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谈述新课程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审美教育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3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7270 浏览:121719
论文导读:良好素材。从美学的角度看,语文教材中的美大致分为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这三种美的感染教育作用是其他教育无法替代的。如《春》、《济南的冬天》等课文,展示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幅幅引人入胜的自然画卷,令人如临其境,油然而生爱慕向往之情。“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揭示了自然美的魅力,它培养人的性格,丰富人的情感,完善人
摘要: 在新课程背景下,审美教育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学生起着陶冶性情、净化心灵、提高审美能力的重要作用,语文教师要在审美教育上下工夫。
关键词: 新课程初中语文教学审美教育
审美教育是以审美活动为、以净化人的心灵、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为目标的人格教育活动,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起着陶冶性情、净化心灵、提高审美能力的重要作用。2011年版的《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这说明,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学仍然肩负着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任务,我们对此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为什么语文教学要重视美育?因为语文教材中大量蕴涵的美是引导学生认识什么是美的追求,什么是美的行为,什么是美的创造的良好素材。从美学的角度看,语文教材中的美大致分为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这三种美的感染教育作用是其他教育无法替代的。如《春》、《济南的冬天》等课文,展示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幅幅引人入胜的自然画卷,令人如临其境,油然而生爱慕向往之情。“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揭示了自然美的魅力,它培养人的性格,丰富人的情感,完善人的品德,增长人的知识,激发人的爱国热情。《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芦花荡》等课文,让我们看到了正义战争的威力和非正义战争的罪恶,反映在我们面前的是真善美和假恶丑的两个极端表现。“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概括了社会美这种巨大的感染力。
当我们沉浸在感人的自然美和社会美中时,不禁要问,作者是怎样表现这无尽的美的呢?我们从研讨中不难体味到语言的、结构的、白描的、修辞的种种美,也即艺术美。“艺术美是人类审美艺术的结晶”,“能有效地再现社会美与自然美”,同时又体现艺术家的真知灼见,由于它比实际生活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能陶冶人。许多人走向文学艺术的道路,许多人以身许国矢志不移、演绎出多少流芳千古的业绩,不能说没有艺术美的功劳。
“一切景语皆情语”,在同一篇课文中,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往往相辅相成、交相辉映。如的词《沁园春·雪》,作者以革命家的博大气魄,彩笔描绘了“威猛俏丽”的北国风光和“叱咤风云”的历代英雄两幅画卷,抒发了积极向上的旷世豪情,让我们既领略了北国的雪景,增长了历史知识,又孕育了奋发进取、勇敢搏击的豪情,还学习了语言、修辞、写作等方面的语文知识。此词三美兼具,对人的陶冶非语言所能阐明。
语文教材所蕴涵的美不仅为审美教育提供了广阔天地,而且为渗透思想教育和提高教学效率创设了良好条件。许多行家里手就强调语文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通过审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智能发展,提高学习效率。分析著名教育家魏书生、钱梦龙、于漪等大师的语文教学,尽管他们风格流派不同,还是不同程度地运用美的形象性、感染性、功利性等特点,巧妙地、不动声色地将美与语文教学的传知、育能、启智结合起来,让学生以个人的心理体验和感悟为核心,在审美中塑造自我。
回顾自己20多年的教学历程,笔者发现,凡是受学生欢迎的、教学效果好的课,都与审美分不开。在学术论文下载www.7ctime.com
语文教学中,当学生心底荡起情感的浪花扬起理想的征帆时,当学生爱上了保尔·柯察金时,当学生因艾青的《我爱这土地》一诗而浮想联翩时……一定是由于教师声情并茂地传导了真情,或者形象生动地揭示了优美的意境,或者设疑导入张开了学生想象的翅膀,或者启迪发问引出了学生的妙语连珠。
“美育,德与智育之必要”,国学大师王国维一语道破了美育对于积累知识、培养能力、陶冶情操的作用。这种作用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是其他任何教育都难以替代的。因此,“语文教学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不应该是额外的教学,应该和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同步进行”,“在语文学习中,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个性,培养创新精神和合作精神,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
笔者通过比较《社戏》的三次教学过程,得到一些启示。
第一次,笔者按时代背景、作者简介、读课文、分段析义、归纳中心、小结特点、布置练习等传统步骤进行教学。第二次突出了孩子自告奋勇送“迅哥儿”去看戏的情节,概括了孩子们纯朴无私、真诚友好的品质,提出了助人为乐的号召。第三次受曹利华老师的《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等教学案例的启发,尝试着从直觉感知入手,把握形象,体会意境,在了解全文基础上,以“但我吃了豆,却并没有昨夜的那么好”一句为突破口,引导学生认识乡村孩子的美好品质,课后,以至于有的学生把自己与双喜等人物作比较,自我剖解,思想上触动大。
通过分析不难发现,第一次教学师生间的关系是传声筒与录音机的关系,讲课过于机械死板,气氛沉闷;第二次教学,学生单纯作录音机的状况有所改变,但理性教育带有强制性、抽象性;第三次教学,教师当导游,把学生带进“社戏”的天地,让他们去看去想去评论,不清楚的地方教师作指导和解说,结果学生读得痛快,学得扎实。如果说,第三次最成功,成功就在于直觉感悟多,愉悦气氛浓,学生的体验感悟代替了教师的许多说教。
显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把知识理论传授给学生,而且要进行审美教育,培养学生欣赏美、评价美、创造美的能力,语文教学过程都与审美教育有着不解之缘,语文教学体现美育的过程。成功的语文教学需要“以美感人”、“以情动人”,因此,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学应该遵循“一切审美都是从直觉开始”这一审美的基本特点,在以下三方面下工夫。

