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探讨价值论作为中国传统价值论最高范畴“道”

最后更新时间:2024-01-3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7403 浏览:23949
论文导读:无我”,万物皆是因缘而生、皆无自性,所以性空,所以佛家便致力于通过证道来明心见性,证得智慧佛果。虽说佛家都是主张“缘起性空”的,但内部却又分说有和说空两派:说有是说“假有”,说空是说“真空”,两派佛家的最终追求依然是“空”。属于说“假有”一派的佛宗有唯识宗、天台宗和华严宗,属于说“真空”一派的佛宗则是三
内容提要 “道”是中国传统价值论的最高范畴,修道、证道或成道是中国传统价值论在实践层面的终极追求。儒家重视现实社会的人伦,提出“仁”的思想,作为“道”的具体化,是其价值论学说的核心。佛家追求超越境界的清净,提出“空”的境界,作为“道”的具体化,是其价值论学说的核心。道家推崇遗世独立的自由,提出“无”的本体,作为“道”的具体化,是其价值论学说的核心。儒释道三家价值论学说都在“道”这一范畴下展开,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的价值论体系。
关键词 价值论 “道” 仁 空 无
〔〕A 〔文章编号〕0447-662X(2012)05-0190-03
引言
价值体现了事物服从于人的目的、意愿或需要的“有用性”,这种“有用性”是可以相互递属的。而一切相互递属的“有用性”总要有一个最高目的,亦即一个不以其他目的为目的或自身即是目的的“内在的目的”。这一最高的目的或内在目的,就是人类“终极关怀”的对象。人不是活着就足够了的,他总要思考生存的意义和目的是什么。这便是价值论研究的重要内容,甚至是最重要的内容。
相较于西方哲学重视逻辑和知识的特点来说,中国传统哲学更侧重关注人的情感、生存意义和状态,以及与人紧密相关的社会和政治问题,从而形成了发达而富有特色的价值论体系。这一价值论体系以“道”为最高范畴,作为人生意义、社会和政治的最高理想和有效的致达学位论文www.7ctime.com
途径。作为中国传统哲学主干的儒释道三家,皆在“道”的范畴下展开,以修道、证道或成道为人生和社会的最终依归。这正如明末思想家李贽所云:“儒道释之学,一也,以其初皆期于闻道也。”李贽:《三教归儒说》,《焚书·续焚书》,中华书局,2009年,第75页。然而,儒释道三家在“道”的具体理想和达致途径上又有所区别,不可不说明清楚。

一、仁:现实社会的人格修养

儒家侧重关心人在现实社会中的生活处境和生活理想,关心社会人伦关系和现实政治如何才能达致和谐的中庸状态。因而,“子不语怪力乱神”,“未知生,焉知死”,对神鬼思想采取“敬鬼神而远之”的态度。儒家注重现实社会的价值论倾向,被南宋理学家陈淳说得较为简洁明确,他在解释“道”的时候说:“道之大纲,只是日用间人伦事物所当行之理。”陈淳:《北溪字义》,中华书局,1983年,第38页。
从关注现实社会和人的生存意义立场出发,孔子提出了“仁”的思想,作为儒家学说体系的核心。他说:“君子无终食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又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可见孔子本人对“仁”这一核心概念的重视,“朝闻道,夕死可矣”,即是说的理解“仁”的内涵、达致“仁”的境界。孔子由“仁”这一核心概念出发,提出了“正名”、礼乐等政治主张。
孟子继承孔子的“仁”学思想,提出“人性善”的观点和“仁政”的主张。孟子认为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即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这是孔子所谓“仁”的具体体现。由此出发,孟子在个人修养上,倡导“存心养性”、“求其放心”,以培养“大丈夫”的正直伟岸的人格。在国家政治上,孟子则倡导“保民之产”、“推恩”的“仁政”,以实现“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与民同乐”而“王天下”的政治理想。
儒家将个人修养和社会治理看做是两者相即的,所以《大学》谓:“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第4页。
宋明道学继承了儒家的这一理论特质。朱熹将“理”作为他自己的学说的核心概念,认为正是“理”的存在与发用流行体现了“道”。而朱熹的所谓“理”正是忠孝仁义等道德科目的来源与归依,也正是孔子“仁”的思想的形上化。朱熹正是通过“仁”的形上化,强调了“天命之性”(道心)与“气质之性”的差别,从而提出“遏人欲而存天理”的修养主张,这与孟子“养心莫善于寡欲”的观点遥相呼应。心学的大成者王阳明更是在朱熹理学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心即理”、“知行合一”和“致良知”的重要思想,并将“致良知”作为其一生学术思想和修道实践的根本宗旨。他说:“故致良知是学问大头脑,是圣人教人第一义。”《答欧阳崇一》,吴光、钱明、董平、姚延福编校:《王阳明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第80页。又说:“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答顾东桥书》,吴光、钱明、董平、姚延福编校:《王阳明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第51页。可见,王阳明的“良知”以朱熹的“理”为基础,也是对孔子“仁”的思想的阐发。

