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简论金钥匙指导学法,给予学习金钥匙

最后更新时间:2024-01-1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8986 浏览:132238
论文导读:计算出每组面的面积大小,最后总结出完整的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这样既形成了表面积的概念,也总结了计算表面积的方法,而不是让学生死记硬背。体积概念对学生来说比较陌生,为使学生容易理解体积概念,必须通过一些实验,以形象、生动的方式,让学生感知到任何物体都在空间中占有一定的大小,继而引出体积概念。(2)加强概念
在我们的数学课堂上,经常可以看到这样一类学生:他们上课的时候全神贯注,双眼紧盯老师,手中的笔不断做记录,老师黑板上的板书在他们做的笔记中能一字不漏地找到,然而一到独立做练习的时候,他们却抓耳挠腮,无从下手,每当试卷发下来的时候,他们默默地坐在角落,盯着不理想的成绩发呆。每当看到他们对成绩失望的眼神,我心里总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滋味,他们所付出的认真以及努力并不少,却往往得不到相应的成绩上的回报。这一类能力型学困生的学习动机、意志水平并不低,只是在数学思维能力上存在着一些缺陷,作为老源于:论文开题报告www.7ctime.com
师,我们要做的是帮助他们分析具体的知识障碍和技能障碍,进行科学学习方法的指导以及解题思维的训练。
《长方体和正方体》是人教版第十册第三单元的学习内容,该单元的学习内容由研究平面图形扩展到研究立体图形,是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一次过渡,出现众多新知识点,需要灵活运用知识点来解决实际问题。对于学困生来说,更需要得到老师学法上的指导。本文就以《长方体和正方体》单元为例,谈谈在教学中对能力型学困生学法的一些指导策略。

一、重视知识形成过程,完善知识结构

1.深化空间观念,清晰理解每个概念

空间感知依赖于操作活动,这是由“空间与图形”知识内容的特点决定的。需让学生多动手操作,逐步在头脑中形成立体图形的表象以及感知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还要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进行抽象和概括,这个深化认识的过程既是空间观念的一次发展,同时也为后面学好表面积、体积等知识作好铺垫。
学困生对于一些概念会产生混淆,例如对于长方体的“表面积”以及“体积”这两个概念,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帮助学生进行区分:
(1)有意义地建构知识。在探究长方体的表面积时,引导学生通过对观察长方体直观图和表面展开图,理解展开图中长方体每个面的长、宽与原来长方体长、宽、高的关系。再根据长方体的面的特征,有序计算出每组面的面积大小,最后总结出完整的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这样既形成了表面积的概念,也总结了计算表面积的方法,而不是让学生死记硬背。体积概念对学生来说比较陌生,为使学生容易理解体积概念,必须通过一些实验,以形象、生动的方式,让学生感知到任何物体都在空间中占有一定的大小,继而引出体积概念。
(2)加强概念间的对比。虽然长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都与长方体的长、宽、高有关,但它们有以下区别:①意义不同;②计量单位不同;③计算方法不同。
(3)联系实际进行理解。例如:“给一个长1米,宽0.5米,高0.5米的长方体木箱表面喷上油漆,需要多少油漆?这个木箱占了多少空间?”题目中第一个问题求的是长方体的表面积,第二个问题则是求长方体的体积。
许多学困生掌握不好某个知识点或者某个单元,往往就是从对其中某个概念的不理解或理解不好开始的,因此要先了解学困生已有的知识起点,找准知识缺陷之后,把这些基础的、关键的知识补上。

2.建立知识的内在联系,使知识系统化

知识之间总是有着内在的密切联系。学困生在学习中,往往只着眼于个别基本概念的理解,所以做题时,总是学到哪儿,哪儿会,遇到综合题或变式题就不知所措,无从下手。因此,要帮助他们建立起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将所学到的知识系统化。
本单元中,可以指导学生按照“点—线—面—体”这样的线索来理顺知识:
列出表格,指导学困生自己整理、完善,使他们逐渐在整体上对本单元的内容有一定的把握,使知识系统化,当看到某一个知识点时,能够联想到其他相关知识。通过这样归类理清了思路,在解决综合题时,能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

二、进行多层次的练习,训练解题思维

数学离不开做题。许多学困生虽然对每个概念、公式都背诵得很熟练,但一到解题环节就做得一塌糊涂,究其原因,这些学生在解题技能方面存在障碍,因此要从多层次的练习入手,训练他们的解题思维,训练他们能够根据题目的情境和条件按照一定的步骤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1.重视基础题目,进行有序思考以及做题训练

