我国优质玉米的主要产地等。
通过以“东北平原的农业生产特征”的阐释,学生就知道农业生产特征可以从从农业地域类型,农作物种类,单位面积产量,农业各部门结构(所占比重),农业机械化水平,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和专门化水平等方面概括。
又如通过上海港区位因素分析的案例,学生可以认识到认证港口区位的思维线索有两条,一是水域条件,二是陆域条件;评价港口区位的思路框架有四个支点:自然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和科技因素。“点”与“线”的纵横交织,构建了关于港口区位选择命题的思维“建模”,从而把握了分析与解决港口区位命题的解题规律与关键。

四、克服思维定势的影响,培养求异精神和发散思维能力

例如,受地球自转偏向力的影响,河流水流会发生偏向,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这一规律在较为平直的河道能正常适用,但是若是较为弯曲的河道,就不能一概而论之了,这时就不能受思维定势的影响,要考虑弯曲河道水流对河岸的影响除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外,还要受到弯道离心力的作用,最后往往导致凹岸侵蚀,凸岸堆积。所以,地理学习中若不注意把握事物的本质特征,排除“熟题”的干扰,在相似中求不同,解题时很容易产生知识的负迁移,导致判断失误。
责任编辑 潘孟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