一、以美求真

2011年版的新课标指出:教师“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没有形象和情感的语文教学,也就没有审美教育。因此,要使审美教育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始终,教师在论文导读:
新课一开始时就要用自己的情感,以优美的导语引导学生“披文入情”,让学生通过美的形象去理解,领悟课文的深刻内涵。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感是人类一切活动的原动力,教师在教学中除了以形象来感染学生之外,还要善于抓住文章中的文学因素,把握文章的感情脉络,引导学生激发情感,进入作者的情感世界,去感受作者的情感和思想,以美求真,达到教育的目的。曹利华老师认为“审美直觉是对审美形象的整体把握”,他举《望天门山》为例,诗中出现了“青山”、“绿水”、“白帆”、“红日”等直觉形象,如果孤立地欣赏这些景色,给人的感知是平淡的,很难感受到诗人藐视艰险、奋力拼搏的潜在。但如果把这些自然物连为一体,意境就深远多了。第一、二句赞美自然力,第三、四句抒发克服自然力的豪情,诗人把自然形象与内心情感融为一体,把“真”创造性地变为“美”,使作品产生回味无穷的魅力。

二、以美动情

人的审美感觉是一种快感,使人产生愉悦之情,在不知不觉中得到陶冶,产生学的愿望和热情,这就是情感动人之妙。情从哪里来?美学家认为,作为文学作品的语言,其本身就是一种情感表现。科林伍德说:“语言是一种想象性活动,它的功能在于表现情感。”吟唱“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一种豪情便激荡心间;揣摩“一水护田将绿绕,青山排闼送春来”,立即感受到流水青山那母亲般的情怀。
再如教学朱自清的散文《背影》,教师可通过讲述自己与父亲的关系及父亲对自己的关爱导入课文,特别是通过“父子车站送别”这一经典场面中父亲为“我”买橘子时的形体动作的分析加深学生对父亲形象的印象,形成一个审美感觉,并获得愉目悦耳的美感。同时教师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和联想,换位思考,让学生动情,从有我之境进入到无我之境,发挥物我同一的移情作用,从而深刻体会文中父子情深的主题思想。

三、以美导善

文艺作品大多是利用美的感染性等特点将理性的东西融入美,通过美去愉悦感染读者,让读者自觉地通过追求美和创造美来实现自身的价值。如《爱莲说》一文作者表面上颂扬的是高洁的莲花,实则推崇的是刚直不阿、清正廉洁的美德。“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陈毅同志明赞青松,实是抒发顽强不屈、矢志不移的豪情。这些名篇佳作或托物言志,或借景抒情,或以小见大言近旨远。如果我们不引导学生借助联想感受美的内涵,只单纯地进行纯语文知识的训练,或者简单地把有血有肉的美变成干瘪的教条灌输给学生,那么美的形象就无法在学生心中站起来,莲、松始终只会是自然物,学生得不到美的熏陶,“以美导善”将只能是水中月,镜中花。
因此,教师只有通过借助联想和想象等手段,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直觉地感受美,自觉地接受美,精神上的收获才可能是牢固的。这种做法虽不可能立竿见影,但日积月累定然会产生质的飞摘自:毕业论文结论范文www.7ctime.com
跃。一旦量变引起质变,美就转化成善的行为,学生也会具有英雄那样宽广美丽的胸怀,纯洁高尚的品质;会像莲花那样出污泥而不染,像松树那样经寒冬而不凋。这种自我体验感情的联想,较之单一的纯语文能力的训练、较之纯理性的抽象说教来,更受学生欢迎。
总之,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语文教学要让审美教育贯穿始终,这是时代的要求,也是由语文课本身的性质特点所决定的,不可违背。
参考文献:
曹利华.语言教学与审美教育.华夏出版社,1988.
刘叔成.美育基础知识.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