一些学生之所以成绩不好,原因就是难的题目不会做,简单的题目也做错,碰到一道题目,不加思考分析,脑子里想到什么就写什么。因此,对于简单的基础题目也要引起重视,在解题过程中,着重训练学生多读题目,读懂题目,圈出重点词眼(如:无盖,已知条件的单位,所求问题的单位等),分析出已知条件、所求问题,再想想解题步骤,学会有序思考;还要认真计算,确保计算过程和单位的准确。
直接运用公式求长方体、正方体的棱长总和、表面积、体积这类题目,是学好本单元计算的基础,既是核心又是关键,许多综合类题目都是由此类题目生发、衍化出来的,因此对于学困生而言,一定要先让他们将棱长总和、表面积、体积等概念的计算方法反复操练,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强化对此类题目计算方法的掌握,形成一定的解题思维定势,学会有序思考,从而既熟练又准确地完成题目。

2.循序渐进,进行解题思维的灵活性训练

对于一些学困生而言,遇到新的、综合性的问题时,便手足无措了,因此还需结合具体内容引导他们运用一些常用的解题方法,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培养他们思维的灵活性,从而在更高层次形成新的解题思维定势。
(1)画图的方法。由于学困生思维的局限,他们解题时对于几何形体在头脑中的表象还比较模糊,造成数学推理和分析发生困难,如果适时让学生在纸上画出简单的草图,标出相关数据,把一些抽象的数学问题具体化,把一些复杂的数学问题简单化,可以拓展学生的思路,帮助他们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
(2)根据生活经验,将实际问题转化为熟悉的数学问题的方法。例如,在解决“在长方体玻璃柜的各边安上角铁,求需要多少米角铁”“求长方体游泳池的占地面积”“粉刷新教室,求需要多少平方米的涂料”“给抽屉外面刷上油漆,求需要多少平方米的涂料”等问题时,都需要根据实际生活经验来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求“长方体玻璃柜的棱长总和”“长方体的底面积”“长方体前后左右四个面的面积之和(除去门窗的面积)”“长方体前后左右面及底面的面积之和”这些熟悉的数学问题。
通过联系生活经验分析,将实际问题论文导读:出结论。对于学困生来说,把一些抽象的问题化为具体的问题,有利于他们的理解和思考。当然,数学问题类型的不同,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就不尽相同,要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思维水平制定目标,引导学生掌握这些解题方法,并且在解题时能够自觉、灵活地运用这些方法解决某一类型的题目,从而在更高层次形成新的解题思维定势。虽然
转化为熟悉的数学问题求解,这是解决空间与几何问题的一种重要方法,不但能够使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途径,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及迁移能力。
(3)从所求问题出发,找出隐含条件的方法。例如,在解决“用一根长为6m的钢丝做成一个正方体形状的灯箱框架(无损耗),要给这个灯箱框架的六个面都糊上彩纸,至少需要准备彩纸多少平方米”这个问题时,首先要让学生读懂题目,明白题目是要求出正方体的表面积;从所求问题出发进行考虑,必须知道正方体的棱长,而 “长为6m的钢丝”这个已知条件就隐含了“正方体的棱长是多少”,再根据棱长的相关知识,学生就不难得出结论了。
(4)举例子的方法。例如,在解决“长方体的长扩大3倍,宽不变,高扩大2倍,体积扩大几倍”这个问题时,可以引导学生举出一些长、宽、高有具体数据的长方体的例子来计算体积,通过3到5个具体的例子,从而可以得出结论。对于学困生来说,把一些抽象的问题化为具体的问题,有利于他们的理解和思考。
当然,数学问题类型的不同,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就不尽相同,要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思维水平制定目标,引导学生掌握这些解题方法,并且在解题时能够自觉、灵活地运用这些方法解决某一类型的题目,从而在更高层次形成新的解题思维定势。
虽然这一类学困生在数学思维能力方面存在一定缺陷,但是他们并没有在学习上放弃努力,这是他们身上最难能可贵的优点,作为他们的老师,应该尽可能地鼓励他们,在教法和学法上给予帮助。各个单元击破,针对单元内容的不同制定侧重点不同的辅导策略,按照“理清知识脉络——建立初步的解题思路,形成解题定势——灵活运用解题方法,在更高的层次形成新的解题定势”这样的步骤对他们进行学法上的指导,相信通过他们自身的努力以及教师的帮助,再次看到考试成绩时,他们的脸上一定会绽放与其他同学一样自信、灿烂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