二、空:超越境界的心灵澄净

儒家重视现实社会中的人伦和政治,佛家则更为关注对超越境界的追求。它将“空”作为自己价值论学说的终极追求,是“道”在佛家理论中的具体表现。佛家认为“诸行无常,诸漏皆苦,诸法无我,涅槃寂静”。因为“诸漏皆苦”,人的生老病死都是痛苦的,所以佛家追求超越,致力于通过证道来了生脱死。因为“诸行无常”、“诸法无我”,万物皆是因缘而生、皆无自性,所以性空,所以佛家便致力于通过证道来明心见性,证得智慧佛果。
虽说佛家都是主张“缘起性空”的,但内部却又分说有和说空两派:说有是说“假有”,说空是说“真空”,两派佛家的最终追求依然是“空”。属于说“假有”一派的佛宗有唯识宗、天台宗和华严宗,属于说“真空”一派的佛宗则是三论宗和禅宗。
唯识宗分世界为五位百法,主张万法唯识。所谓五位百法是指,分世间法为心法、心所有法、色法、心不相应法和无为法五位,共计100种,其中心法是百法的根本。心法中有八识,即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和阿赖耶识,其中阿赖耶识又蕴含前七识的种子,是万法的根本。唯识宗的证道即是由万法归于一识,即通过五重唯识观,由万相归为百法,由百法归为五位,由五位归于一识,从而证得清净本体。参考心月法师:《唯实学略讲》,宗教文化出版社,2011年。天台宗主张空、导读:
、中三谛圆融,讲究一心三观。同时天台宗又提出十如是、十界互具、百界千如和三世间的说法,倡导一念三千,将世间一切所有法描述尽备而又圆融浑然。天台宗主张止观双修、顿渐并行,通过致力于禅定和观照来证得清净本体,达致“空”的超越境界。华严宗的法界缘起说强调“应知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将世间万事万物分为四法界,即事法界、理法界、理事无碍法界和事事无碍法界,又将最为玄妙的事事无碍法界分为十玄门。华严宗的证道方法则是,通过法界观和三重门观(包括真空观、理事无碍观和周遍含容观)认识到法界缘起的相即相入、圆融无碍,从而证得智慧佛果。与说“假有”的唯识宗、天台宗和华严宗相比,说“真空”的三论宗和禅宗则将佛家“空”的主张贯彻得更为彻底。三论宗指出人们在认识事物时经常遇到的八种执相以为见的错误和偏颇,称为八病,即生病、灭病、常病、断病、一病、异病、来病和出病,并提出克服八病的八不中道。三论宗又提出四重二谛的主张:在一重二谛中,有为俗谛,空为真谛;在二重真谛中,有、空因为是二,所以为俗谛,非有、非空为不二,所以为真谛;在三重二谛中,有空与非有非空仍然有二与不二的分割对立,因而是俗谛,此时则非二、非不二才是真谛;在第四重的二谛中,则原为三重真谛的二不二、非二非不二又成为了俗谛,而真谛则是更为“空”的非二不二、非非二非不二。正是通过这种“双非双遣”的认识方法,三论宗证得了无上性空,这种“证得”即是“无得”,故而三论宗的证道方法为“无得正观”。部分参考黄忏华《佛教各宗大意》,广陵书社,2009年。禅宗与三论宗相似,只是后者就思想上说,前者就实践上说。禅宗强调第一义不可说,因而不立文字、直指人心,以“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坛经校释》,中华书局,1983年,第31-32页。这样,三论宗和禅宗就达致了更为玄妙和彻底的“空”,即心灵完全的澄澈宁静。

三、无:遗世独立的精神自由

儒家用世,佛家出世,道家则既非出世,又非用世,而是侧重于现世中个人的养生和精神自由。它认为“无”是天下万物的根本,“成道”就是同于天下万物本体的“无”,使身体长生不死、精神绝对自由。身体的长生不死,自古无人能够达到,而道家由“无”出发,对精神自由的追求和探索则表现了它遗世独立的思想品质,在中国传统价值论中可谓独树一帜。
老子在《道德经》中论道时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④《老子》原源于:党校毕业论文www.7ctime.com
文,出自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中华书局,2009年,第159、217页。这理所说的“道”便是为老子和后世道家所推崇的“无”,因为“万物皆生于有,有生于无”。④认识到当时政治的严酷无情,老子从“无”这一本体出发,认为应该慈、俭、不为天下先,从而保全自身。即使是他的政治理想,也是从统治者寡欲、人民自由安全的小国寡民。
庄子将老子“无”的思想发展得更为彻底,希望达到个人精神的绝对自由。他蔑视世俗的功名利禄,认为这是精神自由的羁绊。在楚王重金聘请他担任国相的时候,他用泥水里曳尾的乌龟比喻个人的精神自由,婉言谢绝道:“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⑥《庄子》原文,出自《庄子注疏》,中华书局,2011年,第328、47-48页。庄子还反对知识和论辩对人精神自由的障碍,他说:“……故分也者,有不分也;辩也者,有不辩也。曰:何也?圣人怀之,众人辩之以相示也。故曰辩也者有不见也。……言辩而不及……”⑥在指出辩论对精神自由的障碍之后,庄子又主张“莫若以明,照之于天”的认识方法,以期回归于万物本体的“无”,与天下万物融合为一而享受绝对的精神自由。
作为魏晋玄学的突出代表,王弼和郭象都对道家的价值论发展有新的贡献。王弼崇尚“无”这一宇宙本体,强调“天下之物,皆以有为生。有之所始,以无为本。将欲全有,必反于无”。《王弼集校释》,中华书局,1980年,第110页。郭象则提出“适性即逍遥”的主张,进一步确定万事万物皆可破除束缚、达致绝对的精神自由。唐代成玄英和李荣发挥老子“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的说法,吸收天台宗、三论宗的部分思想,在魏晋玄学的基础上创立了重玄学。重玄学认为“玄”为深远、不滞,修心炼性的目的就在于通过“双非双遣”的思想方法,返于“无”之根本,证得正果。
结语
佛学初传东土,学者往往以庄子解释佛家思想,又将佛家思想附会于当时正统的儒学,因而儒释道三家在一开始就是相互影响、同进共生的。何晏、王弼等玄学家,经常以老庄解释儒家经典。魏晋玄学和三论宗的思想影响了重玄学的建立,重玄学和禅宗则又对宋明道学的心性思想有不小的启迪。因此可以说,儒释道三家从来就是并行和统一的,它们共同构成以“道”作为最高范畴的中国传统价值论。
作者单位:安康学院政史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